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st 公益交流站

Top Menu

Main Menu

  • 時事
    • 短訊
    • 新聞
    • 評論
    • 國際
    • 人物
      • 人物專訪
      • 公益者聯盟
  • 議題
    • 捐助討論:我捐的愛心都去哪了?
    • 安置機構困境解析
    • 社會工作一言難盡
    • NPO 爭勞權
    • 公益信託
    • 銀髮樂齡
    • 教育培力
    • 行動無礙
    • 健康人生
    • 性別平權
    • 自然保育
    • 社會企業
    • 胖卡來了!
    • 國際合作與發展
  • 特輯
    • 2020 社會創新實驗中心進駐團隊
    • 有性別,無差別?
    • 勞工影展 X NPOst
    • 新巨輪未完待續
    • 《大誌》與社會企業討論
    • 復康巴士抗爭
    • 養護人生 1-6
    • 2017 重大事件簿
    • 北市社企品牌特輯
      • 2019 社企專訪
      • 2018 社企專訪
      • 2017 社企專訪
      • 2016 社企專訪
      • 2015 社企專訪
    • 被歧視的歷史
    • 社區的力量在哪裡?
    • 城與鄉的界限:城鄉差距比你想得更大
    • 鄉鎮、原民、NPO/跨文化服務的善與難
    • 青年志工的跨文化旅行
  • 專欄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 褚士瑩專欄【阿北望遠鏡】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 余孟勳專欄
    • 捐款人想什麼?
    • 社會創新國會
    • 網絡社會學:社會創新 X 資訊工具
    • 陳岱嶺專欄【在視界的彼端】
    • CSR@天下
    • NPO 小工具
  • 公益策略
    • 募款秘訣
    • 財務運用
    • 管理營運
    • 網路社群經營
    • 新科技改變社會
    • 影音看公益
  • 活動
    • 年會
      • 2020 NPOst 年會:最後,都要變成好事——疫情下,臺灣的公益變遷
      • 2019 NPOST 年會:撐起一個地球的好事
      • 2018 NPOst 年會:會長大的好事
      • 2017 NPOst 年會:信任,讓好事長出力量
      • 2016 NPOst 年會:超越吧!公益
      • 2015 NPOst 年會:變身吧!公益
      • 2014 NPOst 年會:創新吧!公益
    • NPOst 公益學院
    • 百樂餐
    • 公益爆米花
    • 活動現場
  • NPO 推書
  • NPO 活動幫推
    • 近期活動
  • NPO 徵才幫推
    • 徵才訊息更新
  • 關於我們
    • 徵稿
    • 訂閱電子報
  • 支持 NPOst
    • NPOst 捐款徵信

logo

SEARCH
  • 時事
    • 短訊
    • 新聞
    • 評論
    • 國際
    • 人物
      • 人物專訪
      • 公益者聯盟
  • 議題
    • 捐助討論:我捐的愛心都去哪了?
    • 安置機構困境解析
    • 社會工作一言難盡
    • NPO 爭勞權
    • 公益信託
    • 銀髮樂齡
    • 教育培力
    • 行動無礙
    • 健康人生
    • 性別平權
    • 自然保育
    • 社會企業
    • 胖卡來了!
    • 國際合作與發展
  • 特輯
    • 2020 社會創新實驗中心進駐團隊
    • 有性別,無差別?
    • 勞工影展 X NPOst
    • 新巨輪未完待續
    • 《大誌》與社會企業討論
    • 復康巴士抗爭
    • 養護人生 1-6
    • 2017 重大事件簿
    • 北市社企品牌特輯
      • 2019 社企專訪
      • 2018 社企專訪
      • 2017 社企專訪
      • 2016 社企專訪
      • 2015 社企專訪
    • 被歧視的歷史
    • 社區的力量在哪裡?
    • 城與鄉的界限:城鄉差距比你想得更大
    • 鄉鎮、原民、NPO/跨文化服務的善與難
    • 青年志工的跨文化旅行
  • 專欄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 褚士瑩專欄【阿北望遠鏡】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 余孟勳專欄
    • 捐款人想什麼?
    • 社會創新國會
    • 網絡社會學:社會創新 X 資訊工具
    • 陳岱嶺專欄【在視界的彼端】
    • CSR@天下
    • NPO 小工具
  • 公益策略
    • 募款秘訣
    • 財務運用
    • 管理營運
    • 網路社群經營
    • 新科技改變社會
    • 影音看公益
  • 活動
    • 年會
      • 2020 NPOst 年會:最後,都要變成好事——疫情下,臺灣的公益變遷
      • 2019 NPOST 年會:撐起一個地球的好事
      • 2018 NPOst 年會:會長大的好事
      • 2017 NPOst 年會:信任,讓好事長出力量
      • 2016 NPOst 年會:超越吧!公益
      • 2015 NPOst 年會:變身吧!公益
      • 2014 NPOst 年會:創新吧!公益
    • NPOst 公益學院
    • 百樂餐
    • 公益爆米花
    • 活動現場
  • NPO 推書
  • NPO 活動幫推
    • 近期活動
  • NPO 徵才幫推
    • 徵才訊息更新
  • 關於我們
    • 徵稿
    • 訂閱電子報
  • 支持 NPOst
    • NPOst 捐款徵信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 新聞

    林立青專欄/「他們原本不會死」,那些沒有選擇、蝸居違建的移工們

      我到現在才知道他們原本不會死,但我說不出口。 跨年前夕的桃園,和我過去認識的不 [&h ...
    林立青
    5 1 月, 2018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難學的不是中文,是異鄉的潛規則」專訪新住民萌芽協會

    眼前 3 個新住民姐妹們正討論著華語補教教學的內容,以及臺灣的新住民政策。桌上的手機停留在印 [&h ...
    林立青
    4 10 月,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寧可拿下眼鏡讓視線模糊,也不想看清施捨的表情。」再訪巨輪協會街賣者

    我再次來到巨輪協會,想著等等要和陳大哥(巨輪協會理事長陳安宗)討論上一篇文章的反應。(參考: [&h ...
    林立青
    30 9 月,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在地深耕 10 年,社工像家人,社區實踐協會成孩子的避風港

    編按: NPOst 專欄作家林立青造訪位於南萬華的臺灣社區實踐協會新安據點。臺灣社區實踐協會 [&h ...
    林立青
    27 9 月,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何必從良?我本善良。」日日春協會《2017 紀念北市公娼畫展》手記

    那張照片上面有一層一層的木頭架子,裡面有許多臉盆:藍的、紅的、白的、粉紅色的、鐵製的和一些褪 [&h ...
    林立青
    18 9 月,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努力不在地上爬著,不想再被說是乞丐行業。」專訪巨輪協會街賣者

    「我們很辛苦,但至少我們絕對不要在地上爬。」巨輪服務協會(巨輪合作社)理事長陳安宗說道。 這 [&h ...
    林立青
    15 9 月,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這些「很棒的工人」如果有選擇,為什麼要來工地被數落?

    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好手好腳,就該去做工」這類的話,彷彿做工是一件簡單、只要有手有腳就可以做 [&h ...
    林立青
    11 9 月, 2017
  • 新聞

    林立青專欄/當他們窮到只剩下自由,在萬華街頭遇見匯聚百年的包容力

    文/林立青 審訂/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看了柯文哲(現任臺北市長)對於萬華街友的看法,我突然能 [&h ...
    林立青
    5 9 月, 2017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按摩店的溫存,服務的是寂寞

    那一對以師兄弟相稱的水電工人,他們每月發薪水當週的好日子,2 人一定到這裡買樂透。他們愛死了 [&h ...
    林立青
    4 7 月, 2017
    0
  • 林立青專欄【常民小日子】

    林立青專欄/一張床、一張椅、一雙手,構築無家者的「家」

    編按: 長年致力於扶助無家者(街友)的芒草心協會,自 2013 年起成立無家者自立支援中心。 [&h ...
    林立青
    19 6 月, 2017
    0
← 1 2 3 4 →

搜尋站上文章

支持 NPOst

支持 NPOst

訂閱電子報

訂閱粉絲團,好文不漏接!

最新文章

  • 【徵才幫推】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誠徵活動暨行銷宣傳專員

    2 月 23, 2021
  • 【徵才幫推】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誠徵社工人員

    2 月 22, 2021
  • 【徵才幫推】社團法人愛福家協會誠徵新北市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A)-個案管理員

    2 月 19, 2021
  • 【徵才幫推】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誠徵全職夥伴及工讀生

    2 月 8, 2021
  • 【徵才幫推】明怡基金會誠徵工作夥伴2名

    2 月 4, 2021
  • 【活動幫推】明怡基金會 ── NPO Leaders Club 服務使用者旅程圖工作坊

    2 月 4, 2021
  • 【活動幫推】明怡基金會 ── NPO CEO Club 團隊教練

    2 月 4, 2021
  • 【徵才幫推】台灣無毒世界協會誠徵夥伴2名

    2 月 3, 2021
  • 「台灣告訴了全世界,創意和創新的可能性」——英國社會創新之父周若剛(Dr. Geoff Mulgan)論壇/2020 NPOst 年會報導

    1 月 12, 2021
  • 【活動幫推】「蒙特梭利的高齡與失智照護」線上公益推廣講座

    1 月 12, 2021

熱門文章

  • 「我第一次感覺這麼爽!」手天使首位使用者的體驗心得

  • SDGs 專欄/世界正在翻轉!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你的 Gmail 也被入侵了嗎?分辨釣魚信件的 5 大技巧!

  • 【活動現場】《勞基法》一例一休新制上路,NPO 如何排班才合法合理?

  • 【徵才幫推】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誠徵活動暨行銷宣傳專員

  •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義工、志工、社工,傻傻分不清?做 NGO 工作難道不會餓死嗎?

  • 評論:基層社工無力攀爬的神魔之塔─談「社工師證照」制度

  • 已經離開社工界的我,提醒自己勿忘初衷

  • 徵才訊息更新 Archives

  •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舊鞋救命救非洲?東非國協:盼立法禁止二手衣鞋捐贈

認識永續發展,鎖定專欄!

我要投稿

歷史文章

支持 NPOst

支持NPOst

關於 NPOst 公益交流站

由臺灣數位文化協會所推動、全臺最大的公益議題媒體。矢志串聯全臺非營利組織,深入討論社會福利與創新。相信行善的無限可能與多元突破,支持跨領域合作以邁向社會共好。關心所有邊緣弱勢,探究助人的倫理與學問,期許成為全臺服務與倡議團體之最大交流平臺。

聯絡我們:contact@npost.tw

法律顧問:安正國際法律事務所 陳以蓓律師

© Copyright NPOst.tw. All rights reserved.
  • 隱私權政策
  • NPO巡禮
  • 加入NPOst
  • 關於 NPOst
  • 作者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