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臺灣都在賭」,《如此人生》如何還原勞動者的完整人生?/林立青新書推薦序
編按:
「8 大女孩、酒促小姐、夜間工人、失業廠員⋯⋯社會暗角的笑、淚與傷,以及被視而不見的一切,說出來哀傷,卻真實存在。」
2017 年 2 月,寶瓶文化出版監工作家,同時也是 NPOst 專欄作家林立青所撰寫的《做工的人》,透過林立青的雙眼,我們得以看見工地現場做工者的生命紀實。這一次,林立青的第二本新書,跨足工地以外的領域,往社會幽微而晦暗的角落望去,那些鎮日埋頭苦幹的邊緣勞動者是如何努力過日子,又是多麽難以翻身,林立青盡書於《如此人生》。
本篇為《如此人生》的推薦序,由臺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所撰,他認為本書的定位正是使人沉思:勞動與生活的價值為何。
文/張烽益 臺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政策分析與擬訂,最需要的不是外國施政經驗的他山之石,也不是理性、精準的法規文字與架構,這些都是次要的技術層次。最最要緊的是對現實社會所發生問題的掌握,以及接下來關於制度性解決問題的鍥而不捨。所有的國家政策不外乎要解決社會問題與衝突,察覺人民之苦、生活之痛,才能進而引發制度改革的決心。
林立青的筆觸,猶如一個貼著地面的掃地機器人,探索到許多真實存在,但從未被書寫出來的勞動角落。他的筆所撩起的「勞工為何受到如此待遇?」的憤怒情緒,恰恰是制度改革者所需要燃燒的熱情來源。
深度挖掘勞動者的人生
從他上一本《做工的人》描寫營建工地圍牆內不為人知的勞動世界,林立青這次第二本書寫《如此人生》則隨著工地工人走出圍牆,進入他們所處社會的人生百態。不管是工地圍牆內或外,他所描寫的勞動者,不是朝九晚五在大型組織內的受雇上班族或勞工,大都是單打獨鬥的自營作業者,或是無固定薪資、高度依賴獎金抽成,而且還經常是遊走於法律邊緣,無法成為法定勞工保險保障範圍的工作者。
這些比勞動法上所定義的勞動派遣、部分工時或定期契約等「非典型勞工」更加非典型、更加邊緣的工作者,更加無法受到既有的國家勞動法令保障。無論是酒促小姐、按摩店小姐、8 大行業的女性,還是洗路的水車工人,要進入追究雇主責任或相關勞動條件工資、工時或職災等相關勞動法律的保障,其實都有很高的難度。
對照《做工的人》,除了走出工地圍牆之外,林立青開始對他所接觸的勞動者做人生縱向的追溯、觀察,不再是橫向工作切片式的採集,而開始進行勞動者是如何被形成、打造出來的深度挖掘,這在本書第 3 部分「慢性耗損」的 8 個故事當中,〈舉證〉、〈他們原本不會死〉這 2 篇對移工遭遇的描寫可見到,筆觸逐漸拉高到對資方、國家、市場與法令的批判與控訴,進入了深水區。
這是一個「賭徒」的社會
不過,我們當然不能過度的錯誤期待書的作者必須提出政策建議與法令解決之道,畢竟術業有專攻,人各有所長。他的敏銳觀察與文筆,已經帶領許多人見識到他們長期以來視而未見卻普遍存在的,另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勞動人生,展開了消除社會歧視、開啟同理心對待的第一步認知。如果《做工的人》開啟了你好奇的雙眼,看盡工地圍籬內的笑與淚,那麼《如此人生》將讓你沉思:勞動與生活的價值為何。
支撐勞動現場的氣力,不是靠維士比或保力達給你「存便便」,事實上,必須依賴家庭親友、同事、上下游廠商,甚至顧客所形成的社會網絡,方能維持。這些社會網絡必須在檳榔攤、小吃攤、芋圓店、卡拉 OK、按摩店等場域的人際互動中,透過香菸、啤酒、藥酒與檳榔為媒介所形成。《如此人生》就是在訴說臺灣本地特有的勞動者「生產/再生產」的社會網絡,這樣的描述,才是還原勞動者一個完整的人生,而不僅僅只是一具勞動生產機器。
這本書所揭露的,是那些在層層外包的勞動體制下所形成的、大量但小型的自營作業者,是一幕企業不斷脫逃雇主責任的戲碼;而不幸的是,臺灣所自傲的國家競爭力就是這樣被堆砌起來的,亦即將各種可能的職業風險,一再轉嫁到最末端的個別勞動者身上。
其實,整個臺灣都在賭:雇主賭勞動現場不會出事,勞動者賭勞動人生不會天降人禍,國家賭即使出事也不干我的事。這是一個賭徒的社會,既然人人都是賭徒,那麼如何麻醉可能發生風險的恐懼,以及所衍生的酒醉金迷,也就成了另一種末世的繁榮。
作為一個政策體制的倡議改革者,當然沒有麻醉自己的權利。剖析本書中的蛛絲馬跡,尋找任何可能的法令制度性破口,嘗試提出漸進的改良之道,削減現實勞動者之困境於萬一,那絕對是一種苦中作樂的快感,也是閱讀這本書之後的救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