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想成為 NGO 工作者,該充實什麼能力才能展露頭角?
想成為 NGO 工作者的大一生:
褚阿北您好,我現在是大一生,但從高中就陸續參加國內外的志工活動,累積了一些經驗,今年也開始接手擔任副領隊。我在這幾年對自己的探索中,覺察自己在參與社區服務的時最有魅力,也能將任務成功達標。
但目前在網上搜尋社會企業或基金會等職缺時,發現他們往往都只開專案經理的缺,我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又不知道應從什麼樣的工作做起,才能建立相關的經驗?
提攜後進的褚阿北:
我很欣賞你的態度!我不是隨便說說的,因為在你簡短的陳述當中,我看到了幾個重要的特質。
看見自己的能與不能
1. 你很早就開始走上這條追尋的路,所以你有更多的時間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2. 你對於國內、國外都保持興趣,代表你有足夠開放的心胸,也有學習外語的習慣。
3. 你是個願意承擔責任的人,所以才會接任副領隊。因為 NGO 往往因為人手不足,一個人要當 2 個人用,難免會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並不擅長的業務,比如說一個社區工作者卻必須寫標案,或是去向企業募款等。因此一個逃避責任、不喜歡負責任的人,就會帶著怕事的膽小公務員心態,去面對 NGO 裡應該要有肩膀承擔的任務,不願意負責,甚至出事以後推諉責任的工作者,只會為組織帶來困擾。
4. 你喜歡第一線的工作現場,不介意表面的舒適,能夠在社區服務。
5. 你對於自己的優點相當清楚,知道自己在第一線服務表現最佳,表示你能夠客觀觀察自己的表現。
6. 你是一個願意持續學習、想要不斷追求進步的人。NGO 的議題,其實必須隨著時代變遷,持續對原有的做法提出反思。包括我們最近討論過的、NGO 的活動與倡議方式(參考:世界展望會的「飢餓三十」沒有錯,只是過時),或公益組織的勞動專業(公益組織不該拿加班費,因為「都是捐款人的錢」,合理嗎?)等,都是需要與時並進、不斷修改調整才能避免錯誤的例子。注重過程的人,會想著累積經驗;只注重結果的人,很容易因為挫折而放棄,或是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中。
7. 你對於自己的弱點也很清楚,知道自己還不足以擔任專案經理。許多高估自己能力的人,身處同樣的情形,可都會認為自己理當能勝任所謂的「專案經理」工作。
培養需要的特質與知能
上面這些特質都可以幫助你走上 NGO 這條道路。只是,如果你想要在這個領域走得更遠,我認為你可以把接下來的力氣,放在培養下面幾個還沒有顯現的特質──
1. 你需要有一個專業領域。NGO 的專業領域非常廣泛,從公共衛生到氣候變遷,從和平談判到金融監督,從兒童特殊教育到老人醫學,其實都需要專業的投入。如果你的投入缺乏專業性,能帶給整體計畫與社區的價值就會很低,所以在 NGO 中選擇一個專業領域是很關鍵的。
2. 你需要有全面的價值體系。跟專業領域細分的要求相反,一個好的 NGO 工作者不能只在專業上讓人尊重,在價值觀上也必須全面發展。也就是說,無論你是倡議任何議題的 NGO,都必須是一個整體上相信社會正義,性別平權的人,致力於消弭貧窮問題,無論宗教信仰、種族、性向、外表的差異,並且相信需要跟其他專業工作者、跟社區一起真誠攜手,不能有尊卑的階級意識。
3. 你需要有能力將自己的知識、專長與能力,用別人能理解的、簡單明瞭的語言及方法,轉移到社區或其他工作者身上。即使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也能找到有創意、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將知識、技能轉移、傳承下去,而不是為了穩固自己在組織或社區的重要性,將自己塑造成當地社群不可取代的角色。
4. 你要有足夠的 EQ(Emotional Intelligence),知道如何面對壓力,心平氣和面對那些讓人感到憤怒、悲傷或巨大壓力的現實狀況,也要有足夠的彈性、成熟度與優秀的判斷力,認清 NGO 的第一線,面臨的往往是社會中被邊緣化的議題,或是社會的邊緣人,而不是金字塔頂端那些光鮮亮麗的怡人景象。一個人是否有足夠強大的心理素質來面對人世間苦難的各種表現,決定了你是否能勝任 NGO 工作對人類信念的挑戰。
5. 你需要很好的溝通能力。因為 NGO 領域有很多說外星語的外星人,開口閉口就是一些五四三的廢話,像是什麼「漢娜鄂蘭對於邪惡庸常化的概念」或「對紀念物的破壞可以作為顛覆主流論述」等,真的很煩啊!(挖鼻孔)值得努力的是,如何可以在不賣弄任何專有名詞的前提下,將任何複雜的概念,轉換成讓任何販夫走卒、市井小民都能充分理解,而且產生同感。這樣的溝通表達,可能是你自己熟悉的語言,也有可能是一個你並不熟悉的外語。
無論工作的職稱是什麼,無論你的身分是志工還是職工,無論你所屬組織的法律身分是非營利組織還是企業公司,只要能讓自己擁有上面這些特質,其實都能成為一流的 NGO 工作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