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者聯盟#1│台達電基金會吳郁娟:任何金錢都無法換到志工經驗

什麼樣的工作讓妳工作了2年,就足以將經歷出一本書?或許擔任國際志工是其中一個選項。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吳郁娟,曾前往吐瓦魯擔任2年志工,她說這兩年的海外志工經驗,「花再多錢也換不來。」她在吐瓦魯喜歡自己釣魚當晚餐,享受與大海的緊密生活。

海平面上升最前線.吐瓦魯》其實是吳郁娟的第二本書,該書已於2012年10月1日出版,她也將版稅全數捐回吐瓦魯的非營利組織;吳郁娟也是2009年出版的《單車壯遊,從北京到巴黎》的作者之一。

民國70年出生的吳郁娟是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的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她擁有小麥色的健康皮膚,以及吸飽陽光的燦爛笑容。她還有一個吐瓦魯名字叫做Tali,意思是「答案」。

吐瓦魯是9座小島組成的國家,位於台灣東南方約8000公里,平均海拔只有2公尺,從天空俯瞰,這個國家位於透明的藍色海洋之中,受到環礁圍繞;如果氣候變遷造成南極冰山融化,這個國家可能就沉到海底。所以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組織跟當地人一起推動島國調適計畫,例如:在吐魯瓦小島的海岸周圍種植紅海欖,成為防止海岸土地流失的保護網。

吳郁娟大學就讀森林系,研究所就讀自然資源管理所,畢業之後在環境相關的非營利組織工作一陣子之後,就前往吐瓦魯擔任志工。吳郁娟說,吐魯瓦的經歷是用任何金錢都換取不來的經驗,「我喜歡哪裡可以自己釣魚當晚餐,跟大海非常緊密的生活。」

如同她在個人部落格《邊地發聲》所寫,「種完在島上閒坐著,當地人在海裡殺魚,我湊過去….在海中央兩年養成的興趣之一竟然是喜歡在海裡殺魚,一點都不會腥,魚也洗得很乾淨,魚鱗內臟之類就回歸大海,讓魚群去搶食,最後把身體泡入海裡也順便洗一洗。」

NPOst與吳郁娟於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的舉辦的「台達呼應聯合國最新氣候報告,籲政府強化節能政策對抗暖化」記者會相遇,她於吐瓦魯參與於海岸線復育計畫,帶著當地小朋友於海岸種植紅海欖(又稱:五梨跤)的時候,剛好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拍攝下來,成為第五份氣候報告(AR5)的封面照片之中的一員。(她是穿白衣服,被擋到的那一位。)

Tuvalu
人生的答案是什麼?如果你還不知道,或許嘗試擔任志工,可以給你一些答案。

 

吳郁娟給海外公益實踐者的3個 Do’s & Don’ts

Do’s
● 先找到熟知在地的NGO,再決定服務內容
● 放慢節奏,熟悉當地的民情風俗
● 保持好奇心與警覺心

Don’ts
● 勿攜帶太多一次性用品,盡量減少留在當地的垃圾量(她離開吐瓦魯時,很懊惱無法將所有洗髮精罐子帶回台灣)
● 別有太多自我設限的想法,多一次嘗試多一次學習
● 拋開原生文化的價值觀

張 傳佳

NPOst 公益交流站前任主編。畢業於台大公衛系、台大新聞所,曾從事主流平面媒體工作,長期關注社會議題,期待未來台灣能成為一個兼顧經濟發展與社會正義的地方。 因為是理組與文組混血,故追求理性與感性的平衡;發現社會之中有 100 個平行宇宙,希望可為宇宙之間搭幾座橋。不斷重新思考公民社會的政府、企業、公民的關係,期待看待或參與孵化更多具影響力的社會創新,尤其是因應網路科技時代的新方式。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