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幼院不是孤兒院,給孩子一個返家的可能

 

編按

新春時節,NPOst 好奇育幼院大家庭裡的孩子都怎麼過年,因此規畫了這個特輯。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愛心資源爆增,接下來本系列所有文章都不會公布育幼院名字與確實地點,並且隱去孩子姓名、慎選照片。因為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引起氾濫的同情,或將討論侷限於物資匱乏與否,而是希望趁此機會,讓社會正視如今大環境與社福機制如何共同支持無法享有核心家庭照顧的孩子。

 

年節團圓日,育幼院的孩子怎麼過?

據衛生福利部 2015 年統計,臺灣各地的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共收容 3387 名需要安置的兒少,其中,桃園市為 264 名。在濃郁的團聚氣氛中,「機構」過年「家」味何在,是育幼院主管極力為失家兒營造的年節目標,不僅日常生活中積極教育獨立與行為,此時此刻,也教育「年」和「團圓」。

「我們的廚房阿姨,會帶著孩子做發糕,讓孩子像在媽媽身邊學著過年的感覺。」在桃園某育幼院已服務 8 年的李姓社工描述孩子在廚房忙進忙出,拿著蒸好的小發糕,分享給每個人。在育幼院過「年」,是特殊的日子、有應景的食物,孩子學習分享,做發糕的時候就是過年了。」

玩著仙女棒的童心,全世界的孩子都一樣。

玩著仙女棒的童心,全世界的孩子都一樣。

不分小家庭、「大」家庭,過年團圓吃一頓色香味俱全的佳餚,是大人小孩最開心的時光。

這家位於桃園郊區的育幼院,收容的大部分都是學齡前院童,許多院童從一出生就在院中長大,第一次「學過年」也幾乎都是在院中。「院裡面,孩子都叫我們婆婆、阿公、媽咪、哥哥、姐姐,就像一個大家庭。」另一名陳姓社工員補充,每到過年,少數上了小學的孩子會開始有放假的「態度」,回育幼院就學舌說著「恭喜發財、紅包拿來」。除夕圍爐,大哥哥、姐姐帶著放鞭炮,所有孩子都要跟長輩說吉祥話、聽年獸故事、領「象徵性」的一元壓歲錢,另類的團圓,一樣祝禱闔家平安。

育幼院作為家有變故的兒少短暫或持續一陣子的成長機構,營造年味是全體工作人員、志工想要為孩子創造的記憶,讓孩子思家思親之餘,還有另外的寄託。然而,面對一般人質疑「機構」不等同「家」的疑慮,卻似乎成了育幼院的原罪。

社工員感慨,目前育幼院的人力比與資金籌募狀況皆不足,政府委託的每名案童僅有一個月 1.6 萬到 2 萬元不等的「安置費」,加上私立育幼院無法公開勸募的侷限,「不可能到了育幼院,還可以有一父一母的人力來照顧」,只能盡量以「陪伴、專業的心理輔導」讓孩子好好成長。

在桃園,已立案的有 9 家育幼院,其中 8 家是在近 15 年間成立,在全臺123 家各縣市育幼院中,比例不減反增。主管機關桃園市社會局兒童與少年福利科科長王秀珍表示,育幼院雖然也接受個人託付,但桃園市安置機構現在收容的幾乎都是與公部門簽約、接受市府委託的個案。桃園市目前一共收容 264 個院童,若加上預留給緊急安置的床位,總共可容納 323 人。

成長過程中,院方細心籌募電腦讓孩子學習使用,也有大學志工在雲端教學。牆上的照片與繪圖,是孩子觀察周圍社區的「實地踏查」地圖(攝影/白宜君)

藝術治療是院方為安置兒少帶來的資源,透過藝術抒發、並且親手佈置家園,機構的每一角落,都有個人化的痕跡。(攝影/白宜君_

但事實上,桃園市需要到「家外安置」(含寄養家庭、機構、親屬照顧)的兒少超過 500 名,政府一方面考量機構收容數仍不夠,但另一方面,除了親屬扶養、尋找寄養家庭,機構收容已是兒少照顧的最後一道防線,「是暫時性的、不得不的保護措施,最終還是希望家庭重整、孩子回家。」

「家庭重整」說來簡單,但因為家庭管教失當、發生重大變故而離家的孩子,返家路一旦啟程,就難以預期何處何時才是終點。在第一線從事兒少安置的社工員觀察,桃園近年來外來工作人口流動頻繁,有時小孩生了,但經濟、租屋、感情、工作產生變化,就沒有辦法養了,「甚至父母戶籍地,也大多不在桃園」,有時,人就不見了。但即使團聚時日難料,站在孩子心理療癒的角度上,「還是要讓孩子知道返家是共同的約定」,一位桃園育幼院的院長直指,「送到育幼院是無奈也是現實,我們只能一直依循返家的期待陪伴孩子」。

孩子親手掛上大紅燈籠,讓院中滿佈過年喜慶滋味。(攝影/白宜君)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育幼院站在保護孩子平安成長的最後一道防線,社工指出臺灣人在熱情供給物資入院之餘,還有兩點舊思維需要突破,「最急迫的一個,就是育幼院不是孤兒院」。

社工指出,媒體與電視劇常塑造主人翁無父無母、遭受遺棄、沒有親屬撫養的孤兒形象。但事實上,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親緣與原生家庭,孩子進入育幼院,未必是因為失親,只是家庭因故無法撫養。「在現代化的社會,政府通常會很快介入高風險的家庭,交由機構暫時安置,很多院裡的孩子都有返家的可能性,卻因『孤兒』印記,得背負無依無靠的同情與壓力標籤。」

再者,安置機構蓋不完,也跟臺灣領養風氣不盛有關。臺灣社會普遍認為來自機構的孩子「沒有血緣、會有『壞基因』、難帶」,要怎麼讓孩子即使因故失家,卻還能感受到大環境是溫暖、給予支持的「大家庭」,社會的整體氛圍還有一段路要走。

過年期間,社會大眾除了整理舊物、布施愛心,赴育幼院陪伴、服務的頻率也大幅提高。然而,「年」過之後,喜慶味飄去,育幼照顧服務系統與政府、社會大眾間的認知落差,仍需要更多的討論與對話來銜接。

白宜君

曾任《四方報》、日報記者,關懷異鄉人、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情感認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