媽啊~我把湯匙吃下去了!/印度可食用餐具顛覆環保想像
不想帶環保餐具的人有福了!近年來環保問題始終是人們該正視的議題,過多的垃圾嚴重影響全球環境,人口數多達 13.3 億的印度更是每年丟棄高達 1200 億個免洗餐具,是全世界使用最多免洗餐具的國家,所帶來的環境汙染嚴重影響整個印度。
許多國家也為此制定了許多政策,例如法國便通過立法,將在 2020 年起全面禁止使用塑膠餐具,希望能藉此改善塑料製品過多所造成的環境問題,此禁令也使其成為全球第一個禁用塑膠餐具的國家。
目前最常被使用的多數塑膠皆含有聚苯乙烯( PS )材質,對人體的傷害包括提升淋巴癌與白血病的風險。雖然有些塑膠可進行回收,但大多數的廠商常為了減少成本而省略這道手續,再加上不可回收的塑膠還是占大多數,免洗餐具和寶特瓶對環境的危害更是日益嚴重。
雖然大眾皆知塑料製品對環境及人體危害不小,但使用上的方便性著實難以替代,即使近年來自備環保餐具意識雖然興起,免洗餐具的用量依舊居高不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還曾有人提出以玉米中的聚乳酸( PLA )來代替塑膠製品,卻被以「與人爭糧、回收方式不明」等問題反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印度發明家 Narayana Peesapaty 發明了「可食用餐具」,並於 2010 年在中部海德拉巴創立「 Bakeys 」品牌,標榜零化學且價格便宜,不僅有免洗餐具的功能,消費者吃完便當後更能直接把餐具吃下肚而不製造垃圾。
由小米粉穀類、米飯、小麥等天然食材烘焙製作而成的餐具,在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劑或防腐劑的情況下,仍具有 3 年的保存期限。它的外表如木製,口味更有多種選擇,除了米麥香原味,甚至還有甜味、鹹味、薑蒜味、薄荷味等可供挑選。這種可食用的餐具不僅在用餐時能提供極大的幫助,更能在吃下肚後增添飽足感,若是不想食用,也可將之當成寵物的飼料,或者直接埋進土裡 ,5 天後便能完全分解。
為甚麼在沒有防腐劑的情況下,還能保固 3 年呢?原因就在其製作過程。製作時將水分與溼氣排出,使其保持乾燥,不需擔心遇水立即溶解、遇熱馬上融化等問題,每次的使用也都能因此維持形體達 20 分鐘不變形。
為什麼使用玉米中的聚乳酸作為材料,會被人以「與民爭糧」為由反駁, Narayana 開發的可食用餐具用了米飯、小麥等主食材料卻被大力推崇呢?因為在印度,稻米已然生產過剩。早在十幾年前 Narayana 在印度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中心( ICRISAT ) 擔任研究員時,看到大部分天然水井逐漸枯竭跟大量生產需水量大的稻米有極大關連,再加上每年都有數干噸稻米被存放到敗壞, Narayana 因此決定使用稻米作為製作餐具的材料之一。
此外,可食用餐具的另一個主要成分高粱麵粉則因在全世界 95% 的可耕地上皆可被種植,產量極大再加上平均製造一個塑膠餐具的能量就能產生 100 個這種用高粱製成的湯匙,因此不需擔心會有原物料短缺或能量不足等問題。
經過不斷的測試及改良, Bakeys 各方面的功能也越來越完善,除了湯匙和筷子, Narayana 更將目標擴展到刀叉、杯子、碗盤等更多免洗餐具,希望能藉由這項發明完全取代破壞環境的塑膠免洗餐具。
最讓人關心的還有價格問題。 Bakeys 的可食用餐具一支約新臺幣 2 元,這價格雖然親民,仍比傳統的免洗餐具高出許多。這也是想大量推廣這種餐具的困難之處,但 Narayana 相信,只要銷售量足夠穩定並持續發展勢必能更大量的生產、以量制價。
目前在印度使用這種可食用餐具代替免洗餐具的人數已多達 1500 萬人,之所以在印度能快速的發展,當然和其價格及製作原料有關。其他國家也可參考其模式做創意發想,試著發展適合每個國家的可食用餐具,以減少塑料用品,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參考資料
杜絕免洗餐具!印度發明的「可食用餐具」成為替代品,那台灣呢?
A Brief Study of Food Policy in India 淺談印度的糧食政策
延伸閱讀
新聞:設計是為了創造不必要的消費?詹美玲設計 Ecobook 回收紙筆記夾,單面回收紙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