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北望遠鏡】加拿大魁北克:物質濫用者有權不接受治療,但依然有容身之處

圖/Nathan Rogers @ unsplash

編按:

由專業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坐鎮回答各種 NPO/NGO 相關提問的專欄【阿北私會所】轉眼就 2 歲了!今年開始,褚阿北與 NPOst 決定轉身探頭,向外觀察,從阿北在國際非營利組織擔任顧問工作的日常中,帶回國際間在社會服務領域裡,各種好玩、有趣的潮流與做法。這個從 2018 年開始的新專欄【阿北望遠鏡】要分享的,可能是一個小小的設計,也可能是一個巨大的野心,甚至是一個失敗的計畫或爭議的概念,但無論如何,都希望成為臺灣 NPO/NGO 工作者一種新鮮的思考。

ps. 雖然如此,【阿北私會所】精神不死,如果你還是有 NPO/NGO 相關的問題,還是歡迎舉手發問 喔!阿北心腸軟又愛罵人,一定不會棄之不顧的!

 

前幾天,我走在加拿大魁北克人來人往的街道上,看到陽光灑落的市政府前草地,坐著一個年輕街友,他專心的用五彩色紙做著各種動物的摺紙作品,五顏六色的青蛙、袋鼠、狐狸、大象、章魚等,一小排站在碧綠的草地上,他頭上摘下來的棒球帽擺在他前面,裡頭有幾個銅板,這一切安靜而自在的在我眼前發生著。路人的目光並沒有特別落在他身上,也沒有人迴避,他的貧窮顯而易見,但顯然這個城市的人們並不特別認為這是一個「問題」,也沒有警察或警衛來驅趕,他只是這個城市裡,剛巧現在運氣比較不好的普通人。

這個國家的人都知道,他只要願意的話,可以從政府、在地 NGOs 那兒獲得各式各樣的幫助,不需要附帶條件,比如 RainCity Housing 就強調,物質濫用或有精神問題的無家者們,有權利選擇不接受治療,即便如此,他們也可以得到住宿安排。

貧窮與「家」的距離該有多遠?圖/Patrick Perkins @ unsplash

負面標籤織成的網,限制了脫貧的可能

相對而言,我想臺灣大多數的遊民收容單位,出於「我是為你好」的善意,規定入住的遊民完全不准喝酒,因為他們認為,「喝酒」等於「酗酒」,一旦遊民被發現違規,就會被趕出去,以此做為遮風避雨的交換條件,以致於有些無家者認為與其被當成壞人、受到歧視跟侮辱,不如繼續留在街上餐風露宿。

我雖然不喝酒,也不認為喝酒是值得鼓勵的事,但我知道每個人在家裡,只要達到合法年齡,沒有人會規定我不准喝酒,更沒有任何違法疑慮。

圖/James Sutton @ unsplash

奇妙的是,為什麼遊民就不准喝酒呢?「喝酒」跟「貧窮」在邏輯上有因果關係嗎?為什麼那麼多接受政府補助、執行遊民安置的社福單位,可以大剌剌又直接的做出這樣違反人權思維的規定?如果我們看不出來這就是歧視,什麼叫做歧視?

我想到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哈拉瑞在他的新作《21 世紀的 21 堂課》裡說的,每一個社會制度都努力的說自己為什麼是「對」的、而別人是「錯」的;實際上,各種意識型態下所設計出來的社會制度,雖然天堂各有版本,其實並沒有太大差別──

目前我們還不知道,究竟該為民眾提供全民基本收入(資本主義的天堂),還是全民基本服務(共產主義的天堂)。這 2 個選項各有優缺點。但無論選擇哪個天堂,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全民」和「基本」的定義。

你歧視「貧窮」嗎?

位於臺北社會企業「人生百味」長期耕耘無家者議題、協助無家者面對人生困境,其創辦人之一巫彥德一針見血的將這個現象稱做「貧窮歧視」。

最常與「貧窮」連結在一塊的標籤,除了「成癮」,還有「懶惰」、「謊言」、「暴力」,以及「無能」,這些標籤織成一張歧視貧窮的蜘蛛網,讓本來狀態已經不太好的人,相信人生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全都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社會出現了問題,所以逆來順受,一步一步跌入更困窘的狀態,擁有更少的自信、更少的朋友、更少的資源,更難以脫離貧窮。

圖/Matteo Modica @ unsplash

「在我開始關心貧窮議題以後,愈來愈覺得『沒有錢』只是一個表象,真正嚴重的問題是社會對貧窮的『汙名化』,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淩晨 4 點,我跟萬華的街友打招呼:『阿北,你這麼晚在撿回收喔?』他卻回答我:『沒有啦!我這在做身體健康的啦!』拜託一下,請問凌晨 4 點在路邊回收垃圾,這是哪門子的身體健康?」巫彥德有些激動的說。

淩晨 4 點,本來就是一個人生理應該休息的時間,如果此刻醒著,無論什麼不得已的原因,大多會有不太好的感受,但是無家者卻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必須說出這種奇怪的藉口。

貧窮人的臺北:貧窮,就只是貧窮

因此,揪心的巫彥德與幾個關注貧窮議題的草根團體打算在 10 月辦一場名為「貧窮人的臺北」倡議行動,並以「#4AM」為主軸,除了展覽與實體活動之外,也歡迎大家線上參與,這一整個活動真正想表達的重點就是:「窮,就只是窮,不舒適、但不丟臉。

無家者不再需要因為認為貧窮很丟臉,為了不要失去最後僅存的一點點尊嚴,而說出「我睡街上是因為公園很大很涼啊!」或是「我撿回收是做身體健康的啦!」這種奇怪的話。

與其看到不幸的人把剩餘的一點力氣花在隱藏自己的貧窮,我更願意看到他能坐在溫暖的陽光下摺紙,或許有人會花錢買,也或許不會;或許在做資源回收,也或許在喝酒,但無論如何,他就只是這個城市裡的一般人,過著日常的生活。

歧視的本質,不一定要拳腳或惡言相向,而是認為對方不是一般人、跟自己不一樣。學習正視自己對貧窮的歧視,有意識的自我反思、也互相提醒,對於這個臺灣草根團體的「#4AM 運動」,我充滿敬意,也樂觀其成。


延伸閱讀:

如果貧窮只是一種狀態,「我們」與「他們」是否就不再遙遠/專訪「人生百味」

「貧困者有可能團結成為主體嗎?」關於行動者的辯證/【文化建構實驗室】專欄

過勞低薪的時代,回頭思考「全民基本收入」國際運動/《基本收入》推薦序  

街頭遊戲「艋舺走撞」體驗無家者人生:好不容易賺來一點點錢,要吃飯還是看醫生?

作者介紹

褚士瑩

褚士瑩,資深 NGO 工作者阿北,年近沒有半百,打交道的公益組織超過百餘,喜歡胡搞,語不驚人死不休,從來不怕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