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機構的孩子,為什麼始終無法返家?

0

 

第一次聽到「返家」是在 6 年前,在一家安置機構開會時聽到這個名詞。當時覺得這個詞用得很特殊,很不自然,回家就回家嘛!為何要說「返家」呢?

直到 2 年前在安置機構的訪視過程中,「返家」這件事情還一直出現在我腦海裡,促使我想弄清楚究竟安置機構的孩子何時可以返家?誰在協助孩子返家?孩子如何才能返家?等一連串的問題。

目前我所知道的是,臺灣安置的孩子數量一直再創新高,安置機構的床位一直在增加,多數孩子都是等到自立計畫之後才能離開安置機構。而且很多孩子離開安置機構之後是在外獨立生活,而不是回到原生家庭中。這樣的狀況存在已久,雖然如此,我還是不禁要問:「這種情況應該嗎?」

當初在決定將孩子帶離功能不佳的原生家庭時,用意是希望孩子的原生家庭可以有時間恢復家庭功能,屆時再接孩子回家?還是一開始就打算將孩子安置在機構內,直到他成年後自立?我想官方說法一定是前者,如果社工師考試出這一題,絕對不能寫後者。但是,我在接觸安置機構的過程中,活生生看到一幕又一幕的人生悲劇,這個悲劇包含了生離與死別──將孩子帶離原生家庭就是生離,而很多家長(尤其是祖父母)根本等不到孩子成年就已經撒手人寰,這不是死別,什麼是死別呢?很多孩子成年後,也已經沒有家可以回了,人一生中,還有什麼比沒有家可以回更可怕呢?

我們應該問,為什麼孩子回不了家?是誰讓孩子回不了家?是因為我們的社會福利系統並沒有在將孩子帶離原生家庭後,積極的重建與恢復原生家庭的功能。因此,原生家庭當然不會因為孩子被帶走後就恢復家庭功能,孩子回家的路自然遙遙無期。

究竟我們將孩子帶離原生家庭後,一直讓孩子住在安置機構直到成年,而不努力重建與恢復原生家庭的功能,這樣的做法合乎倫理嗎?試想如果你是被安置的小孩,你會不會希望有一天你的家庭可以恢復功能,家人來接你回家呢?你會不會希望有一天可以抱著父母入睡呢?光是這件事就不是任何一隻填充娃娃或任何人所能取代的。

當我們在安置小孩的時候,可曾想過他再也不能抱著父母入睡,且大部分孩子一生中都不再有機會抱著父母入睡。想到這樣的情境,我們怎麼還忍心讓孩子在育幼院長大,而不是在父母的懷裡長大呢?我們怎們能夠不想盡辦法協助原生家庭重建與恢復功能,讓孩子可以早日回家呢?

19721_345897072286856_2379385983429877768_n

攝影/Sonya

目前就我所知,幾乎沒有人有系統的在重建與恢復原生家庭功能,政府單位只告訴安置機構,這件事情應該做,卻沒有提供人力物力。就像要上戰場打仗,只告訴你敵人在哪裡,卻沒有給士兵,也沒有給糧草,就要你去打仗,你打得贏嗎?在這裡我要說句電影《投名狀》中,李連杰的一句臺詞:「給我兵,給我糧,我打勝仗給你!」

雖然,政府機關的政策總是最慢才會出現,但我覺得我們既然看到問題,也覺得這個問題是關鍵,更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有人去做,那就從我們自己開始吧!與其等待政府做出新政策,不如民間單位先合力做出一套有系統且可行的原生家庭重建與恢復功能出來,再來影響政府政策,這樣反而更容易成功,也更有效率解決問題,也不必受制於政府了。

臺灣的民間社會福利單位經過這十幾年政府委託案的摧殘後,很多單位已經忘了自己機構當初成立的宗旨了,只是跟著政策經費走,最後走到死胡同。社會福利服務需要長時間持續不斷的經營與改進,才能達到效果,但是,只要跟著政府經費移動,就會失去機構的使命與自主性。更可怕的是,民間社會福利單位本來應該扮演監督政府單位,這樣的角色也消失了,並且也無法成為政策的先行者,這恐怕是臺灣目前社會福利單位所面臨的最大危機吧!

安置機構應該思考如何協助孩子「回家」,回到一個有功能的家。因為,安置機構的工作人員不管如何愛孩子,終究不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在自己的父母身邊長大,抱著父母入睡,才是對孩子人格發展最適合的方式。

作者介紹

吳 文炎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私立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兼任講師。社福界的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曾跟個案半夜待警察局裡時,被老婆警告家裡也快要有通報個案。喜歡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問題,努力在社福界裡不斷尋找新世界與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