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社會企業

用消費改變世界,專賣社企商品的「17support」

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在家裡動動滑鼠就能夠購買到商品,「17support」團隊乘著這股趨勢,抱持著「用消費改變世界」的理念,構建出販賣社會企業商品的「一起幫」電子商務平台,一方面消費者可以買到對環境友善的小農商品,另一方面,通過平台的曝光,讓社會企業更為人知,扶持著社會企業的發展。

(圖片來源:Acumen FB)

國際:Acumen.org 用「耐心資本」細心灌溉,印度小農在沙漠種出可以送小朋友去上學的向日葵囉!

Acumen走出傳統慈善和市場機制之外的第三條路,提供「耐心資本(Patient Capital)」給對社會有理想的創業家,讓創業家在創業的同時改善慈善團體解決不了的農業、教育、住宅等問題。
就像他們的理念「改變解決貧窮的方式」,Acumen用不一樣的方式幫助弱勢,重建他們的尊嚴和自信,找回努力生活的動力,擺脫延續好幾代的貧窮循環。就像靠滴水灌溉在沙漠開出的向日葵,他們抬頭挺胸面對烈陽,挑戰世界的貧窮困境!

新聞:蒐集世界各地50個公益商業模式,2個男大生花費4個半月尋找公平的夢

兩個男生用自己的力量走訪中南亞,深入探訪,採集各地以商業模式協助弱勢、推動社會進步的具體方法,由台灣出發,一路行經中國大陸、尼泊爾、印度、到巴基斯坦等地,採訪了近五十個值得學習的社會企業模式。回台後,他們的故事,透過網路轉載及分享,繼續傳遞尋找公平訴求。

新聞:陳一強創立「活水社企開發」 一間社會企業的創投公司

陳一強曾在勤業●安達信、德勤及德碩管理顧問公司等多間公司擔任合夥人,他離開已經工作15年的管理顧問公司,轉而成立活水社企開發,希望成為社會企業的創投公司。寶貝兒子Jeremy的誕生讓他發現,社會企業或許是解決社會問題的出路之一。他說社企成為自給自足的公司之前會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讓投資的公司的員工能拿到合理的薪水,第二階段是公司本身可以賺錢,股東可以回收本金,第三階段則是創投的中介公司可以賺到管理費。

新知:社會企業的三種收益方式–賺不到錢?(上篇)

社會企業為過去壁壘分明的慈善組織和營利公司之間指出一條新道路 ── 在製造、販售產品的同時,結合對環境及社會的理想並自力更生、不依賴善心捐款。然而除了分享各種社會企業案例的核心理想之外,社會企業賴以存續的收益模式(Income Model)卻甚少深入討論。這些試圖和傳統慈善組織走出不同路線的社會企業,究竟如何賺錢?究竟有沒有賺到錢呢?本文共分上、下兩篇,為您解讀三種社企收益方式。

NPOst 週報 No. 51:募資平台跨足人力募集市場 新聞小幫手成社會議題對立方之戰爭舞台

時序進入九月,本週NPOst密切關注的公益焦點,分別是由民間及政府建置的兩個網路平台:《104夢想搖籃》、《無礙e網》。

國內群眾募資在近一、兩年來成為熱門議題,目前已有flyingV、zeczec嘖嘖、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等平台,針對公益活動、藝術創作、獨立報導進行群眾募款,截至八月為止,三大平台的規模以總募款金額突破三千萬的flyingV為龍頭老大[1]。今年八月,架設104人力銀行的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投入群眾募款的戰局,成立104夢想搖籃:群眾募資、人才募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