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食」自主權——慈愛快樂餐,為身心障礙者點一份渴望
本篇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贊助,NPOst 獨立完成
提到快樂餐,就令人直覺聯想到麥當勞快樂兒童餐。薯條、雞塊、可樂,再選擇一個玩具,是許多人心中難以取代的童年小確幸。
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台灣省私立慈愛殘障教養院也有屬於自己的快樂餐,對院生來說,「慈愛快樂餐」是每週最期待的用餐時刻。
洗車班院生這個月的快樂餐是必勝客披薩,時間還沒到,桌上八個大披薩,早已被二十多雙神采煥發的眼睛牢牢盯住。老師一邊維持秩序,一邊敦促院生排隊、取餐,因為一個人只有兩片的份額,院生們萬分專注地猶豫著該選擇哪兩種口味,才不辜負這每月一次的機會。
興奮地夾起宛如命定的披薩,儘管迫不及待,仍然耐心等著所有人一起餐前禱告。院生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與教保老師分享他們選到的餐點,這次選「對」了沒?還是沒選到的口味感覺特別好吃?隨著披薩的香味,快樂在空氣中逸開。無論當天吃的是什麼,快樂餐總有一道不換的副食,是院生們的笑容。
除了披薩,還有一袋八方雲集,是部分洗車班院生這個月的外食選擇,教保老師邱筱融轉頭笑著跟我說:「他們現在看到披薩,有點嫉妒了。」
從「自理」、「自立」,到「自主」
照護、訓練身心障礙者自理生活,並培養其工作技能,協助障礙者自立,是教養院最常見的服務方式。但容易忽略的是,和你我一樣,身心障礙者也期待在日常生活上擁有自主權。
已經成立長達 37 年的慈愛殘障教養院,服務對象多為智障、多障、自閉症的身心障礙者,教養院提供日間托育、住宿照護、職業訓練等服務。目前,教養院共收容 153 位慢飛天使,多數為居住在院內的成年人。教養院的中央廚房會依照營養師建議,提供不同的院生各自需要的飲食,如打泥、細剪、粗剪…。雖然由中央廚房烹製的餐飲三餐變化,然而,院生們對於外食,始終懷有一份憧憬。
除了既有的照護,院長張明正不斷思考如何以創新突破服務限制。起初,院方在一個月一次中央廚房大掃除無法供餐時,嘗試帶領院生選擇想吃的外食,卻意外發現,外食竟然能為院生帶來原來不曾想像的生活滿足感與教育意義。多方苦思,院方將「吃外食」正名為定期活動,慈愛快樂餐於焉而生。
慈愛快樂餐分為早、午餐,早餐一週一次,午餐則是一個月一次。教保老師會在一週前的班級會議中進行點餐作業,由老師在合作的餐廳中挑選 3 至 4 種餐點給學生選擇。有口語表達能力的院生可以直接點餐,表達能力較有障礙者,則用圖卡輔助挑選,又或是由老師根據院生過往的用餐反應,協助推斷哪些餐點可能是他們所喜愛。
如果這個月天氣不錯、院方人力許可,就會由教保師跟附近商家聯絡,午餐時間時帶隊外出用餐;假若天氣不好或是人力吃緊,就會由教保師叫外賣,讓院生在教室享用。在有自主能力的班級,院生會排隊領餐;而較無自主能力的院生,會由教保師將餐點磨碎、打成泥,再由老師餵食。
身心障礙者囿於條件限制,少有對生活的掌控感,而在院裡,團體生活中的種種必要規則,間接強化了類似感受。在生活框架中尋找自主的空間,讓院生透過對己身具有意義的選擇,毋論好壞,接受選擇的結果,並逐步修正下一次的選擇,成為院方協助院生,在自理與自立之外,創造的一塊自主拼圖。
「能選擇與被安排,是不同感受」
快樂餐的精神是讓院生「自我決策」,院方希望藉由選擇自己想吃的外食,讓院生意識到他們是有決定權的。張明正說:「我們希望院生能夠自我作主,從自主的過程中,給予他們應有的權益,也建立他們的自信心。」
「吃」只是一個最簡單的開始,張明正希望逐漸讓院生們擁有更多日常生活的自主權,包括穿著、房間佈置,畢竟,「能選擇跟被安排是不同感受」,張明正說。
從月初的期待,到滿足的當下,老師們能感受到快樂餐為院生帶來的改變。食物被期待調味,因此變得更加美味,時常,院生們選到覺得好吃的餐點時,得意的成就感泯然而出,而選到不那麼喜歡的餐點時,在懊惱中暗暗決定下回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的畫面則令人莞爾,「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有趣氣氛,讓快樂餐宛若一場小小的嘉年華會,食物妝點了心情,也妝點了漫長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感。
在執行慈愛快樂餐的過程中,教師們透過院生的選擇,對院生有更細微的關懷與理解。慈愛教養院督導吳碧霞說,有位院生阿龍(化名)每次在快樂餐時段都點便當,教師百思不解,那麼多選擇,阿龍為什麼對便當情有獨鍾?後來才發現,阿龍的姊姊每天下班來教養院要帶他回去時,因為時間緊湊,為求方便,常常買便當回家一起吃,不知不覺,便當對他而言,已成為幸福的象徵。每次吃便當的時候,他都感覺姐姐和自己在一起。他選擇的,不僅僅是一個便當,而是與家人相處的親密感。
辨識「想要」和「需要」的生活練習
不過,外食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多鹽、多糖、多油等健康疑慮,尤其對需要額外照護的身心障礙者而言更需要慎重考量。張明正樂觀地回應這類疑慮,因為即使是一般人,在生活上有自主選擇權,也未必能夠餐餐考量健康而確實選擇有益身體的飲食,所以「我比較期待用大家能用一般人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我們不是在當兵,要遵守一成不變的嚴格規定,更不是常常吃外食。」
「衛生與食安是我們的第一考量。」張明正說,院方重視餐點的衛生,因此會根據商家提供的 SGS 檢驗標章等食材檢驗證明進行評估,確保品質。「像是早餐蛋餅很油,可是我們也會對店家進行比較,例如這家的漢堡多了生菜、小黃瓜,我們就會更有意願把它納入選擇的清單中。」
平常,教養院的中央廚房會根據服務對象,依循營養師的建議烹飪,除了少油、少鹽的餐點,對於特殊需求者也會個別化其餐飲。例如,對咀嚼能力較差的院生,教保師就會將食物打泥、細剪,又或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的院生,食材的選用就必須特別篩選。
即便是快樂餐,院方依然會參考營養師的專業建議,更重要的是,藉由外食選擇的過程,院方能實境傳遞正確的健康知識,建議院生選擇蔬菜量較多的餐點,或是「上次吃了速食,這次就選擇健康一點的食物」。畢竟,如何做出正確選擇是需要學習的,在掌握自主權的過程中,明白「需要」與「想要」的差異,是每一個人都在學習的終生課題。倘若有一天,沒有了教保師的「把關」,院生們依然能夠選擇較健康的食物,那麼快樂餐計畫帶來的就不僅僅是一頓外食的短暫歡笑,而是在享受自主權中,對自由真諦的更確切掌握。
從「食」招來社會同理心
慈愛快樂餐仍然有些待突破之處,比如「經費是很現實的問題,補助是很大的助益。我們平常去募款、募設備比較快,但是募食物資金比較難,民眾會認為,吃的東西機構長久以來就有準備,為什麼還要捐助?一般民眾可能無法理解,這個計畫對院生來說,是精神層次的提升。」
可以是吃那麼單純,也不只是吃那麼單純,是這個計畫不那麼容易得到大眾理解的原因。當接受收容的身心障礙者在成為「被照顧者」的同時,無形中也失去了部分被同理的機會,這使得「自主權的想像」在障礙者身上顯得蒼白,然而對自主權的掌握感,卻常常是個體重新建立生活「自理」與「自立」的重要動機。
語末,張明正十分感謝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所推動的食公益計畫幫忙處理經費問題,結合飲食與公益,鼓勵公益團體提出飲食技能學習、弱勢關懷等計畫開展。在資源始終匱乏的公益領域,捐助,是重要的推手,而成為計畫捐助對象之一的教養院,擁有資源後的第一步,便是對關懷領域的再投入。「專業的部份教養院會繼續努力,教養院已經成立 37 年,服務不能沒有前進,不能停滯在二、三十年的照護方法,必須進步、再創新」,從「自理」、「自立」到「自主」,慈愛快樂餐,便是一個嶄新的嘗試。
現在,部分院生已經開始期望提升食物品質、享受更豐富的外食,不過礙於經費,難以完全達到他們的要求。張明正說,面對這種狀況,有些有工作獎勵金的院生可以用自己存的錢升級餐點,不過連帶地個案越多、細則也越發繁複,對於院方來說,如何拿捏尺度,是一個新的挑戰;而對院生來說,則將是另一則「需要」與「想要」的深度練習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