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南澳自然田」首屆【插秧節】,活用 O2O 思維讓農事民有民治民享

1

NPOst 編按:透過舉辦體驗式活動,可強化甚至轉換捐款者/資助者與執行單位之間的關係。這周末宜蘭在地小農舉辦了南澳生活節,從這個案例中可以讓 NPO 多所參考。

以莉‧高露赤足站在群山環繞的水田中央,刷起吉他輕輕唱起《輕快的生活》,農人站成一排在田埂上,用竹筒盛著自釀小米酒向老天祈禱日後的豐收,並種下今春第一株秧苗。週六是(15)南澳插秧節首日,陳昌江長期經營網路社群的方法奏效,前來體驗插秧的民眾絡繹不絕;站在軟軟泥土裡面的小朋友笑著尖叫,「要變成泥巴人了!」插完秧後在旁邊清澈的流水站一會兒,小腳掌就沖洗得清潔溜溜。

南澳自然田的主人陳昌江(阿江)先生的努力下,第一屆南澳插秧節終於開幕了,現場擠滿前來體驗插秧之樂的民眾。曾是工程師的阿江,2010年退休後隨著泰雅族老婆蔡世花回到故鄉,用不施農藥、肥料的自然農法,向人租地耕種稻米;三年多來,鄰近也聚集了約20位使用自然農法耕種的農友,成為一個有機耕種的聚落,且不乏20多歲的年輕人。

現在阿江在南澳火車站旁邊承租9甲地,用契作代耕的方式,由消費者預訂某塊地的收成,再請專業農人幫忙照顧作物,消費者與農人的信任關係建立後,不但使消費者獲得安全的食物,農人的收入也獲得保障。

以莉‧高露與先生一起在此耕種四分地,曾讓她一舉獲得最佳原住民歌手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及最佳新人獎的專輯《輕快的生活》,以及她1歲多的長女,都在這塊土地上誕生。「南澳很安靜,勞動讓人忘卻煩惱。」以莉‧高露說,「而且年輕人很多,很有活力。」

不改工程師本色的阿江,運用Google的網路協作平台,在網路上公開行事曆、換宿假期與契約代作登記表,上網登記的民眾源源不絕,很快就做出口碑,其中還有為數不少的國外遊客。阿江開放自由的運作方式,成功經營出支持南澳自然田的「社群」,網友與阿江於網路結識,在農場相遇後建立認同感,再透過網路把理念宣傳出去;如漣漪一般,越來越多人加入阿江的行列。

南澳插秧節首日(15),濕潤的泥土牢牢吸住雙腿,每人腳上都瞬間穿了一雙泥靴。剛開始笑聲不絕,半個小時後開始陸續聽到哀嚎聲,「插不完怎麼辦?」阿江說,「還是要把秧苗插完,才能盡快放水,防止福壽螺跑出來吃稻苗。」若體驗的民眾真的無法做完,再由農夫完成剩下的部分。

擁有開關與插座大廠的企業主張俊雲,包了2台車帶員工來體驗插秧,他去年預訂了面積1分半的土地,稻米收割之後,每個公司員工都收到一包有機米,「送給日本客戶與供應商,他們都很喜歡。」今年他更是加倍認購3分地的收成。

蔡世花說,15日約有280人前來插秧,約有7分地完成插秧,「今年比較特別的是有越來越多企業、學校與親子參與。」企業則以科技業最多,為什麼呢?蔡世花解釋,「可以紓壓啊。」她說,今年網路報名很踴躍,插秧工作可望提早結束。

那天,阿江扛著鋤頭全場跑,臉上笑容從沒停過,他向所有人打招呼,也為從未下田的民眾講解農事。早上忙完一輪,阿江與打工換宿的學生一起坐在工寮,穿著沾上泥土的外套,聊天說笑吃便當,勞動後的飯菜吃起來特別香甜。老婆蔡世花說,「他就是太拚了,擔心他的身體啊。」雖然如此,許多遠道而來的朋友,還是讓她看起來非常滿足。

IMG_8705

以自然農法栽種的自然農友,站成一排在田埂上,用竹筒盛著自釀小米酒,種下今春第一株秧苗,祈禱帶來日後的豐收。

IMG_8761

站在軟軟泥土裡面的小朋友笑著尖叫,「要變成泥巴人了!」

IMG_8789

打工換宿的學生一起坐在工寮,穿著沾上泥土的外套,聊天說笑吃便當,勞動過後的飯菜吃起來特別香甜。

作者介紹

張 傳佳

NPOst 公益交流站前任主編。畢業於台大公衛系、台大新聞所,曾從事主流平面媒體工作,長期關注社會議題,期待未來台灣能成為一個兼顧經濟發展與社會正義的地方。 因為是理組與文組混血,故追求理性與感性的平衡;發現社會之中有 100 個平行宇宙,希望可為宇宙之間搭幾座橋。不斷重新思考公民社會的政府、企業、公民的關係,期待看待或參與孵化更多具影響力的社會創新,尤其是因應網路科技時代的新方式。

1 comment

  1. 食品大廠頻出包 ... NPOst 向你介紹幾家值得信任的平價有機通路! - NPOst 公益交流站 10 9 月, 2014 at 12:07 回覆

    […] 除了以上較具組織規模的通路之外,仍有許多有機小農以個體戶的形式經營,比如說以聚落方式有機耕種的南澳自然田(可參考這篇故事)、為了保護珍貴稀有昆蟲的田鱉米、為讓稀有鳥類董雞可安心養育下一代的田董米…等等還有很多很多,非常感謝這些朋友在每塊土地上默默的努力。 […]

Post a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