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動蕩的時代,也是說故事的時代(上):「好故事」成為一盞明燈,指引改革之路

 

作者/Ella Saltmarshe   譯者/金建寧

對於不同領域,我們需要創新集體敘事的過程,以度過動盪年代,促進體制改革。

英國利物浦的一名遊民收容所員工,在結束漫長的一天後,雙手抱頭,筋疲力盡。她任職的機構辜負了應當要服務的對象,而她無力改變體制。

一群移工在卡達的烈日下,辛苦的建造新的世界盃足球賽場館。再過不久,他們將返回骯髒、過度擁擠的勞動營,休息幾個小時。由於強迫勞動的緣故,這些移工的死亡人數將創下新紀錄。

在新加坡,一群科學家、政策制定者與非政府組織試圖了解該如何建立有彈性的農業體制,卻難以在各方面達成協議。

這些嚴峻的情境,在在說明「故事」在體制改革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故事可以創造、鞏固和摧毀體制,形塑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了解、我們的定位以及改變世界的能力。

國際足球賽事背後,是一群被強迫勞動的勞工。圖/Alec Moore @ unsplash

自古至今,人類運用故事,為混亂的世界尋找意義。當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必須宰殺靈性相近的動物時,他們創造神話,以助其接受事實。發明農業時,祖先們創造神話,歌頌新芽萌發並強調自然萬物的季節更迭。當人類開始定居,他們創造出關於宏偉城市的神話。在《人類大歷史》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一書中,作者尤瓦爾.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表示,故事持續在所有後續人類文明的崛起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時間快轉至我們目前身處的動盪時代,人們日漸意識到,對付氣候變遷、不平等、醫療保健等問題需要系統性的方法。體制改革工作包含系統性的觀點(例如著眼於體系的要素、相互關連性以及更廣泛的目的)與系統性的作為,要實踐這 2 方面,「故事」是不可或缺的輔助角色。

故事具有許多不同的特性,有助於推動體制改革工作。故事是直接觸碰人類情感的一條途徑,因此對於決策十分重要。故事從模式之中創造意義,凝聚社群,激發橫跨差異的同理心,讓人感受到理性大腦所無法理解的可能性。故事是改變一個體制的價值觀、心態、規則與目標的基礎。

本文介紹了 3 種故事與敘事特性,可供各領域用於改變體制:故事作為明燈、黏著劑和連結網。

「好故事」成為一盞明燈,指引改革之路

故事有助於闡明過去、現在與未來,進而指引改革之路。具體而言:

1. 故事突顯了體制的斷層線,令人發自內心期望改革。
2. 故事闡述了少數異類,並圍繞著他們的工作建立起一致性的敘述。
3. 故事點亮了未來願景,改變當前人們的行事方式。

1. 突顯體制斷層線,讓公眾系統性思考議題

「妳就是那位寫了一本書而引發這場大戰的小婦人。」──林肯總統對《湯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斯托夫人如是說。

《湯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於 1854 年首次出版,同年度的銷售量即超越聖經,印刷機每天 24 小時不停運作,以應付大眾的需求量,這本小說因而常被稱為「第一本最暢銷書」。作者斯托夫人(Harriet Beecher Stowe)為一名廢奴主義者,其以充滿情感的方式描繪出美國奴隸制度的殘酷本質,喚起了北方廢奴主義者的支持,同時引起南方支持蓄奴者的強烈反抗,致使林肯總統在南北戰爭時說了這句名言。儘管這本小說對於種族的處理方式始終受到抨擊,但其對於體制的影響無庸置疑。

如今《衛報》的「聚焦現代奴役」(Modern-day Slavery in Focus)專題報導和其他計畫運用個人故事,向廣大群眾傳達體制性議題,通常直接導致改革的發生。舉例來說,2013 年 月,《衛報》披露了卡達世足賽興建工程奴役勞工的故事,記者報導了移工們如何遭強迫勞動,導致死亡人數即將創下空前紀錄。這些移工們在高達攝氏 50 度(相當於華氏 122 度)的環境下長時間工作,無飲用水可喝,之後更要擠在骯髒、過度擁擠的勞動營中。

圖/jesse orrico @ unsplash

故事經披露後,國際足球總會(FIFA)主席布萊特(Sepp Blatter)向卡達國王反映此問題,而該國則承諾將改善其勞工法規。「現代奴役」專題小組持續追蹤這則故事,並展開更大規模的活動,於是聯合國在 2016 年 月發出警告,限卡達於 12 個月內終結奴役移工的問題。2017 年底,卡達政府保證修改法規,以遏止勞工剝削。儘管要終結卡達的奴役勞工問題仍有漫長的路要走,但故事的照明力量明顯能引發體制改革運動。

「現代奴役」專題報導將個人經驗與引發問題的因素及解決提案相連結,故而具有系統性。為了使議題人性化,倡議者往往在述說故事時僅採用近距離的描述,儘管這些高度個人化的故事多半能引人入勝,卻未促使人們系統性的思考公共解決方案。架構協會FrameWorks Institute)製作了一本完全指南,教人透過廣角鏡頭說故事,以促成社會改革。如欲採行系統性的方法,個人故事應和下列問題的答案連結:在何種情況下引發了問題?對廣大社會的影響為何?是否需要改變法律、政策和計畫?誰正在著手進行改革?有何機會可促進集體參與?

圖/Nicolas Gras @ unsplash

互動式敘事的風潮使得系統性敘事變得可能。刊載在部落格平臺 Medium 的「幽靈船」(Ghost Boat)故事,將體制和個人元素交織在一起,帶領讀者一同尋找載著 243 名難民卻消失在地中海裡的一艘小船的下落。《紐約時報》的「卡崔娜颶風 10 週年」(10 Years After Katrina)報導內容豐富、具系統性,追蹤自風災發生以來紐奧良所經歷的變化。新聞媒體 ProPublica 獲獎的互動式故事「傷口上的鹽」(Insult to Injury),報導了勞工職災補償保險,最終導致新法的訂立。放寬視角的方法讓大眾得以更準確的歸咎責任,並且以更系統性的角度思考解決方案。

科技促使越來越多這方面的故事使用參與式敘事法。紐西蘭的臉書團體「身為受益人的我們」(We Are Beneficiaries)闡明了福利制度的缺陷,提供平臺給曾經領取公共福利金的藝術家,供他們畫一幅自畫像,並針對和福利制度打交道的經驗撰寫短篇故事。該網路運動掀起一陣風潮,延伸至全國各地的告示牌,並引發全國性的對話。

2. 為少數異類撐出闡述空間,為創新運動增加動力

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分布不太平均而已。──科幻小說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

體制改革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支持創新利基,這不僅影響到一個體制的要素,並且轉化了體制中的關係本質,最終改變其目的。

這項工作的核心部分包括闡述少數異類:不墨守成規者、先驅者和已經正在試圖實現改革的內部創業家。在這方面,故事扮演著 2 個重要角色,其一,體制改革者能藉由詳細敘述少數族群的故事,增進這些人的生平介紹與影響力;其二,體制改革者能利用故事來建立關於改革的統一敘述,為創新運動增加動力。

圖/Carl Heyerdahl @ unsplash

對於以廣告業為主的體制改革組織「傳播實驗室」(The Comms Lab),找出並連結創新利基是其核心策略之一。該組織的做法是探尋業界的改革「新芽」,製作簡報並報導創新故事、舉辦活動,以便業界創新人士分享他們的改革故事。他們也利用個人故事,證實了我們所謂的「目的崩解潮」(a wave of purpose disruption)的存在,不僅說明這股浪潮如何正在席捲整個業界,並且在該浪潮和之前的改革浪潮(如全球化與數位化)之間找出相似性,同時將所有點點滴滴串聯起來,創造更廣大的故事,是在業界推動改革運動的關鍵。

對於許多其他體制性計畫,闡述與詳細說明少數異類十分重要。舉例來說,「金融創新實驗室」(Finance Innovation Lab)表示,其建立了對金融界新興、另類模式和概念的了解,「全球科技向善」組織(Tech for Good Global)則著重於用來產生具社會影響力的科技。

傳播實驗室

3. 沉浸式未來情境故事:描繪未來,激發行動

掌握我們命運的並非星宿, 而是我們自己。──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為另一種未來勾勒出動人的願景,可以是推動體制改革的其中一步。我們能利用故事,創造沉浸式的未來情境,在情感和理智層面吸引人們投入。這項工作可以使可能的事物感覺上更可能成真,導入新的觀點來挑戰某個體制的目標與心態,並且促進規則與程序的轉變。

數百年來,《烏托邦》、《海底兩萬哩》、《銀翼殺手》及其他關於未來的故事令我們著迷。越來越多人試圖運用故事的虛構性,建立未來願景,改變當前人們的行事方式。BBC 最近推出有關「純素主義」的長篇偽紀錄片《大屠殺》(Carnage),由英國喜劇演員西蒙.阿姆斯特爾(Simon Amstell)編導,時間設定於 2067 年,在這個未來世界,法律禁止食用奶、蛋、肉類,而青少年們一想到祖父母「劊子手」的過往就會落淚。《獨立報》(The Independent)的電視評論員寫道:「我並非素食主義者,但看了《大屠殺》之後,我更加確信我應該成為素食主義者」。另一名評論家則表示該節目令「純素主義顯得充滿希望,而非自命清高」。

BBC 最近推出「純素主義」的長篇偽紀錄片《大屠殺》(Carnage 預告片


越來越多體制改革領域的實踐者受到這類例子的啟發。非營利永續發展組織「未來論壇」(Forum for the Future)的查琳.柯林森(Charlene Collinson),花了多年時間思考故事如何幫助人們領悟當下的行為,並塑造未來能扮演的角色。「許多情境太乾澀、中規中矩,」柯林森在某次訪談中說道,「我感興趣的是,我們如何利用紮實的未來數據,創造更多沉浸式的體驗。一旦人們在情感上產生連結,突然間領悟到這件事關乎他們的孩子時,就會有所作為。」

柯林森借用戲劇技巧,運用故事的原型與意象等元素,幫助參與者創造內心所嚮往的未來。舉例來說,她和戲劇先驅安奈特.密斯(Annette Mees)合作,模擬 2030 年諾貝爾委員會開會的情境,密斯之前也曾為新加坡的一場農業會議創造沉浸式體驗。柯林森解釋,過程的趣味性能促使人們拋開所有限縮想像力的阻礙。

結合未來思考與創造力的概念正在擴張。2017 年牛津未來論壇2017 Oxford Futures Forum)將焦點放在將情境規劃(scenario planning)的理論與實務,以及如何和藝術、文學、設計與跨媒體相結合。主辦單位認為這將會為情境工作帶來新觀眾,同時促使他們採取新的行事方式。


接下篇:這是動蕩的時代,也是說故事的時代(下):「好故事」能跨越差異,成為社會運動的立基


原文出處:Using Story to Change Systems


延伸閱讀:

「貧困者有可能團結成為主體嗎?」關於行動者的辯證/【文化建構實驗室】專欄

一段永恆的練習:邊緣文化書寫者的困境/【文化建構實驗室】專欄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哲學可以應用在 NPO/NGO 的日常工作上嗎?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好好的 NGO 不做,為什麼需要去上哲學課?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