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英國經驗,尋找臺灣解方:從灰暗的「老化」到充滿幸福感的「好好活著」

圖/Huyen Nguyen @ unsplash

 

文/楊寧茵   銀享全球

1960 年代,臺灣正處於經濟即將起飛的時期,當時 65 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只占總人口的 2.47 % ;而西歐許多已開發國家,卻已經在面對人口高齡化的問題,當時的英國 65 歲以上人口占比是 11.72%。

如今,臺灣甫於 2018 年 3 月正式邁入高齡國家之列,表示超過 65 歲的人口占比已達 14%,而且預計在 2025 年達到 20%。反觀英國,雖然在 1970 年代就正式進入高齡社會,但在將近 50 年後的今天,還是在這個階段。英國雖然早早就成為高齡化國家,但因為人口和移民政策因應得宜,相較於高齡化和少子化夾擊的臺灣人口轉變又急又快,英國是緩步邁向超高齡國家之列。

圖/Vlad Sargu @ unsplash

在高齡化的歷程中,英國政府、社會和人民,比臺灣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嘗試、調整,從錯誤中學習並進行改進。這些經驗和過程或許不盡然完全美好,卻是最真實的實證體驗,勝過任何教科書案例和假設。而這些經驗,也成為英國在高齡化過程中,貢獻給世人最具價值的回饋。

當臺灣面對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因應方式還圍繞著傳統的照顧思維,認為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把對方保護得好好的,就是「照顧」,認為長者需要的是更多的人手和更多的照顧,認為長照 2.0 是面對高齡社會的唯一解方⋯⋯英國卻用半世紀的高齡化歷程告訴我們:上述做法終將失敗。

高齡者不是一個群體,是需要幸福感與連結的不同個體

銀享全球執行長蔡昕伶多次帶領參訪團到英國考察銀髮新創服務,她表示,英國的高齡化歷程較長,的確讓他們有較充裕的時間準備,再加上出生率不若臺灣這麼低,對於高齡化社會,他們比較可以用平和而自然的方式去面對,而不像臺灣總是處於一種「急救式」的狀態──只想要趕快找到解決方法,然後止血包紮。

「英國已經見識到高齡者不是一個群體,而是有各自需求和特質的一群人,不管是健康的、亞健康的、有慢性病的、體弱的、失能者、失智者,或是有憂鬱者。他們不會只用『變老』、『變弱』來一言以蔽之,而且不管處於什麼狀態和層面,都不是看老化(aging) ,而是專注在活著(living),並且是好好活著(living well)。」

這個看法的出發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樣在設計提供給長者所需的服務時,就不會一味專注在「治療」生理及身體症狀,而會從他們的社會需求出發,建立連結

銀享全球執行長蔡昕伶。圖/careth0n @ VisualHunt, CC BY-NC-ND

「living well,很重要的就是建立連結。」蔡昕伶說,「近年來歐美國家非常強調孤獨對於個人健康的危害,有研究顯示:孤獨對健康的影響,甚至超過一天抽 15 根香菸。因此英國特別設立孤獨部長(Ministry of Loneliness),希望透過政策制定和各種方式來減少長輩的孤獨感,增加社會連結。」

蔡昕伶還說,英國最大的長者服務組織 Age UK 的座右銘就是「熱愛晚年生活」(Love Later Life),因此與其強調照顧服務,他們更強調如何「提升幸福感」,並以此作為「個人化整合照顧」(Personalized Integrated care)服務的核心價值和目標。

Age UK 的計畫推動多年,取得多項實證,其經驗充分顯示:長者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醫療、藥物,而是「幸福感」,這來自於用心陪伴、更多的社會參與和連結、更多機會協助其找到生命意義,以及能夠激發長者「想要為自己而活」之想望的照顧夥伴。這類照顧夥伴不是高學歷的各式醫療專業人員,而是懂得同理的個人獨立工作者,以及充滿熱情、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的志工

政府領頭支持創新服務

面對席捲全球的失智海嘯,當我們還在擔心這個病沒有藥醫,擔心這個病有多難對付而陷在悲情和恐懼中,一味想用藥物來作為主要介入手段時,英國早已步入不同的階段。

2013 年,時任英國總理的卡麥隆發表「挑戰失智症宣言」(Prime Minister’s Challenge on Dementia),強調 2020 年之前,英國要用大量的資源和全新的角度來支持失智相關研究、建立服務支持體系並建構友善環境,使其成果成為全球第一。而日前宣佈投入 1 億美元協助進行失智研究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茲,也把大筆研究經費給了英國研究團體 Alzheimer’s Research UK

各式各樣可行而嶄新的失智照顧,以及不同方式的創新做法,開始因為這樣的政策和經費支持而漸漸浮上檯面,例如 Dementia Adventure 為失智者及其照顧者設計專屬的、親近大自然的戶外旅遊行程,強調除了藥物,大自然、藝術、音樂能夠成為更佳的治癒方針。他們用創新的思維和做法,為失智者創造連結彼此的方式,親近自然,同時探索生命的喜悅,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與為人的尊嚴。同時,在旅程中透過同理行為,讓失智者和家屬得到真正的喘息,並建立起失智友善社區。

中為 Dementia Adventure 創辦人 Neil Mapes。圖/Dementia Adventure

汲取英國經驗,尋找臺灣解方

英國經驗帶來的典範還很多。例如近年來在臺灣長照界,「志工時間銀行」(註)是另一個熱門話題。眼前有這麼一大群體力、能力、智力和財力都相對充裕的戰後嬰兒潮世代,他們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活得這麼健康又這麼久的世代。面對長壽人生,透過照顧存摺的想法來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難道不是一個好點子?現在有空閒時多多付出、照顧別人,以後需要時可以提領,這和中國人的積德福報是一樣的概念。

但,為什麼這麼多組織想要推動都無疾而終?這麼多人對於這個好點子到現在都只是紙上談兵?其中的奧妙與細節,正可參考英國的社會企業 Give & TakeCare(G&TC)如何做到。他們還因為這個模式的成功,得到英國國家級長期照顧變革(Long Term Care Revolution)基金的挹注。

又例如,當我們一方面有著全世界最棒的健保制度,一方面卻也看著這個制度因為過度方便而遭到許多浪費,甚至製造出血汗醫護人員,此時,英國已經聯手管理學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以及哈佛商學院,企圖透過價值導向來促進健康照護服務的選擇和競爭。亦即重新定義健康醫療產業的價值,找回從業人員的尊嚴,名為 ICHOM(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Health Outcomes Measurement)的智庫就是推動這個運動的領頭羊。

圖/Alex Pavloff @ unsplash

此外,當我們談到照顧,都還停留在技術和手段:怎麼翻身、拍背,包尿布,英國在面對高齡者時,看到的卻不只是他們的醫療需求,更多是他們的社會和心理需求。為了打擊孤獨,他們強調透過各種服務為長者建立連結,唯有建立社會連結才能有健康的心理和生理。這就是「Meet Me at Albany」的由來,這項由 Lewisham 市委員會和藝術中心及組織 3 方協力的計畫,為社區長者創造學習機會,透過藝術實踐來豐富並活躍那些衰弱或孤獨長者的生活與連結。

面對高齡,我們一方面想著自己老了一定不要被照顧,一方面又用最傳統的思維和方式,照顧著我們身邊的長輩。也許怕他們跌倒或受傷,我們剝奪了他們出門社交的機會;為了讓自己安心,或是為了「盡孝道」,我們聘請 20 多萬的外籍移工大軍,為我們的家人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卻也導致長者失能狀況更嚴重、幼兒變得無能。凡此種種,都是因為我們的照顧思維早已跟不上時代

將長者視為獨立個體,復能與賦權

現在的長者就是未來的我們,誰喜歡一直被限制?誰願意只是一直按著別人的方式而活?我們說長者沒有想法,他們就是喜歡被用這種方式照顧,所以我們來替他們決定就好。這是真的嗎?還是我們從來沒有認真理解過他們的想法?

照顧思維早已翻轉。所謂陪伴,不是有人看著就好;所謂照顧,不是保護著他,讓他什麼都不做,要做到復能與賦權,我們一定要把對方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能力做的人,臺灣長者的臥床率和失能比例這麼高,到底是誰造成的?

圖/Matteo Vistocco @ unsplash

大部分人面對老年總是惴惴不安,覺得老年的情況,包括變弱、臥床、生病等種種情境似乎無法避免。然而借用奧地利心理學家 Viktor Frankl 的名言:「當你不能決定未來時,你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自己。」面對整個社會的高齡化,面對自己或親人的晚年生活,會呈現什麼樣的面貌,端看你我是否願意放棄既定的思維和想像,重新看待老年的可能,並積極做出不同的選擇。

面對高齡社會帶來的種種機會和挑戰,我們一定要理解:這不只是政府的事,也不只是社福組織或衛生單位的事,更不是企業的事,而是你我的事。因為我們都會老,這件事情無法避免,但未必就該充滿灰暗與悲情。從「老化」到「好好活著」,我們必須從現有的體系中,重新建構出新的價值和方法,以因應這樣的思維轉變。英國經驗也許可以讓我們少走一點彎路,為正在為高齡社會找出新方向的臺灣,提供前瞻的思維與借鏡。


註:志工時間銀行指的是居家照護的志願服務制度,參與的志工可以把服務的時數累積下來,等到自身有需要的時候,再提領出來,獲得其他志工的相助。(資料來源: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5/17 銀享小聚|用「幸福感」驅動自立的銀髮設計──來自荷蘭、英國的最新創意

1. 荷蘭創新案例分享

荷蘭最具創新行動力的高齡住宅經營者、荷蘭 Habion 住房公司董事總經理 Mr. Peter Boerenfijn (彼得卜.德賽恩)將分享他在荷蘭如何發揮創意經營各種類型的高齡住宅,從銀髮公寓到安養護機構,經他巧手重新點亮長輩與建築物的生命!

2. 英國創新案例分享

英國 Meet Me at the Albany——如果鼓勵孤獨老人參加藝術活動,而不是日間照顧中心,會有什麼不一樣的事發生?

時間:2018-05-17(四) 19 : 00 ~21:30 (18:30開始報到)
地點: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 2 段 96 號,後棟 9 樓(嘉新大樓 Garage+,近雙連捷運站 2 號出口)
活動洽詢電話:蔡小姐,0906-170209
點我報名


作者

楊寧茵

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曾任職臺美的報紙、電視、網路等不同媒體,曾獲美國新加州傳媒(New California Media)年度最佳專題報導、最佳即時新聞報導和最佳多重優秀報導等榮譽;在矽谷高科技公司擔任全球公關和市場行銷主管多年。除銀享無國界外,還開設「第 3 人生」專欄,以全球為經、以本地為軸,探討並提供個人及社會如何以更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人生第 3 幕的總總可能和不同想像,鼓勵每個人自己的老年自己設計,活出幸福晚年。


原文「From Aging to Living Well 從『老化』到『好好活著』的啟示」原刊載於銀享全球,NPOst 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多出來的那 30 年,究竟要做什麼?退休後的「第三人生」,再創自我專業價值

你可以老得很年輕!讀懂身心跡象,延緩老化靠練習/《心的年齡,你決定就算數》書摘

50+ 的熟齡共居,創新生活翻轉灰暗餘生/荷蘭終身公寓設計始祖 DR. HANS BECKER 的快樂哲學

作者介紹

銀享全球

銀享全球是一家為銀髮相關組織提供國際交流、培力與行銷服務的社會企業。銀享全球的創立理念來自兩個概念:「活躍老化」和「在地安老」,為了落實這兩個概念以因應全球人口快速老化的趨勢,我們希望創造國際化平台,以工具加速知識的分享,鼓勵並協助台灣銀髮健康照護產業業者提供更好的安老養老服務,協助打造台灣成為亞太區銀髮創新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