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為什麼臺灣人歧視在臺移工,卻不怕到大陸工作?
編按:
NPOst 邀請資深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阿北隔空問診(大誤),回答關於非營利工作領域的問題。無論你是志工、NPO/NGO 工作者、捐款人、有志投身公益者,都可以來填表單問問題喔!褚阿北每週將抽出 1-3 個不等的問題來回答,現在就來舉手發問吧!
總是在打抱不平的前 NGO 工作者:
阿北,之前曾看到報導說,臺灣有 200 萬人在大陸工作、生活。這幾年來臺灣有愈來愈多 NGO 在鼓吹倡議移工在臺生活的權益與工作條件,我自己本身也在移工團體服務過,愈想愈覺得奇怪:臺灣人在大陸也算是「移工」嗎?為什麼我們可以如此苛待在臺灣的外籍移工,卻一股腦的就不害怕去大陸當「移工」?我們的社會為什麼不會像歧視東南亞移工一般、歧視到大陸工作的臺灣人?
也長期身為「移工」的褚阿北:
臺灣不是正要過年嗎!過年問這麼嚴肅的問題有人要看嗎?(摔筆)
而且你的問題實在太敏感,阿北玻璃心禁不起戰(才怪)。我不會告訴你答案,不過我可以分析幾個因素給你,讓你自己找答案。
臺灣有 2300 多萬人口,既然有近 1/10 的人口在中國大陸工作,這 200 多萬人算不算「移工」?如果是的話,在全球移工的分類上,到底算是哪一種類型?
我把這個問題,請教人類學出身,長期關注菲律賓移工問題的新聞工作者「阿潑」黃奕瀠,她說:「我曾看過一個說法:移工跟候鳥一樣漂泊,只要離開自己的土地,不斷往返,就是移工。從這點看,無論大陸人在臺灣工作,或是臺灣人在大陸工作,當然都是移工,沒有什麼差別。」
根據《經濟學人》週刊,國際移工基本上分成 4 類,既然臺灣人到大陸工作,無論藍領白領,本質上確實就是國際移工,那麼究竟屬於哪一種類型?
第 1 類是最傳統型的「從開發中國家到高度開發國家」,這一類移工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下屬的研究單位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估計,有 1.2 億人,從在巴黎街頭看到賣仿冒 LV 包的塞內加爾攤販,到加州葡萄園工作的季節性墨西哥移工,都屬於這一種。
第 2 類是從一個開發中國家到另一個開發中國家,共有 8000 萬人。這包括了到中東阿拉伯灣岸國家討生活的印度人跟菲律賓人,也包括了逃到約旦的敘利亞人,或是在衣索比亞、肯亞的索馬利亞難民。
第 3 種是高度開發國家遷徙到其他高度開發國家,比如說很多瑞典人長期在挪威工作,也有許多德國年輕人到奧地利去上大學,這一類有 4100 萬人。
第 4 種是從高度開發國家到開發中國家,約有 7000 萬人,比如說英國人到坦尚尼亞或其他英屬殖民地經營大型農場,把雞肉跟雞蛋回銷到歐洲,或者歐洲的傳教士到非洲去建立教會、法國的無國界醫生到南美洲行醫都是。
所以每 10 個臺灣人有一個在大陸工作,究竟算是這 4 種中的哪一種?
不是對中國心存冒犯,但第一種「開發中國家到高度開發國家」的可能性,確實可以直接略過不用討論。
那麼是第 2 種「開發中國家到開發中國家」嗎?
這類型比較複雜,但也最有趣,因為開發中國家,還分成相對有錢跟相對貧窮的。相對有錢的開發中國家如菲律賓跟印度,其人民窮歸窮,還是可以買得起單程機票去遙遠的杜拜打工,奈及利亞人也可以付擔人蛇高昂的費用渡海去歐洲掙錢。
然而相對極度貧窮的開發中國家,人民窮到沒辦法去到灣岸國家、更別說歐美,只好在鄰近打轉,找比較不那麼窮的地方去。於是馬利人只能在西非流竄,阿富汗人湧向巴基斯坦,柬埔寨人和緬甸人到泰國打工,布吉納法索人去鄰國象牙海岸……基本上就是巴士到得了的地方。
象牙海岸也很窮,跟孟加拉一樣窮,但好歹比布吉納法索富裕。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約有 150 萬的布吉納法索移工,住在 2300 萬人口的象牙海岸,而這些待在象牙海岸的外勞所匯入母國布吉納法索的薪資,占布國所有海外薪資的 87%。
世界銀行的 Dilip Ratha 說:「越窮的人,他們願意遷移的距離就越短。」(The poorer the people, the shorter the distance they want to travel.)
同文同種,加上使用同樣的貨幣,讓布吉納法索的移工在象牙海岸生活適應不至於太過困難,雖然做的是苦力、建築工、市場攤販這些辛苦的工作,但也不會比在自己的國家辛苦,屬於可以接受的範圍。
至於 2000 萬孟加拉窮人到鄰國印度工作,則取代了印度底層部分的勞動力,讓印度的窮人去波斯灣打工;寮國、柬埔寨、緬甸的窮人到泰國的農村打工,釋出泰國農村的人力到臺灣打工。於是,臺灣有了超過 62 萬來自東南亞各國的移工(這還不包括以外籍配偶名義在臺生活,以及非官方無法計入的流離人口)。
那麼,臺灣人以移工的身分,都去了哪裡?
1/10 的臺灣人選擇到遷移距離最短的中國大陸生活、居住、工作,跟第二類移工潮流有沒有關係?
或者,200 萬臺灣人在大陸算是第 3 類「高度開發國家遷徙到其他高度開發國家」?這跟美國紐約華爾街銀行家菁英轉戰英國倫敦金融界,或奧地利武打明星跨海征服好萊塢然後華麗變身 2 屆加州州長,是同一個概念嗎?
在北歐,挪威最多的移工來自瑞典,而瑞典的移工最多來自於芬蘭。對他們來說,反正維持同樣的生活品質,在母國沒有比較不好,移住的國家也沒有特別好,哪裡有工作,哪裡工資高就到哪裡去,無論是為了學位或是工作,只是簡單的供給需求媒合而已。
阿潑提醒我,《報導者》曾經做過一個專題,標題是「被臺灣拋棄的博士們,西進中國的學術移工」,就是專門講六、七年級的臺灣博士到大陸各省份大學執教的這批「移工」。
我注意到這個教育界移工的趨勢,不只很多在臺灣找不到教職的臺灣博士到大陸大學去就職,很多在臺灣的傳統升學制度下考不上醫學院的人(包括退休後想學習中醫的中年人),也選擇到大陸去念醫學院;在臺灣想朝職業足球發展的學生,也到中國去上培養職業足球員的足球學校。
這有點像在德國想學醫、獸醫、經濟學或念心理學,但因為競爭太激烈以至於在德國升學制度中被刷下來的 8 萬年輕人,跨過國界到只有 800 萬人口的奧地利去註冊當地大學。因為奧地利原本採取開放的學制,相信任何高中畢業生都有權利可以自由選擇想念的科系,沒有成績要求的門檻,而且只要是來自歐盟國家,即使外國人來奧地利上大學,基本上都形同免費。
奧地利靠德國邊境的大學,因此有幾乎超過一成以上的學生是德國學生,造成奧地利納稅人的不滿,開始要求奧地利大學醫學院設置保障名額,保障奧地利本地生占 75%,歐盟學生占 20%,其他外國學生占 5%。
又或者,臺灣人到大陸工作更像第 4 類「高度開發國家到開發中國家」?很多臺灣人相信是,但我抱持比較懷疑的態度。精英人力資源總經理劉匡華在一次接受 《Cheers》雜誌訪問時說過耐人尋味的話,他認為臺灣人到大陸發展犯下最大的錯誤,正是「把去大陸當成到非洲」:沒作足功課、放不下身段,認為兩岸同文同種「沒有差異」,到了當地卻又自認「高人一等」。
光從數字上來看,2300 萬人口的臺灣去大陸的有超過 200 萬人,將近 14 億人口的大陸,其企業派來臺灣的卻只有 200 多人,即使臺灣的大專院校開放招收陸生也只招到總名額的 1/3,既然兩岸同文同種,也都堅信「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的硬道理,為什麼沒有更多的陸籍主管、陸生對臺灣趨之若鶩?臺灣人若真的去布吉納法索發展,當然可以算是第 4 類,但請問大陸是布吉納法索嗎?
當然,大陸不是布吉納法索,臺灣也絕對不是奧地利。如果把 150 萬布吉納法索人去象牙海岸當移工,跟 200 萬臺灣人前往大陸討生活的現象拿來類比,當然不合理。但堅持這 2 個例子完全不可以放在一起比較,也未免太武斷。200 萬臺灣人在大陸當移工這個事實,平心而論,放在這 4 種國際移工的分類架構底下,到底屬於哪一種?請不要告訴我以上皆非,世界就這麼點大,臺灣也沒有這麼特別,真的沒有第 5 種了。
至於答案是什麼,就要看我輩臺灣人有多少能力,可以誠實面對自己的困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