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杯子改變世界:從生活經驗發想創意的環保「折折杯」/專訪「福爾福」社會企業

本社企與報導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107 年度臺北市社會企業推廣服務計畫」支持

 

文/翁嘉瑩  NPOst 特約記者

採訪當天,我與福爾福無限創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爾福」)創辦人陳忠郁相約上午 10 點於松山文創園區碰面。當天凌晨一點,陳忠郁才剛從廣東佛山搭機返臺。這次他前往佛山,參加中國第 7 屆創新創意大賽,奪得複賽第一名的佳績。

「這個是運氣好啦,運氣好。」陳忠郁雖然略顯疲態,但語速飛快,思緒清晰。這次代表出賽的產品,便是由他設計打造的折折杯(FoFoCup),也是福爾福無限創意有限公司的主打商品。折折杯曾獲臺灣金點設計標章德國 iF 發明獎日本 Good Design 專利,想必不單單只倚賴運氣。

由福爾福設計的折折杯獲得德國 iF 設計大獎肯定。圖/福爾福無限創意有限公司提供

由生活出發,發揮創意兼顧方便與環保

2010 年某天,陳忠郁造訪北投圖書館,口渴了想要喝水,卻發現北投圖書館響應環保,未供應紙杯。不幸的是,北投圖書館的飲水機是一般常見的立式按壓型飲水機,並非方便人們直接就口飲用的噴嘴式飲水機。為了一解口渴,他以手做碗狀盛水飲用,卻狼狽的連鞋子也弄溼了。當下,他便決意發明一款方便攜帶的杯子,以取代一次性紙杯。

陳忠郁深知,人們並非不愛做環保,只是便利性的優先順位往往落在環保前面。許多人已經有攜帶環保水杯的習慣,但不會再額外準備一個環保杯來盛裝咖啡茶飲。他想要做的,就是讓人們在享受方便的同時,也能守護環境。

福爾福成立於 2010 年,可說是專門為了使折折杯點子成真而生的公司。福爾福的英文名字是 FOLDnFOLD,顧名思義,便是以折折杯為起點,開發各式能夠摺疊的產品。

福爾福為喜愛戶外運動的客群設計可盛裝食物與耐酸耐鹼的小杯子。圖/FOLDnFOLD 粉專

改良產品的路上,資金成最大阻礙

經過 3 年苦思,第一版的 8 盎司(約 236 ml)折折杯在 2013 年 5 月開始量產。選用 PP 5 號(聚丙烯)為材質,符合 FDA 食品安全規範,可百分之百回收,耐熱、耐酸鹼,經摺疊後能夠收納為一個信用卡的大小。

而後,陳忠郁又開發出 16 盎司(470 ml)與 20 盎司(590 ml)的折折杯,並針對一些細節進行優化。例如,由於未添加塑化劑,杯體材質較硬,使得吸管十字插口需要以手扳回原狀,福爾福決定修正為水滴式的滑蓋開口,較為直覺,也對使用者較友善;又例如,中型和大型的折折杯皆附隔熱杯套,朋友建議陳忠郁也為小型折折杯設計杯套。

此時,陳忠郁想了想:小型折折杯優點在於收納方便,若增加隔熱杯套,反而略顯多餘,不如結合杯套與收納卡匣的功能,在卡匣上設計一個圓缺口,將展開後的折折杯套入其中,使用者便能不受溫度影響拿取杯子,形成握把型的折折杯。可惜以上修改的細節,目前因資金不足,無法進一步落實。

8 盎司折折杯可收納為名片大小。圖/福爾福無限創意有限公司提供

「其實我後來決定不開模,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陳忠郁話說得神祕:「我看到了另外一個更大的市場,就是泡麵市場。」陳忠郁注意到,現今市面上的碗裝泡麵,偌大的紙碗中,只裝了一小部分的麵體和調味醬包,不僅高度使用一次性容器,也非常占用空間。如果折折碗能夠取代現行的泡麵碗,勢必能夠降低倉儲與運輸成本。為此,陳忠郁事先做好市場調查,調整技術與製程,就只待資金充足後付諸實行。

集資或行銷?群眾募資的矛盾

資金不足,是目前陳忠郁面臨的最大困難。他分別於 2014 年與 2017 年進行群眾募資計畫。2014 年是為了重開 8 盎司與 16 盎司的折折杯模具,2017 年則是為了上述的 16 盎司握把型折折杯,然而 2 次募資都以失敗收場。

陳忠郁說:「做群眾募資的時候,要想好你的目標(objective)是什麼,如果你是因為沒有資金,想要透過群眾募資去拿到資金,別想了!」在群募平臺上提案,首先要製作精美的照片、影片與文案,然後請操盤手精準下廣告,才能成功鎖定目標客群。若募資成功,還需從募資金額中抽取一定比例交予平臺。陳忠郁認為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先投入大筆資金在變數甚高的群眾募資,風險極高,效果容易不如預期。

創業心法大公開:FBI 與失敗學

福爾福的事務,占用了陳忠郁一天中大多數的時間,但他不忘自我進修,參加讀書會,偶爾也授課分享其創業心得。

陳忠郁分享他的觀察,成功的企業大概會有 3 點特質:產品面有好的創新(innovation)、經營面有好的平衡(balance)、組織面有好的彈性(flexibility),取其 3 者英文字首,正好是「FBI」,是一間企業最難做到,但也是最基本的 3 件事。

成功不能複製,但失敗能夠避免。與其學人家怎麼成功,不如學怎麼避免失敗。」每個企業發展的時間、環境、基本條件都不同,即便複製其成功方法,仍然不可能達到完全相同的效果。「年輕人創業就是看看人家怎麼失敗,這是最踏實的學習。」

圖/陳忠郁提供

陳忠郁解釋,發想產品時,必須避免自我感覺良好的弊病,當一個絕妙點子誕生時,同時也必須考慮其可行性與市場接受度。在不了解製程的情況下,發想易流於天馬行空,然而創意的閃現不該漫無目的,產品的發想必須限定範疇。陳忠郁以己身為例,表示他其實早已設計出可摺疊的餐具組,包括筷子、湯匙,甚至連專利都申請通過了,但他後來仍忍痛放棄,只因當初設立的範疇是:可摺疊並且可流通於世界的產品,然而筷子卻只適用於東亞國家,即便皆位處東亞,不同國家的筷子造型也不同,難以使筷子完全普及。

當年考大學填志願,陳忠郁前 3 志願都寫了中文系,但其中真正吸引他的不是文學,而是《史記》、《左傳》等微言大義、針砭時弊的史書,他喜愛透過揣摩歷史人物的行為與心境,練習思考與擬訂策略。「這其實就是個案研究。」一步一步推想事件經過,不時停下來想一想:為什麼這個人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

在人生轉彎處創業,自己的杯子自己折

「創業的人應該要想好他的目標是什麼,其實做任何事情都一樣。」他將有志於創業者區分為 4 種:第 1 種是家中長輩直接給一筆資金,讓他試著開間公司;第 2 種人確信自己想要當老闆,但沒有明確的創業目標;第 3 種人則是擁有好點子,希望能夠將之實現。而陳忠郁自承屬於第 3 類與第 4 類的加總,「第 4 類是什麼?就是中年危機,失業之後不曉得做什麼,只好自己來創業。」

陳忠郁來自於出版家庭,大學畢業後卻發現自己對於出版業不感興趣,不願承繼家中事業。因緣際會之下,他擔任電子零組件的採購,而後流轉於不同的資訊公司,最後在臺灣區總經理的位置上被撤換。

「已經做到總經理這種職位了,要再重新進入職場,你願意屈就,別人不見得有那個膽試僱用你;再來,你要再回去職場,總經理的缺就這麼幾個,你也不一定搶得到。」箇中辛酸,只有走過這條路的人才懂。

陳忠郁從管理階層到自行創業,歷經各種困境,同時也獲得許多肯定。圖/FOLDnFOLD 粉專

所幸,陳忠郁擁有豐富的跨界經驗以及強大的自學能力。過往,這樣的技能使他慢慢一步一步由基層升上高位,現在他將之運用於福爾福,努力拚搏出屬於自己的一番事業。

由大公司上層的管理職,到現在自己創業、員工僅 2 人的微型公司,勢必有許多需要調適之處。「大公司最大的好處就是資源充足,只要你做什麼事情,後面都有人為你撐腰。但小公司不可能這樣,很多事情你就必須自己來,那是沒辦法的事情。」

以前有一整個財務部能夠計算損益平衡,陳忠郁只需要用已經整理過的資訊進行策略性的思考。現在許多事都得親力親為,累積至目前為止,共賣出了 8 萬多個折折杯,其中有 6000 多個是工廠協助處理,其他近 8 萬個都是陳忠郁一個一個親手折出來的。

期待未來跨國合作,離夢想更近一步

對於福爾福 3 年後的想像,陳忠郁說:「我期望歐洲把我們買下來。」他說的是去年開始與其洽談代理的德國與英國合作夥伴。歐洲近年來吹起環保旋風,他們嗅到商機,欲開發能夠折疊便於攜帶的環保杯,在網路上看到折折杯,發現那正是他們理想中的產品,便聯繫上了陳忠郁。

不過,現階段一切都還在洽談中,未來會如何仍充滿未知數:「我的夢想就是用這個杯子去改變世界。我現在願意讓利給他們,是想說我自己從這裡走到那裡可能要花 10 年,可是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可能 2 年就能實現我的夢想。我讓一點利,然後讓夢想實現,這樣很好。」


延伸閱讀:

源頭減廢,「淨塑」運動既環保又時尚!/專訪「仁舟」社會企業

甘蔗吸管不是「真環保」?讓永續生活多一種選擇,也有效處理農廢料/專訪「鉅田友善材料」社會企業

想用法式冰淇淋守護環境,必須擁抱「合作戰」的時代!/專訪「昕樸永續股份有限公司」社會企業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