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永續】替台灣的海洋做健檢:我們可以如何解讀海洋健康指數OHI

文/郭庭君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 助理教授) 

海洋健康指數是由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教授Ben Halpern所帶領的團隊執行的一個長期計畫,其目的為評估並量化各海洋生態系的健康狀態,並做出政策建議。這裡指的「健康狀態」,不同於許多生態評估指標僅考量生物及環境因子,而是將人類視為生態系的一環(甚至可說是以人類為核心),考量各海洋生態系能提供給人類的各項福祉的狀況(現況)。除此之外,OHI亦評估沿岸國保護這些生態系統功能的潛力,以及其是否能發揮該功能的最佳效益(未來性)。

由於OHI評估一個海洋生態系多重面向(包含生態多樣性、經濟及社會效益等)的健康狀態,並對各海洋生態系統採用一致的評估方式,OHI便成為常用來進行各海洋生態系健康狀態比較的重要指標,能提供管理者和決策者重要的資訊,瞭解應該加強治理該生態系的哪些面向。

評估台灣表現 應思考永續利用

臺灣的經濟海域在2015-2019年的評估中,在海洋健康指數中表現較佳的部分以食物供應(Food Provision)為最高。「食物供應」指標分為兩部分,一為檢驗該沿岸國的野生捕撈能力,二為海洋養殖能力。若該國之野生捕撈漁業產量大且永續、養殖能力強,便能在此項指標獲得較高的分數。臺灣一直以來是漁業大國,無論漁撈或是養殖能力都是全球前幾名,故在食物供應層面不虞匱乏。然而,隨著捕撈技術日益增進、國際上對於漁業勞動環境及養殖之生態友善程度越趨重視,我們更應注意如何真正永續地發展我國的漁業,才能真正維持我們的優勢。

然而,相比於「食物供應」的好成績,臺灣的經濟海域在2015-2019年的評估中,有四個面向的指數落於全球其他經濟海域的平均之後,分別為自然產物資源(Natural Products)、觀光及遊憩(Tourism and Recreation)、在地感(Sense of Place)以及水體潔淨(Clean Waters)。

圖/OCEAN HEALTH INDEX

其中,「自然產物資源指標」評量人類是否永續地利用該海域的「非食用性資源」,例如水族觀賞魚、珊瑚、海綿等生物的捕撈。評量方式為比較該海域的沿岸國近年的捕撈量與過往最大捕撈量的的差異,亦考量該區域非食用性資源遭受的壓力以及韌性(遭受壓力後復原的能力,可能受到棲地狀態、管理方式等的影響)。

「觀光及遊憩指標」藉由量測沿岸國人口參與觀光相關產業的比例、觀光產業的競爭力、該海域的污染程度等評估該海域帶來的觀光及遊憩價值。

「在地感」指標為了量測該海域對沿岸國人民的文化認同意義,檢驗該區域指標生物的保育狀況以及沿岸三海浬內海域受保護的狀況。此處評估的指標生物多選用對當地文化意義較大的生物(如鯨豚、海龜等),而非經濟價值高的物種或棲地形成物種(如珊瑚、紅樹林等)。

而「水體潔淨」指標則是評估該海域受到各種人為污染(如化學污染、海廢污染、油污等)的程度,以及未來改善的可能性。由以上可知,相對於我們在「食物供應」層面的好表現,臺灣的經濟海域在非食用性資源所提供的生態服務較弱,代表我國對於利用臺灣經濟海域的資源的重點,一直以來多以提供食物為主,對於永續利用非消耗性價值(non-consumptive value)的方式和成效仍較為輕忽,有許多需要加強的地方。例如,我們對於海水觀賞魚種捕撈的評估和監管機制是否完備?與海洋相關休閒遊憩觀光產業是否受到重視,並能兼顧生態平衡?如何避免和降低各式人為污染?

不同尺度指標 因材施教

海洋健康指數作為一個大規模、全球性的評估指標,雖然能提供一個一致的標準讓各國進行比較,以檢視各政府當前的海洋治理能力,但仍有尺度太大、資料收集可能有所偏誤等缺點。指標、排名等數字或許像考試成績一樣,能作為某種評鑑標準,但更重要的,仍是如何「因材施教」。

我們在應用此一大尺度的指標時,固然應藉由與他國比較,瞭解自身的長處並改善缺點,決定政策的大方向,但回歸細緻的區域管理時(如國內各海域的管理方針),或許更需要針對更小尺度的生態系統進行評估及制訂管理方式。海保署在近年正在推動臺灣各生態海域的生態狀況監測和評估,也是為了能因地制宜各種管理方法,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