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達用流刺網做運動鞋,時尚產業的環保行動真心不假?
炎炎夏日,最適合一家大小一起去海邊玩,吹著海風,頓時暑氣全消~可是,海灘上和海面上漂浮著垃圾,真是掃興。
這些漂浮垃圾不僅影響環境外觀,更會導致很多海洋生物受傷,嚴重甚至會致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 在2006年,每平方公里海域就有約 46000 件垃圾漂浮,塑膠垃圾更會造成每年超過一百萬隻海鳥及十萬隻海洋哺乳類動物死亡。這些統計數據還只是暫時掌握的資料,塑膠垃圾對海洋生物和整個海洋生態會造成多大的影響,仍難以估計。
環保運動鞋的誕生
為了喚起社會大眾對這些海洋垃圾的關注,德國知名運動品牌愛迪達(adidas)與致力維護海洋生態的團體「海洋談判組織( Parley for the Oceans)」合作,研發出第一雙鞋面完全以回收海洋垃圾造成的運動鞋。這款運動鞋的鞋面是用流刺網及其他回收海洋垃圾製成,而鞋底的主要物料則是具有減震作用的環保材質。
愛迪達表示,要集合製成這雙鞋的原材料絕不容易。Parley for the Oceans 的合作團體「海洋守護者協會 (The 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 」花了110天的時間,在非洲以西海域追蹤一艘非法捕漁船,在船上發現了流刺網,並以此作為製作這雙運動鞋的原材料之一。
愛迪達的發言人指他們現時並不打算公開發售這雙運動鞋。「這不僅僅是一個『計劃』,而是一個『行動』。我們之所以研發這雙鞋子,是為了告訴大家,只要我們夠團結,一定能把事情做好。」愛迪達計劃以這雙鞋為概念,於明年推出以其他可持續發展之環保物料製成的運動鞋。
洗心革面?adidas 曾遭綠色和平指責不環保
作為一家被加拿大媒體 Corporate Knights 評為 2015 年全球永續發展公司100強(2015 Global 100 Most Sustainable Corporation in the World index )中排名第三位的企業(值得留意的是,Nike、Puma 等知名運動品牌並不在榜上),愛迪達近年致力於環保事業,2014年由該公司發佈的永續發展進度報告中顯示,愛迪達在過去六年以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用水量皆減少了超過20%。此外,近日愛迪達更宣佈將於全球各門市推行減少使用塑膠袋的政策。
事實上,愛迪達的推動環保之路,一路走來也不是那麼順遂。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在2012年曾發表報告批評愛迪達等時裝企業把殘留有害物質的衣服流出市面。(延伸閱讀:臺灣人你知道綠色和平在抗議渣打銀行什麼嗎?國際倡議組織沒有「在地接軌」的風險)
2013年,「綠色和平」又發表一篇關於污水處理的報告,再度狠批愛迪達和一家把有毒廢料排入河流的公司合作,愛迪達對此只承認和該公司的合作夥伴關係,但業務範圍等細節則沒有對外公佈。其實,數年前愛迪達曾參與綠色和平發起的「為時尚去毒」行動(Detox My Fashion),承諾不使用如 APEOs 及 Phtalates 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並提高資訊透明度及排污資料等,可惜最終愛迪達都未能有效減排,兌現不了當初的承諾。
近年愛迪達積極減廢,又重新參加了「為時尚去毒」行動,這次愛迪達兌現了它的承諾,除了成功達標外,今年更獲「綠色和平」評為「去毒模範」。Puma、H&M 等時尚品牌都獲得此評級,而 Nike 及中國品牌李寧則得到「假去毒企業」的評分。(詳細評級資訊可參閱:DETOX CATWALK: Company assessments for Detox Leaders and Greenwashers)
對於時裝企業推動環保,社會大眾可能會認為,不過是這家公司的公關宣傳技巧及噱頭而已,大企業著眼點都是錢,而推動環保從來都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光在研發可持續發展的原材料就已花掉一大筆錢,更別說真正投入生產線時的成本有多高了。的確,愛迪達從頭到尾都沒有透露過製作這雙運動鞋的成本是多少,只是強調收集原材料不容易云云。愛迪達並不是第一家研發以回收海洋垃圾作原料製成衣物的公司,事實上荷蘭時裝品牌 G-Star Raw 於去年也曾和美國著名歌手 Pharrell Williams 合作,攜手設計一系列環保衣物,而該系列產品定價和其他產品相差不大。
倘若愛迪達如期於明年推出市面的環保運動鞋定價不太「親民」,並與該品牌的其他運動鞋相差太遠的話,一般市民大眾就未必負擔得起,當環保無法普及,那麼以上說的一切都只是空談。
參考資料:
- Adidas unveils sports shoes made from recycled ocean waste
- New Adidas concept shoes made from ocean plastic
- Adidas Created A Shoe That Is Literally Made Out Of Trash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