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SDGs 青年社會創新培力工作坊
日期:11/25(六)
時間:9:30-17:30
地點:桃園市社會企業中心(桃園市環北路 390 號)
主辦單位:ADCT 社團法人台灣數位文化協會
「SDGs 青年社會創新培力工作坊」11 月 25 日在中壢青年事務局舉辦,吸引 50 位來自臺灣各地的青年學子參與。SDGs 是聯合國 2015 年開始推行的「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t Goals,SDGs),包括 17 項目標、169 項子目標,其重點在確保「經濟發展之外」的價值落實,例如終結貧窮、促進就業、性別平等、消弭不平等。
工作坊主持人暨臺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執行長陳琬惠說,SDGs 是國際間正夯的話題,「你們公司有符合 SDGs 嗎?公司管理營運、產品製造、汙染管制符合 SDGs 哪幾項?」陳琬惠表示,SDGs 並非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應該「落地」並具體實踐在生活中。
為了將 17 項目標落實在臺灣,工作坊邀請實務經驗豐富的 7 位嘉賓擔任「桌長」,帶領學員們思考桃園在地諸多議題,從問題發想、釐清、分析現況開始,最終提出具體方案,希望每個人在自己的家鄉臺灣,都能有達到 SDGs 目標的想像。
參加工作坊的 50 位學員雖然都關心社會議題,但泰半對議題一知半解,或是不知道目前臺灣有哪些團體及資源正投入其中,改善弱勢處境。整個工作坊長達一天的討論,在桌長的循循善誘之下,學員們開始對現況有更多理解,也汲取前人經驗,並融合年輕人的奔放創意,提出屬於年輕世代的解決方案。
強化移工與在地的關係
率領第 1 組的桌長周德鑫,曾任新創團隊和 NGO 的社群行銷推廣,現在是「社企輔導業師」。在發想問題階段,該組聚焦 2 個面向,分別是「失聯移工+婦女返回職場」,以及「綠色生產、空氣汙染、海洋保育、剩食運用及垃圾回收運用」,前者關注臺灣勞動權益現況,後者聚焦環境問題。
討論時,他們聚焦到桃園的失聯移工,並提出一個發人省思的問題:「移工是誰?如果他來臺灣創業,也算移工嗎?他們在桃園的狀況如何?選擇在一個地方生活,如何影響他們的生命?」最後,他們決定聚焦在移工在桃園的處境,並針對「桃園人友善對待移工」,提出 3 個問題:「什麼叫友善?一是被真心對待,真誠微笑,二是換位思考,三是理解東南亞對臺灣人的意義。」
周德鑫分享:「我以前在工廠工作,最怕和泰國人說話,但大多數的泰國人中文很好!」因此該組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希望增加雙方的交流機會,例如,針對 18-35 歲的讀者創辦社區刊物,介紹東南亞的生活方式,並藉由野餐等軟性活動,認識東南亞的朋友們,以顛覆桃園人對移工的刻板印象,「重點是要讓桃園人認識他們。」
讓青年有所長、原住民有所用、移工有所歸
在至善基金會研究工作的李晏榛,長期致力於國際發展有關的倡議工作,以及國內外 NGOs 的串連,她對 SDGs 目標了解深入。她率領的第 3 組成員,關注桃園當地青年、原住民就業及東南亞移工,希望達成 SDGs 第 8 項目標:「良好工作及經濟成長: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達到全面且有生展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好工作。」
桃園聚集了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移工,他們從事漁業、代工及看護等工作。該組成員特別對「好工作」下定義:「我們認為『好工作』應該指的是『體面工作』,『體面工作』應該是有尊嚴的工作,不管做什麼工作,都能被尊重。」
在釐清現況時,他們發現,原住民的大本營桃園復興鄉其實只有 8000 多人,總計有 6 萬多名原住民散居在桃園各地,因此服務對象應鎖定「都市原住民」。另外,社會上多有「原住民的工作被移工搶走」的刻板印象,他們因此決定倡議「工作不是弱弱相爭,否則只是便宜了雇主。應該促進彼此的了解,並拉進彼此的距離」。該組強調:「我們希望能促進跨文化交流,提升勞工權益,希望能結合青年、原住民和移工,產生新的互惠模式,不一定是關於就業,也可以是創業!」
有鑑於此,他們提出「瀝青工原」(中壢的青年、移工、原住民)的「青年創業」模式,以中壢市為活動據點,目標「青年有所長、原住民有所用、移工有所歸」,包括在中壢市舉辦城市漫步在地導覽,以桃園市社會企業中心一樓廣場為基地,邀請原民和移工開辦「共食共煮」市集,並舉辦體驗教育學習、闖關處境體驗等,在空間營運的立基點上,促進同理心,達到互助互惠。
在玩樂中突破同溫層與就業迷霧
或許是因為青年對就業很有感,第 4 組同樣關注 SDG s第 8 項「良好工作及經濟成長」。這一組由「本立自然良品」共同創辦人林秀蘋帶領,聚焦在桃園青年的就業問題。他們先感性分享:「SDGs 應落實在生活中,我們一致覺得桃園的城鄉差距大、人才外流嚴重,青年就業困難,臺北的拉力很大、工作狀況比較好,沒人想留在家鄉。我們要畢業了,很迷茫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
他們觀察到,桃園青年的就業面向,牽涉到青年自我認同及對城市的認同,他們驚呼:「桃園沒有 Live House(現場表演/活動)耶!但是臺北就很多。」青年就業困難,更與教育和職場工作長期缺乏連結有關。他們觀察到,年輕人更喜歡在「共同空間」工作,因此提出「迷工」構想:
「為什麼現在大家喜歡在共同空間工作?因為有趣,可以結識到不一樣的人,把快樂和工作結合在!因此我們提出類似迷宮的裝置藝術『迷工』,讓年輕人藉由玩樂、活動的方式來了解不同的工作現況,同時能因此打破同溫層,讓青年找到自我,更將工作和教育連結。如果自己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也能透過裝置藝術,看見更多其他工作的可能性。」迎合年輕人喜好,方案令人眼睛一亮。
在現有計畫中結合管理與分析
由「Hopen 好幫」共同創辦人宋慧宏率領的第 6 組,則針對「剩食」找到前人未能解決的問題。為了達到 SDGs 第 2 項「終結飢餓」、第 8 項「良好工作及經濟發展」及第 12 項「負責任的生產消費循環」,他們首先聚焦剩食的循環再利用,希望解決獨居老人、街友的飢餓問題,並讓婦女有二度就業的機會,因此提出「社區廚房」的構想。但後來發現已有不少團體著手進行,如七喜廚房剩食餐廳、食物銀行等,家樂福基金會也提供 NG 蔬果給需要的剩食餐廳,這些都是成功的案例。
不過,他們發現市場上有資訊落差,也完全不知道經營的成效如何,因此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做出一款統合相關資訊的 APP:「這麼多人在做同樣的事,卻沒人統計最終的效益是什麼?我們希望用一個 APP,統合供需雙方的需求,透過 APP 做食物進出貨管理、剩食地圖,有了數據,就知道誰需要幫助,再引入政府資源幫助,數據也可以再提供給企業分析,降低浪費。」
帶著改變回家,讓臺灣更好
從早上 10 點到下午 5 點,長達一整天的討論,學員反應熱烈,參與者有不少人已從事相關工作,有人說:「原本以為會很想睡覺,結果沒有!今天算輕鬆但沒失焦、很愉快,也因為和正在做的事情有關,有釐清自己推動事情的盲點。」也有人表示:「我服務的是一群國小國中的孩子,把 SDGs 的目標落實到現場的服務對象,SDGs 才會有效、更接地氣。」
臺大農經系的鄭曉今是第一組的成員,她來自廈門,是「180 度學生顧問協會」的一員,她談到因為這一次的工作坊,她對臺灣移工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以後會有不一樣的視角。」也有人談到,我們討論移工,但很少換位思考,並興奮表示:「我們常抱怨臺灣哪裡不好,這次參加工作坊,大家願意特地來這裡共同討論如何能變得更好,我覺得滿好的!」
提出「迷工」構想的第 4 組同學感性表示:「我一開始不了解 SDGs,覺得政府都在打官腔,沒有看清楚問題的核心。這次聽著別組的討論,真的有更了解人們的處境。或許我們的方案很天馬行空,但能改變自己的想法,我會帶著這樣的改變回去,讓臺灣變得更好。」
延伸閱讀:
當一雙舊鞋踏上非洲,當我們無法置身事外: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活動現場】「進步」的社會從何判斷?趙家緯:「落實 SDGS,公民社會有 3 大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