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會法,廢了就萬事太平?

 

編按:

前陣子有讀者投書表示紅十字會已失去廣大民眾信任,紅十字會也出面回應,但依舊無法平息風波,日前更有立委召開記者會主張廢除紅十字會。本篇由國際聯勸培訓總監陳文良繼續探討紅十字會法的存廢問題,並建議可先了解紅十字會的背景「紅十字會為什麼自古多權貴?

臺灣究竟需不需要紅十字會法?

我們可以先開放立場,問幾個問題,以免以人廢事,因人廢言──

  1. 「紅十字會」的角色功能需要以特別法的形式存在嗎?
  2. 如果沒有特別法,《人民團體法》、《公益勸募條例》是否足以監督紅十字會?
  3. 關於「戰時特例」,戰爭與災難人道救援的部分,如果在《災害防救法》與《動員法》補充條文或專章賦予民間機構、紅十字總會必要角色的法源,是否可行,也是可以討論的?
  4. 如果不行,而且愈理愈亂,那麼如何修法才可以運作得宜,且被社會各界所接受?

如此一來,各方爭議應該可以回歸臺灣社會的需求,從實務經驗客觀檢視,決定存廢紅十字會法。至於,其餘與紅十字會創立精神無關的業務如食物銀行、長期照顧等,則建議轉型成一般社會公益團體,不要在「紅十字會」的名稱下運作。如此可讓這個組織的角色功能更明確,就組織的品牌而言,形象也會更為清楚,不然始終因為規模龐大而成為眾矢之的,對組織士氣打擊甚巨。

每個國家都需要這個性質的組織,只是,我們需要檢視現在這個組織有沒有能力依照國際紅十字會的創立精神,在臺灣社會萬一發生戰爭時執行傷兵戰俘與難民的救援任務,以及重大災難時的救災減災、平時的人道救援、人力與物資的培育籌募任務等。

特定功能的人民團體以特別法的形式立法,未必是特權,有時候是針對需要賦予人民團體與特定政府機關的合作角色。就我理解,除了「紅十字會法」,還有「儲蓄互助社法」,其他國家關於聯合勸募的組織運作,甚至有「公益金法」或是「聯合勸募法」,只是網路公民興起後,過去許多規模龐大的組織都開始面對諸多挑戰與質疑,這似乎也是無可避免的趨勢,公益團體隨時接受檢驗也成了常態。

201602061632180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還可以檢視的是──

  1. 組織層級:紅十字會於過去時代設立、現在顯得不合時宜的組織架構,如中央總會、省市級分會、縣市支會等,從 921 地震以來,歷經許多次土石流、莫拉克風災、高雄氣爆、臺南地震,應該足以檢討這個架構如何調整。
  2. 組織性質:紅十字會的體制採人民團體性質,人民團體中的社會團體,是人的組合,由會員或會員代表選舉理監事,對協會進行治理與監督。而紅十字總會的會員部分則來自地方分會與支會,造成某些酬庸與既得利益的支會,在過去以理事及會員身分抵制改革,或是以參與會員的形式形成派系。

過去這樣的體制在於具備各界代表性,卻間接造成了派系傾軋,紅會屢遭攻擊,與此不無關係。建議可改成基金會的形式存在,但設一個董監事遴選委員會,遴選各界公正人士進入董事會與相關委員會,或許運作起來更為有效益,同時也可透過這個方式避免少數人把持,讓會務人員對於行政疲於奔命。

4180551817_7c4db136ef_b

組織廢除容易建構難,廢了就萬事太平嗎?

建立一個組織的公信力、累積品牌印象耗時甚巨,但要毀掉一個組織其實只需要一個缺乏專業常識與策略觀的負責人,不到一年就毀個大半了,慘痛案例比比皆是。所以思考存廢不難,難的是要調整的究竟是什麼?廢了就能解決問題嗎?

面對質疑,紅十字總會何妨把實際面對的挑戰放在陽光下邀請各界參與改革?例如──

  1. 爭取參與國際紅十字會的空間:如何藉由兩岸的溝通與外交作為,向國際社會爭取合情合理的人道救援地位?。
  2. 現有的組織架構在內部造成的運作困難與阻力是什麼?是過去的包袱所造成?還是既得利益階層不願意改變?
  3. 如果要成為能吸引各種人才、組成適合臺灣文化民情的團隊,現行的紅十字會應該怎麼做?
  4. 如何與政府災防單位合作,組訓儲備民間人才,推廣防災意識與動員人力的相關專業?並且經常演練,教育每個臺灣民眾與家庭面對颱風、地震、土石流、河水暴漲等的生存法則?只要與每個人切身相關,民眾自然有感。

與其劍拔弩張,讓這樣的辯論導向另一個四年的藍綠惡鬥,不如回歸基本面,趁此機會將「紅十字會」轉型成臺灣最重要的民間人道救援平臺。用近年來累積的專業經驗,再創另一個層次的公信力,提供國人正確的防災觀念與生活習慣,並且配合政府動員各界演練,從 921 到新進的臺南地震,相信大家都認為養成防災習慣是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必備的常識。

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不妨化挑戰為邀請,主動創造對話空間與機會,讓整個社會,尤其是新世代能逐漸產生認同感。

 

注:本篇圖片皆取自紅會官網及臉書

陳 文良

從事社會福利服務與公益部門發展迄今超過 20 年,東吳社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社工碩士,任職於臺灣聯合勸募協會 16 年,曾任聯勸副祕書長、祕書長。2014-2016 年擔任國際聯勸大中華區培訓總監。目前也擔任耕莘文教基金會、曉明基金會等組織董事。 從小受洗的天主教徒,喜歡天主教靈修方式的靜謐與默想,並且相信宗教信仰需要在社會責任的脈絡中實踐,除了追求內心平安和靈性的成長,也關懷導致人類陷於誘惑的社會結構,在自己所領受的天賦才能及人生經驗所形成的獨特路徑中實踐使命。 閱讀與研究興趣:非營利組織治理與管理、天主教的社會議題觀點與思想、公民社會的發展與在國家治理中的角色、社會創新、中國的公益組織發展與能力建設。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