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樂於痛恨非營利組織?(下)
翻譯:金建寧
做善事?你從中得到了什麼?
利己的社會規範是導致大眾不信任非營利組織與其員工的主要因素之一。社會教導我們為自身的實質利益做每一件事,因此你會認為每個人理應出於自身功利而行事,這觀念在我們討論經濟、發展與社會政策的日常對話中根深蒂固。在《利己的社會規範》一書中,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戴爾•米勒表示,大眾不僅將利己主義視為說明行為的最佳解釋,同時也是人們生活方式的指導原則。
丹尼爾•奧本海默和克里斯多夫•奧利沃拉共同撰寫的《施予的科學》一書中,詳細介紹了一些研究,顯示人們基於不直接影響他們的原因而採取行動(例如從事利他行為)時,利己主義者會感到不安。根據一連串關於志工的公眾感知實驗,「當觀察者期待別人做出利己行為時,他們對於支持某種理想、卻缺乏相關受害經驗的人,可能給予更負面的回應」。
非營利組織的工作往往是為了不直接影響他們的原因而做,這似乎打破了基本的社會規範,讓人不安、懷疑甚至產生敵意。當我們看到某人以利他為目的做事時,總會想問:「他們從中得到了什麼?」
這種心態驅使人們仔細檢驗非營利組織的薪資,許多新聞報導將非營利組織描述成哄騙大眾的勸募者,只因為員工領取薪水。非營利組織的高層人員因為領取薪資福利而遭受批評,即使他們的薪資福利在營利企業中可能少得可笑。
近年來非營利組織員工的薪資其實大幅下滑,但由於社會潛藏著懷疑,使得這類報導找到立足點。
你的善行是種道德優越感?
另一個導致人們批評非營利組織的因素是,許多人面對「行善人士」(亦即以道德之名打破社會規範者)時,會產生道德上的不安全感。
一項對素食者的敵意調查顯示,當某個人的行為不符規範且源自於道德因素時,旁人會認為他是在負面評斷他們。換句話說,人們認為「行善人士」在質疑旁人的道德感。
舉例來說,丹尼爾拒絕在一間大公司工作,因為他在道德上反對這間公司在製造過程中所造成的環境傷害。已經在該公司上班的朋友翠西因此會認為丹尼爾覺得她的道德感比較低,儘管丹尼爾對於她選擇在該公司工作一事隻字未提。
總而言之,當人們認為對方輕視他們時,他們會更加挑剔對方,加上利己的社會規範,這使得大眾對於非營利組織專業人員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道德過錯覺得不安,並且渴望破除任何道德上的卑劣感。換言之,當一般大眾認為某人獻身於慈善工作時,他們可能會認為這些專家具有道德上的優越感。將非營利組織員工描述成貪腐或貪婪的人,能夠將他們打回原形,並且減少道德上的威脅。
做好事沒錯,但效力一定比較低?
另一個解釋是,大眾或許認為非營利組織純粹是缺乏能力。
研究顯示,相較於營利企業,非營利組織被認為比較「溫暖」但較缺乏能力,非營利組織承受了額外的壓力要證明其效力,但慈善機構所處理的複雜問題卻使得成功難以被量化及有效傳達。
由於能力和效力通常是決定薪資的主要驅動因素,傳達效力的困難加上現存的無能假定,使得非營利組織專家很容易被描繪成高薪肥貓。
千萬別逃避溝通
關於非營利組織犯錯的刻薄報導往往與現實不成比例,但遺憾的是,人們對受騙與被剝削的恐懼非常有效地激起大眾的鄙夷聲。倘若讀者未仔細研究該組織的謠傳醜聞報導,那些只為增加點閱率的釣魚文就可能會傷害甚或摧毀這些組織。
人們必須下定決心,避免散播和支持這類誤導和誹謗。雖然要譴責並疏遠最新的目標很容易,但這只會使毀滅性的循環持續下去。
儘管欺騙大眾的真實事件確實存在,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問題在於透明度與消息的傳遞。複雜的社會計畫相當容易受到誤解,組織們往往因此變得更小心,避免向捐贈者說明影響結果或費用支出,但關閉溝通大門將使具社會影響力的組織容易受攻擊,尤其是那些會誤導人的弊端報導。高透明度才是抵禦詐欺謠言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