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從世界的偏鄉,到臺灣的偏鄉

0

名稱:公益爆米花#41|【城鄉差距】城市走入鄉村,看見真正的需求

日期:10 月 27 日(四)

時間:18:30 – 21:30

地點:社企大樓 3F 社企小棧

主辦:NPOst 公益交流站

主講:
周文珍|畢嘉士基金會執行長
黃盈豪|部落社工

 

繼去年「社會企業知識交流系列活動」後,2016 年,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再度與 NPOst 合作,推出 6 場主題講座,包含照護服務、農地食安、弱勢扶助、環境保育、文化媒體、城鄉差距。讓對社企感興趣的民眾,有更多機會了解社企在不同面向中所面臨的挑戰。

第 6 場講座主題為「城市走入鄉村,看見真正的需求」,邀請到畢嘉士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珍,以及部落社工黃盈豪齊聚一堂,分享各自在國際與在地如何彌平城鄉差距的經驗與學習。

現任畢嘉士基金會執行長的周文珍,資歷深厚的她曾任職於心路基金會 7 年及聯合勸募 14 年,為了傳承畢嘉士醫師在臺行醫的精神,她創立了畢嘉士基金會,藉此平臺來解決城鄉差距問題。成立至今,畢嘉士的足跡已踏遍臺灣屏東,一路到非洲馬拉威,經驗豐碩。

至於黃盈豪,除了本身就是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的助理教授,同時,也因長期參與災後重建,對臺灣偏鄉部落的生活模式、社會問題相當熟悉。集理論與實務於一身的他相信,社區工作將會成為社會工作的出路。

畢嘉士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珍

畢嘉士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珍

永不停歇的小革命,哪裡有需要就往哪去!

你有想過,公益團體也得兼賣咖啡嗎?

多年前,畢嘉士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珍意外收到一封信,畢嘉士在馬拉威的同事寫信告訴周文珍,有位當地農民為了改善家計,將玉米園砍掉,改種咖啡樹,卻因為咖啡產量太少,面臨得接受中盤用過低價格購買,或是自己到街上兜售,該咖啡農也因此必須靠貸款才能生存,越來越窮,形成惡性循環。

然而,這只是馬拉威咖啡農的縮影。

在馬拉威,有許多咖啡農面臨找不到買家,或沒錢雇用工人分擔採收後續工作的困境。周文珍表示,既然畢嘉士基金會堅持「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便開始了馬拉威咖啡農協助計畫,藉公平貿易為當地咖啡農解決困境。(參考:社會企業究竟是為了解決獲利模式,還是社會問題?從畢嘉士基金會談起

3 分鐘了解公平貿易

首先,畢嘉士基金會先以合理價格向馬拉威咖啡農收購作物,再將所得與利潤回饋給社區,為當地艱困的生活紓困,其中,部分資金也挪作興建診所及為當地孩童開設學堂的教育基金。同時,畢嘉士基金會也積極向企業尋求合作,讓企業與公益組織各展所長,共同解決社會問題。

根據統計,由聯合國訂定的「貧窮線」是每天收入不到 2 美元,馬拉威人口約 1700 萬,當地卻有 89% 的人民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對此周文珍說明,馬拉威咖啡小農長期被中盤商剝削,連養家活口都成問題,這項協助計畫,秉持公平貿易原則收購咖啡豆,運回台灣烘焙、包裝和販售,利潤再全數回饋至馬拉威去建置診所和學校。

這項兼顧了經濟、衛生與教育的計畫,終於在合作無間下,看見成果。

周文珍表示,企業認購的經費在公平貿易機制下,以每公斤約新臺幣 50 元向馬拉威波卡區(Phoka)咖啡農購買咖啡豆,比咖啡農自己去兜售、每公斤僅能賣 20 多元高一倍,而波卡區約有 672 位咖啡農,幫助很大。

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官網

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官網

30611807445_43daebc77d_k

生活品質獲改善,也連帶提升了教育水準。周文珍說,有位 50 多歲的中年女咖啡農,有 7 個小孩要撫養,經濟條件陷入困難,但現在,她所種的 4500 棵咖啡樹,因為有了保障收購價,她再也不怕虧本,預期每年可達成每天平均收入超過 2 美元,脫離貧窮。此外,因馬拉威地區約僅有 10% 的人有機會讀大學,就在這項計畫啟動後,2 年前,波卡區有位 20 歲的年輕女咖啡農,也因為收入漸漸穩定,終於靠著自己的能力進入大學就讀。

畢嘉士醫師曾說過,「所有改變,都是從一個人開始;但沒有任何改變,能只靠一個人成就。」雖然基金會目前的工作成果,距離改變世界仍有段距離,但基金會仍會持續推動小革命,積沙成塔,改善偏鄉地區的生活品質。

「我們的核心精神就是偏鄉服務。從臺灣的偏鄉屏東,到世界的偏鄉如非洲馬拉威和布吉納法索。」周文珍再次強調,因一封信而開啟的咖啡農協作計畫,只是眾多執行計畫之一,精神卻和其他事務一樣,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

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官網

圖片來源/畢嘉士基金會官網

互為主體是社區工作的基本精神!

回到臺灣,現任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助理教授的黃盈豪,長年關注臺灣社工權益與城鄉差距問題,曾參與 921 大地震及汶川地震重建,還去過印度、孟加拉、美國、日本、北京、越南等國家考察。他也試著從自身經驗出發,提出個人看法。

黃盈豪一開始就提到,「部落是一個整體,隨著現代化、資本主義和外來殖民的過程,各部落原有的傳統社群機制和文化,便漸漸遭壓迫和限縮,也衍伸了傳統文化流失等部落社會問題。」他認為,資金、資源或是相關服務單方面的挹注,都只是由上而下的一廂情願,無法實際解決問題。浮現的問題僅是表象,想解決,就得從結構面下手。

黃盈豪以曾引發爭議的「裴大生事件」為例,裴大生是「傻志工希望服務隊」的志工,去年自行發願進入南投仁愛鄉互助村蹲點,提供部落服務,卻因工作方式與當地族人不同,起了衝突引發爭端。

他說,雖然自己不在部落現場,無法對事件本身下是非判斷,但他認為,此事件反映了臺灣長期存在著「外來者」和「受助者」之間,在工作方法上的矛盾與衝突。也就是,進入偏鄉或部落的工作者,如何在尊重當地居民和文化下,透過專業解決社會問題?

資深部落社工黃盈豪

資深部落社工黃盈豪

「社會大眾時常將部落視為被募款和幫忙的對象,」他說,外界一提到部落兒童或老人,就會聯想到需要幫助和關懷,但若問題始終無法改善,工作模式也未見修正,原本出於善意的捐助,在受助者眼中就成了強勢的外來控制。

「部落很重視互助和分享的關係,外來工作者的態度和方式要很尊重部落,更不能高高在上。進入部落工作的專業人員應時時注意這件事。」黃盈豪認為,不論部落或城市,互相尊重是維繫人際關係的不二法門,凡事都有一體兩面,沒有誰是永遠的捐助者或受助者,「互為主體是部落工作很重要的基本態度」。

此外,黃盈豪也從自身經驗中再舉一例。他回憶,之前曾因做研究的關係,在部落進行大量的田野調查,就在訪談結束後,他發現每一為部落長老被問及「進部落的社工該具備什麼能力?」幾乎獲得沒有例外的回答:「態度最重要!」可見,兩者間的誤會並非出自專業技術,而是傾聽和尊重。

他進一步說明,一項蹲點計畫通常需要長期投入,如果基本態度對了,就能對接下來的工作事務有助益,最重要的是,透過互為主體的態度取得信任、建立關係,才能讓工作成效更貼近部落的實際需求。

近年,臺灣城鄉資源不均的問題已漸獲社會各界關注,不論政府、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紛紛從不同角度提出各種方案,試圖解決問題。但問題真的解決了嗎?這次,周文珍與黃盈豪分別從「技術面」和「結構面」,解構現代社會高度分工下「專業者」的迷思,把一切拉回源頭,讓小農和部落自己生產自己的價值。

作者介紹

陳怡臻

NPOst 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