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1/3 人口營養不良、8.2 億人長期處於飢餓狀態:消除飢餓不只要吃得溫飽,也要吃得對

圖/kazuend @ unsplash

 

文/古碧玲 臺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理事長

在臺灣,食物銀行逐漸如雨後春筍般於各地長出來,這可能意味著人們的環保意識抬頭,也意味著食品生產或消費過剩,使得食物銀行成為新興的非營利組織(NGO)。

做為引進食物銀行概念先驅者之一的臺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以下簡稱「全民食物銀行」),除了是國際性組織「全球食物銀行網絡」(Global FoodBanking NetworkGFN)的會員外,我們也常自問:「臺灣全民食物銀行跟其他食物銀行有什麼不一樣?食物銀行到底該做哪些事?」既然名為「食物銀行」,就代表跟食物相關的事都可以做,如同金融產業中的銀行,隨時勢移轉,在不同年代展開不同的業務。

我們認為處理來自於生產端、通路端、消費端的「珍食」,倡導「惜食」概念,應當是階段性任務,食物銀行的職責還可以再往前跑一點,如「食育」──提倡營養,以及教育人們對待食物的態度等相關領域。

圖/NordWood Themes @ unsplash

因緣際會,3 年前全民食物銀行開啟了「偏鄉教室營養補充包」的方案,也在臺灣營養基金會董事長暨臺大教授黃青真老師的協助下,跨出食物銀行的新步履,為關鍵成長階段的偏鄉學校小學生及國中生遞送缺乏的營養素。舉步總是維艱,一開始要募到可以用來補充鈣質、OMEGA 3、膳食纖維的牛奶、堅果、全穀物並不容易,因為食物銀行總是被動的接受物資,很少主動且有目標的募集指定物資。眼見計畫即將展開,牛奶、堅果卻募不到,所幸在黃教授的奔走下,我們的倉庫及時「進帳」,使計畫及時達陣。

作為傳統定義的「食物銀行」,轉向提升相對缺乏資源地區的學童們營養,並給予孩子們知的權利──由各大學營養科系老師親自到校講授營養課程,坦白說,我們內部也曾討論過這個方向到底是不是食物銀行該做的?

圖/Randy Fath @ unsplash

消除飢餓:不僅關注溫飽與否,也要吃得對

然而,透過連續 2 年參與 GFN 年會,我們證實提升孩子營養方向是正確的。

2018 年,在休士頓舉行的 GFN 年會特別提出了「下一個營養 10 年」的宣示,會議中不僅討論如何募集食物,也論及該如何使缺乏資源地區的人們吃得飽,也要吃得好,代表著未來目標不僅要消滅世界上的飢餓,更要提升人們的飲食品質。

今(2019)年 GFN 年會移往倫敦舉行,來自全球 57 個國家、150 餘位食物銀行專家齊聚一堂,宣示以零飢餓.零浪費」為 GFN 成員的核心價值,以達到聯合國 2030 年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 2 項「消除飢餓」目標,會中關於營養的提升一再被討論,本會劉露霞秘書長也應邀於年會的工作坊中向與會者說明「偏鄉教室營養補充包」相關計畫的施行狀況。

吃得營養均衡,在臺灣也許不是最優先議題,但根據長期研究營養趨勢的全球促進營養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Improved Nutrition,簡稱 GAIN)執行總監 Lawrence Haddad 此次於年會中的報告指出,全球有 1/3 的人處於營養不良狀態;過輕或過重者高達 19 億人;20 億人缺乏維他命與礦物質;8.21 億人則長期處於飢餓狀態;1.51 億人發育不良,缺乏如魚類等動物性蛋白質、蔬果纖維,餐餐都吃同樣的穀物度日身體素質極差。

GAIN 執行總監 HADDAD。圖/作者提供

因此,Haddad 強調,關鍵不僅在於溫飽,還有吃得對不對。」而非洲多數國家人民生活在貧血、過重與發育遲緩的狀態中,拉丁美洲國家的人民也困在營養不良和過重等問題裡,即便是崛起的大國人民也普遍有著貧血困境。這些數據如此驚人,讓生活在物產豐富寶島的人們幾乎無法想像,但誠如 Haddad 博士的研究統計發現,幾乎沒有一個國家人民多數已臻至營養均衡的理想狀態,每個地區和國家都有各自的營養失衡問題。」

Haddad 博士也指出,全球疾病負擔的 10 大風險因素都與食物有關,而食物消費不足則是所有形式營養不良的共同點,包括:高血壓、第 2 類型糖尿病、營養不良、貧血、浪費等,或因吃得過多卻吃得不對所導致的過重與肥胖等。此外,長期處在營養不良或飢餓狀態的人們並非都生活在缺乏自然資源或人謀不臧的國家,像相對發達富裕的日本東京,也有著相當比例的邊緣人處於營養不良曲線內。

而 GAIN 致力參與 SDGs 的消除飢餓目標即從東京起步,他們召喚贊助者成為參與消除營養不良的利益相關者,包括遊說政府提升關於營養的預算,並承諾於 2020 年之前將自己的收益或預算中的 16% 透過經濟成長、食物供給系統、環境、教育、社會保護政策和計畫,以及衛生領域系統等,更積極的用於提供改善營養的承諾。

圖/Dan Gold @ unsplash

消除飢餓、改善營養需要時間與嘗試,促成改變

這些關於營養的積極作為與宣示都在在顯示了想要消滅飢餓,不僅止於「吃飽」,「吃得好、吃得均衡且營養」已是 GFN 所有成員與組織的普世價值,也代表著全民食物銀行這些年著力於執行偏鄉教室營養補充包的前瞻性。

營養的改善非一蹴可及,我們必須承諾能提供偏鄉孩子營養補充品達一定期限。然而,今年再度碰到國際堅果價格迭升,堅果告急,我們也在思考,關於提升營養這件普世價值是否也可以號召贊助者一起來?而關於對食物的認識與態度是否也應該從小學習珍惜食物與吃對食物?當人們意識到吃對食物的重要性,也能促使食物製造者減少生產有害營養的產品。

促進營養均衡,看似曲高和寡,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看來似乎是不可能達成的夢幻目標但人類每跨出一步顛覆往昔的改變,不都被認為不可能嗎?


延伸閱讀:

社區的「食」在力量:「阿福食物銀行」重新分配剩食,實踐惜食教育

社區的「食」在力量:「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 不只做到不浪費,更實現食善永續

為剩食打一場和平戰爭/專訪荷蘭剩食運動組織 Guerilla Kitchen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