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觀光】移工旅遊足跡 走出台灣觀光的多元想像

圖/作者提供

文/卡卡

疫情還未爆發之際,臺北車站大廳黑白格上坐滿的外籍移工,早已成為這個交通樞紐上的一道別樣風景。移工在這裡和朋友聚會、分享食物的同時,也展現了台灣社會對多元文化的接納與包容。

此外,移工較常聚集的地方還有以聖多福天主教堂為中心的中山北路一帶,以及台中火車站附近的東協廣場(原為「第一廣場」)。

移工會在假日聚集的兩大原因:第一,沒有私人空間;第二,經濟條件不允許(低薪)。而臺北車站因為是交通樞紐,這讓本就沒有太多時間出門的移工便於回家,同時也是人生地不熟的移工方便找到的地方。

當然,也有移工(通常是廠工,因為看護工的休假太少)選擇在假日到處走走、看看台灣各處的風景。本文會以兩個視角帶領讀者「遊覽」移工的「旅遊路線」,一個是以台中東協廣場為例的批判性視角,另一個視角則是讓移工帶領我們穿梭於台灣的山水間。

從「第一廣場」到「東協廣場」

台中的第一廣場原本是台中中區的繁華地標,然而,隨著城市的發展、市區的轉移,第一廣場也便隨之落寞。

由於一廣在台中火車站附近,和北車類似,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因此由移工經濟帶動了一廣及其附近的東南亞商店,使昔日的陳舊大廈再度恢復活力。

圖/東協廣場(取自 臺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在大廈內,一樓販賣各類電子產品和服飾,二樓則有「東南亞購物美食廣場」,這讓遠在異鄉的移工可以藉由母國食物一解思鄉之情。而廣場外的空地則成為移工在工作之外,得以放鬆、聊天、社交、聚餐的地方。但與此同時,也有民眾對移工有著「弄髒環境」、「治安死角」等刻板印象。

2016年,台中市政府推動「中區再生」,將此處改名為「東協廣場」,並將正前方的綠川改為親水廊道。整治之後的乾淨水岸成為民眾休閒散步的好去處,還可以藉此品嘗來自東南亞的地道美食,不用出國也能感受「異國風情」,市政府還定期在這裡舉辦唱歌、跳舞等文化活動。

以人為本的公共空間  不應淪為想像

然而,吊詭的是,台中市政府在坐享移工帶來的紅利時,卻讓移工可以使用的公共空間變得越來越少。例如原本移工得以放鬆、社交的空地變成親水廊道,台中市府甚至還修改了《臺中市景觀水岸管理要點》,入內者不得吸煙、喧嘩、亂丟垃圾、席地而坐等。

這些規定被製作成標語,貼在東協廣場的各個地方,並且翻譯成各國語言,「以防」移工看不懂。移工不再像往日一樣,可以自在地在綠川和東協廣場席地而坐,而是隨時都可能被趕走,有些旅館甚至安裝監視器防止移工坐在附近,甚至還會拉起紅龍。

移工帶活了「第一廣場」,這裡更是被更名為「東協廣場」,但是移工的活動空間反而變小了。如今移工來到東協廣場,能就地坐下、聊天的公共空間幾乎不見,只能被「逼」入大廈內消費,這對經濟條件不佳的移工十分不友善。

而「席地而坐」本也是東南亞文化的一環,台中市政府是否只選擇自己想看到的「文化的樣貌」——唱歌、跳舞和美食,而忽略了移工真正的需求?移工本來已經沒什麼私人空間,公共空間是工廠、家庭之外唯一得以喘息休憩的地方。現在的這些規定不僅帶有歧視性意味,也忽略了「公共空間」之於公眾的意義。

圖/台北車站移工陳抗活動(作者提供)

就像北車在新冠肺炎初期,臺北車站想要藉著疫情擬「永久禁止黑白格大廳席地而坐」,這不僅讓移工在假期無處可去,更是引起了台灣民眾的反彈。民眾於2020年5月23日發起「坐爆臺北車站」的活動,當天有近500人到現場參與。民眾認為「公共空間」要以人為本,不僅是移工需要可以休息的空間,台灣民眾也需要這樣的空間,例如帶孩子的家長、疲倦的旅客、身心障礙者等。

對於東協廣場來說,也是一樣的,不僅移工需要坐下休息,台灣民眾也需要坐下休息。公共空間應該屬於每個在此生活的人,不該有人被排擠在外,更何況,這是一個冠以「東協」之名、倡導多元文化的地方呢?

移工帶活了東協廣場,東協廣場也應該以更寬容的姿態擁抱移工。如此一來,一個地方才能真正永續發展,東協廣場應該與移工共榮,才不會成為一個包裝著「文化」外衣的空殼。只有真正的開放和包容,才能帶來真正的永續發展。

編按:不論是觀光地景與公共空間,都反映出一個地方對特定族群的觀點。在官方打造之下、煥然一新的東協廣場,如此視角之下的多元包容,卻與實際永續精神的想像有所落差。

跳脫了被觀看的視角,在台灣的東南亞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旅遊與移動?透過移動,他們又是從中如何理解台灣的呢?

島嶼山海間

26歲的印尼籍移工瑪雅(化名)在台中的工廠工作,喜歡爬山、露營,走訪各處美麗的自然景觀。她在印尼的時候就很想爬山,但一直沒機會,因為那時候年紀小,母親怕危險。如今來到台灣工作,終於得以走進她心儀已久的山林間。

「最喜歡合歡山,去了那邊很多次。不像其他的山彎來彎去,爬起來很簡單,而且非常漂亮。」瑪雅表示。此外,她還去過阿里山、陽明山、瑞芳的茶壺山、彰化的八卦山等多處山景,雲林、屏東、花蓮、台南等地也都遍佈她的足跡。

Tracy Hopkins@ unsplash

瑪雅覺得,台灣景區有兩大優勢,一是乾淨舒服,不像印尼的景區有很多垃圾,二是景區很多都免費,而印尼被列為「景點」的地方則要付費。

40多歲的印尼籍廠工阿杜(化名)在中壢的工廠工作,他也喜歡親近大自然,有山有水的地方讓他感到放鬆。他的妻子也在台灣工作,因為是家庭看護工,假日太少,所以阿杜很少和能妻子一起去旅行。

他和瑪雅的看法類似。他認為相較於印尼,台灣景點的道路、指示牌都會修得比較整齊,印尼就比較不完整。「台灣雖然爬很高的山,但沒那麼難,因為路都很清楚。」

移工的小旅行

但是對移工來說,最困難和最貴的方面是交通。「有些地方公共交通比較少,台灣人會開車去,我們要搭計程車,搭計程車就很貴。」

阿雅和阿杜都同時提到了一條爬山、露營路線:先到南投的杉林溪森林生態度假園區,露營一晚,然後前往阿里山的水樣森林、登頂阿里山。除此之外,嘉明湖也是一處登高、露營的好去處。還有台灣大大小小的各種生態農場,也是瑪雅喜歡的去處。「咖啡、蜂蜜,很多,很漂亮。」瑪雅表示。

移工會去的旅遊的地方,也與他們的工作地點息息相關。40多歲的印尼籍移工丹多(化名)之前在台中工作,就會和朋友在中部地區旅行,後來轉到宜蘭工作,則在東北部地區旅行,如今到新北工作後,就很少出去遊玩,放假的時候就只會到臺北車站和朋友聚會,或者前往印尼在台勞工聯盟(Ikatan Pekerja Indonesia Taiwan, IPIT)和朋友們待著。

「我現在基本上只有在IPIT,要說為什麼?因為比較省錢,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比較舒服。」IPIT會定期上中文課、做政策宣導,丹多喜歡學習、觀察、思考。

硬要讓他講出近期的旅行地,丹多說淡水是比較常去的。因為只要從臺北車站搭車搭到底就行了,很好到達。到了淡水,欣賞夕陽、品嘗海鮮——這也是很多移工會選擇的熱門旅行地。

Jeremy Kwok@ unsplash

除了上面提到的地方,採訪過程中移工也提到宜蘭、外澳、瑞芳等地有著美麗山水的風景區。移工在台灣的足跡,不僅是在工廠、漁船和家庭中,他們的足跡,其實也遍佈這座美麗的島嶼。

他們不僅是為台灣提供勞動力的勞工,也是台灣社會不可分割的一員。與此同時,移工構成的多元文化本身就是台灣的一道亮麗風景。也許下一次你在某處旅行,就會遇到這些來自東南亞的朋友們,一起欣賞這座島嶼的山海之美。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每月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NPOst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