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良專欄】TFT、均一如何翻轉教育,開放系統文化的組織形式

圖/NPOst資料照

口述/陳文良|整理/胡益禎

前一篇文章談台灣的社會安全網的建構,各種專業與工作的投入,如果缺乏共同擁有、共同修正、共同信任的遊戲規則,這個系統的參與者,不覺得自己有歸屬感和認同感,這個系統就不會形成「系統公民責任感」system citizenship。本集我們將藉由兩個新型態教育組織,看看擁有開放系統文化的公益團體,對教育界帶來怎樣的影響。

世代間公益團體的發展差異

比較老派的公益團體,他們的廣告可能會用比較可憐的影像來引起同情心,讓你趕快掏錢出來,比如:順手捐發票、救救植物人;或動保團體常使用可憐的貓犬圖案等。 不過這樣的呼籲,在現代,可能不是最吸引年輕世代注意力的方式, 我在這裡武斷地說,現在吸引年輕人的方式,是讓他們深入了解議題、有機會深入那個議題的解決方案,甚至提供場域,讓他們一頭栽進去、認識其他人,成為其中的一員,才是新一代的公益參與模式。

在這邊,要介紹近年非常亮眼的兩個組織,分別為「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 以及「均一教育平台」。

Teach for Taiwan TFT 由創辦人劉安婷,從美國帶回一股教育改革的運動,為臺灣而教所主張的是「教育的平等」。所謂的平等,不是指「入學年齡、學校設備」的平等,而是教育品質、多元的學習機會等因為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衍生出來的各種差異,所帶來的機會平等。所以他們邀請不同領域的年輕人,進入社區偏鄉,參與推動教育平權的工作,深入了解這個議題的不同面向,讓他們將來回到自己的專精領域,或是職涯發展的時候,能夠永遠記得這些議題的生活體驗,從而在不同的領域和參與機會中,成為促成或推動各種發展和創新的人。

而「均一教育平台」的創辦人呂冠緯,原先是一位年輕醫師,在雲林看診,赫然發現他一直理所當然認為的教育平等機會和健康環境,並不是台灣的普遍情況,我們的教育不公平的重要關鍵是:一群截然不同的學生,適應一個老師的教學方式。因而,無論老師或是學生,都因此備受折磨,彼此的沒有成就感。

隨著資訊科技的創新,網際網路的普及,讓這個看似無解的議題獲得解方,尤其是在開始倡議「翻轉教育」之前,過去的教育制度,向來都把問題簡化成學生的努力程度:「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而不去正視教師資源、培訓或班級經營的創新訓練等面向。

翻轉教育不靠老師 反而靠工程師?

圖/NPOst資料照,均一平臺教育基金會提供

均一教育平台看見的現象,剛好在這個時間點遇到了非常好的時機,他的倡議與解決方案的設計,就促成促成「均一教育平台」的原型,並且得到科技界頗得人望的「誠致教育基金會」方新舟董事長的大力支持,也帶著他去一一拜訪和教育議題相關的組織尋求合作的機會,在那個過程中,相信也為他開闊了自己「公益創業的視野」。

均一教育平台試圖翻轉「一群學生去適應單一教學模式」改變成「把最好的教學模式,串聯成影音教育內容,搭配測驗,引導到最適合學生程度的教學方式後,再由測驗的結果,導引導下一個學習進度,同時,這些結果會傳到老師的平板上。作為班級經營的重要依據,這樣的均一教育平台,需要的專業,就不再是老師們,而是程式設計師、募款專業人員,以及來自企業的行銷專業人員。

2020年開始的疫情,導致停課的線上學習,讓均一教育平台十年磨一劍的成果,成為一度流量20萬的驚人使用頻率,累積的使用,自然成為最佳的修正效果,同時把過去因為習慣於封閉系統時代教學模式,不想在退休前適應新形勢的老師,也因此被迫學習後,化解了以前的想法。

呂冠緯能夠放棄醫生這條被認為一開始就是人生勝利組的職涯,這不是容易的決定,但是,在他思考這件事的過程,出身教師家庭的他,一定比其他人多了更多諮詢與討論的對象,同時,相對而言,他面臨的挑戰和不一樣的意見,也對於他提出可行的營運模式,帶來許多迥異於其他人的內部與外部修正機制。

引入「血統不純正」的外部資源 有助打造開放系統文化

TFT為臺灣而教創辦人劉安婷。圖 / NPOst資料照

而從TFT、均一這兩個組織訓練和招募人才的方向,卻都跳脫了我們Silo式的,傳統塔狀分工,或是「血統純正」的專業體系。

TFT邀請的偏鄉教育人員,不限於教育大學或是教育學程的學生,特質反而是他們篩選和培育的重點,這個目標,明顯跳脫了過去的「師範教育」,以及現在的「教育學程」這兩種相對比較封閉的背景。在這兩個組織當中,不是以社工或是教育為主的人,再去培訓成為行銷、募款的人才,而是一開始就借重資深企業經理人的協助,這是嶄新的公益團體運作模式。

就我觀察,這些新時代的組織,目前沒有「越大越好」的迷思。 就以財務管理為例,當因為認同理念,捐款的累積速度超過發展成熟的能量時,對於這兩個組織而言,反而開始在「是否有能力快速擴展服務」,還是「是否暫時降低募款曝光」之間的決策選擇。 這對很多傳統的公益團體,是很難以理解的做法,過去的傳統做法「存起來慢慢用,以備不時之需」,或是「成立另外一個基金會,以免被政府課稅」,導致社會大眾對其資產管理的疑慮,更讓從事公益相關工作的專職人員,先天就必須背負「薪資不能高於其他行業」的原罪。

本文了介紹封閉系統和開放系統帶來的差異,形成的不同世代的社會創新。可能為我們的社會帶來的好處,以及自我修正的優點,而我要再強調一次的是,我們無論是法律上、政策上、文官的管理方式都還有很多源自於封閉系統時代的作為有待修正。 開放系統的好處是,許多曾經因為集合眾人的智慧,在各自的產業經驗中,帶來的成功事業經驗的人,都非常願意將這樣的成功經驗,複製到公益的領域當中,扶植年輕人的理想,而如果有可能,他們會引導這種成功經驗,往最能夠避免失敗的組織運作形態和盡力扶植到足以自行運作和自我負責,由公眾來支持的階段。

核稿編輯:程士華

作者介紹

陳 文良

從事社會福利服務與公益部門發展迄今超過 20 年,東吳社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社工碩士,任職於臺灣聯合勸募協會 16 年,曾任聯勸副祕書長、祕書長。2014-2016 年擔任國際聯勸大中華區培訓總監。目前也擔任耕莘文教基金會、曉明基金會等組織董事。 從小受洗的天主教徒,喜歡天主教靈修方式的靜謐與默想,並且相信宗教信仰需要在社會責任的脈絡中實踐,除了追求內心平安和靈性的成長,也關懷導致人類陷於誘惑的社會結構,在自己所領受的天賦才能及人生經驗所形成的獨特路徑中實踐使命。 閱讀與研究興趣:非營利組織治理與管理、天主教的社會議題觀點與思想、公民社會的發展與在國家治理中的角色、社會創新、中國的公益組織發展與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