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良專欄】數位時代下,社工如何跟上創新腳步?(上)

圖/envato

口述/陳文良|整理/劉彥良

大家覺得,一秒惹毛社工或是公益團體專業人員的一句話是什麼?看報紙就可以考試?還是社工系都很有愛心?在整個社會系統中,社工的定位,真的只是做愛心嗎?社工的專業,與社會創新核心的Collective Intelligence ,是否能夠契合? 「總體社會工作實務(Macro Social Work Practice)為什麼沒有進入社工的正式課程,讓現在的社工身處「脫隊」困境?

本文將從「數位時代、疫情、全球在地化」三個重大變項切入,談社工與社會創新的距離。特別是過去三年新冠肺炎影響全球,讓社會創新的環境有了什麼樣的關鍵轉變?任何全球性的危機,都將考驗最基層的社區是否具備社會韌性。

社工的職責──為僵化的系統找出改變的可能

歐洲的「系統創新研究中心」定義「系統創新」是提供開放平台,運用系統理論和複雜理論,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來面對複雜的社會、經濟、科技與環境挑戰。他們透過淺顯易懂的單字,讓我們理解21世紀以來,各種既存問題日益複雜。

我們從家庭說起,家庭是社會的最小單位,每個家庭受教育階段,會逐漸進入不同系統,或與不同系統有關聯。例如,有宗教信仰的寺廟教會系統。學生在學校,如果加入社團、不同學程,也會因為興趣和專業,再進去不一樣的系統。

每個人在系統裡面,有不一樣的角色,時間久了以後,每個人在系統中各安其位。如果有人自己的角色沒扮演好,卻扮演了別人的角色,系統就會失衡,導致內部衝突。衝突,往往只是表象,根本問題是:角色與系統運作在哪邊失衡、缺位或是混淆?

圖/envato

想化解衝突,需透過溝通、觀察、分析、發現問題的根源,然後,擬定計畫,尋找資源,調整這個系統裡面不同角色的運作,有時是內部調整,有時需要把這個系統跟外部系統嫁接,才能讓在這裡面應該成長的人成長,該調整角色的人,在外部系統資源的支持之下,學會調整。

甚至可以說,社會工作的緣起,其實就是因為各種體系過於封閉、專業之間缺乏橋樑,政府與社區各種資源之間,反而因專業導致的資訊落差和知識門檻。社會工作的專業訓練,就是要維繫自己在這些複雜動力的交織互動中,殺出一條血路。

把握新時代的機會,社工必學的「數位社會創新」

社工為了使系統在複雜環境中持續發展,須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知識技能,才能成為一個符合專業倫理的專業人員,進而在新時代和新專業中善用工具,合作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在數位時代我們稱之為「數位社會創新」。

網路、科技把人、工具和設備有效連結,凡走過必留下數據,人們能以更有效率的方法洞察機會、解決問題。當我們進入這個被稱為「工業4.0」的時代,掌握對的科技、數據、系統和網絡合作關係,就能掌握數位時代的社會創新機會。

數位環境中,哪些條件有利發展「社會創新」?2020年,NPOst請到「重量級的記者」,時任政務委員、現任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專訪英國知名的社會創新推手,曾經在布萊爾首相任內擔任政策部門主任的周若剛(Geoff Mogan)博士。唐鳳詢問周若剛,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以歐盟與許多國家推動數位社會創新的經驗而言,有哪些重要元素是不可或缺的?

周若剛認為,在封城階段,人們需透過臉書、推特、網購體系,問候社區老人與弱勢者的健康安危。這些來自世界各地使用者的數據足跡,無論是老人問安、送餐服務還是食物銀行,若能符合開放資料、開源碼的自由軟體精神,藉由開放政府、跨企業、民間專業人士的合作,讓各項資訊即時可信的提供給民眾,讓眾人相互合作。即是數位時代集合眾人智慧,展現「Collective Intelligence」,使群眾的集體智商高於個別努力的成果。

周若剛認為,台灣從政府、企業到人民,合作應對疫情的作為,就非常符合這樣的定義。台灣在疫情期間,許多民間人士在系統間、使用者經驗之間奔走,讓健保系統與四大超商、慢性病處方籤的藥局跨系統合作,解決口罩販售問題。其後在類似基礎上,設置疫苗預約平台。在民間工程師動員下,系統介面經過社會設計的防呆考驗,讓大部分的民眾能夠知道如何使用,同時也確保個資不被外流盜用。這種韌性,是值得跟其他國家分享的社會基礎建設(social infrastructure)。

這幾個案例,有一個共同點:全民的共識與配合、政府資訊透明和信任感的建立。而這些過程能運作流暢,源自長期以來,有一群不同專業的人秉持開放資料、開源碼的精神解決問題,這些網絡在疫情時快速浮現、集結力量,用流量快速修正後,即時上場的因應之道,就是一種黑客松的精神。(本文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數位時代下,社工如何跟上創新腳步?(下)

作者介紹

陳 文良

從事社會福利服務與公益部門發展迄今超過 20 年,東吳社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社工碩士,任職於臺灣聯合勸募協會 16 年,曾任聯勸副祕書長、祕書長。2014-2016 年擔任國際聯勸大中華區培訓總監。目前也擔任耕莘文教基金會、曉明基金會等組織董事。 從小受洗的天主教徒,喜歡天主教靈修方式的靜謐與默想,並且相信宗教信仰需要在社會責任的脈絡中實踐,除了追求內心平安和靈性的成長,也關懷導致人類陷於誘惑的社會結構,在自己所領受的天賦才能及人生經驗所形成的獨特路徑中實踐使命。 閱讀與研究興趣:非營利組織治理與管理、天主教的社會議題觀點與思想、公民社會的發展與在國家治理中的角色、社會創新、中國的公益組織發展與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