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裡,林萬億們沒說清楚的事/重探科大社工的教育爭議
下面這張照片,是行政院政務委員、前臺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今年(2017)11 月 25 日(上週六)至社工專協激勵營演講的簡報內容之一。
我就是他筆下的科大社工。理智上,我很清楚不該僅以一張投影片就控訴林萬億歧視科大社工,這完全不符合社會科學的學術規範,但情感和身體的記憶,卻也如同本能般的驅使著我不惜一切的撞上去。因為,我是個科大社工,我的同學、學長姐學弟妹,還有我曾教過的學生,都是科大社工。
我是個有問題的社工?
1997 年社工師立法通過,社群成員莫不欣喜萬分,無不期盼社工師法將能夠提升臺灣社會工作社群的專業地位與專業權威。於此同時,伴隨著 90 年代社會福利的黃金 10 年,諸多福利政策立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社會工作儼然成為了眾多學子們眼中的熱門科系,亦使得諸多社工相關系所與學分班陸續設置,招生人數更是逐年倍增。我亦是這波浪潮中的其中一員。作為一名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的畢業生,我以為我毫無疑問的一定是「社工」。
我曾以為符合社工師法的考試規定,或者是「接受過社會工作學士學位以上的教育訓練,以及完成一定時數、受到督導的實務工作」(張紉、林萬億、王永慈,2003:51)就一定是合格的「社工」。當我毫無疑問的自認自己是一位服膺於社工師法各項規定,也符合於諸多教育規章的課程、實習準則,更是經由諸位社會工作專業師資一手調教的科大社工,然而,我從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來到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的第一天,師長於課程中偶然一句:「你是哪間學校畢業的,怎麼被教成這樣子!」的鄙夷話語,第一次讓我經驗了作為科大社工的錯亂斷裂。
不久之後,我又在某一公開場合,再一次親眼目睹、耳聞頗負盛名的臺大社工系教授在臺上振振有詞,高談臺灣社會工作教育的發展,接著列出全臺灣社會工作相關學系的課程安排、專業師資比等各式的客觀數據,然後對著臺下的社工學子們疾呼:「技職體系的科技大學不應該設立社工系,他們的專業師資都有問題……我有研究證實……」
當下環顧四週看見諸多旁觀的學子沉默、無感,或點頭如搗蒜的認為理所當然等各種反應,只留下一臉茫然,不斷再一次浮現惶恐不安的深層焦慮,我真的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這位在臺上對技職體系科大社工系師生充滿貶抑和歧視的教授不是別人,就是當今權傾朝野的林萬億政委。
為什麼科大社工是有問題的「特例」?
為了查找答案,我開始反覆在諸多文本中遇見學者們筆下卑劣不堪的科大社工。例如,技職體系中最早設立社工學程的屏東技術學院(後升格為屏東科技大學)應用生活科技系(1996 年),先是被林萬億(2000:124)以「特例」形容;接著,在社工師立法後,位處中南部技職體系科技大學的社會工作系及學分班迅速設立,卻也造成班級學生人數爆量,師資大幅不足,社群憂慮社會工作教育品質低落的與論甚囂塵上,而高雄醫學大學的陳武宗副教授即為此憂心忡忡的在 2004 年 6 月 30 日以一則「誰是社會工作教育的終結者?」公開投書至《自由時報》──
對有心從事社會工作助人專業教育的同道,看到當前技職體系社工學系的改名、新設,師資不變,學生遽增,面對此現象,有時我們充滿了無力與憤怒,甚至紛紛表達出對社會工作教育潛存的危機與憂慮……當社工學生在技職體系進入量產的階段,是否符合當前整體社會發展的需要?
此文一發表隨即點燃了社群內部對於技職體系科大社工系及學分班教育品質淪喪低下的一連串論戰(蕭信斌,2006),更為後續的社群衝突埋下不可磨滅的隱憂與伏筆;林萬億(2010)接著又透過客觀的量化統計數評述各校的專業師資,指出技職體系的科大社工系專業資格普遍不足 40-50%,更表示未來這些學生畢業後的專業能力堪虞;更甚者如簡春安、趙善如(2010:98)則是赤裸裸的直接寫下:
普通大學的學生來源是一般高中,科技大學的來源則是高職。考大學時難易度及學生素質難免會有差異。進了大學都是一樣的社會工作系,嚴格說來,難免有混淆之嫌。
看著諸如此類的文本所記述的一切,我只是想問:「我/科大社工,為什麼是臺灣社會工作專業的他者/劣者!?如果這不是歧視,什麼才是歧視?」
社會工作裡,林萬億們沒說清楚的事
林萬億曾於《臺大社會工作學刊》寫下類似的訊息(2010:163):
臺灣社會工作系所快速設立是在師資準備不及的情況下發生。由非社會工作專長師資來教導社會工作學生,其專業認同、知識、能力、技巧、倫理會出現何種後果?教師與學生可以不知。但是,社會福利機構與案主卻最清楚。大量這樣的社會工作畢業生進入職場,其專業地位、就業機會、工作保障如何?學校可以裝不知道。但是,學生自己,冷暖自知。
通常而言,專業師資不足,不外乎是社群成員歷來最常用來批評、指控科大社工專業能力堪憂的主要理由。雖然我能夠充分理解社群對於我國社會工作專業師資不足,以及其可能將會損害我國社工教育品質,甚至衝擊專業服務、影響專業地位的憂慮和擔心。然而,藉由科大社工遭受高教社工的被壓迫視野,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個重要的問題:究竟哪些「學校」才能教授出「專業/合格」的社工呢?
為此,若我們實際以林萬億(2010)對於各大專院校專業師資的調查為例,該研究曾逐一調查各校師資,並於研究結果中依序指出,國內目前社會工作和社會福利的專業師資未達 50% 的不合格系所,分別為中正、陽明、國防、屏科大、高醫大、靜宜、實踐、玄奘、亞洲、中山醫大、嘉南、朝陽、大仁、美和等,其中屬應立即改善者(專業師資比率未達 40%)有中正、陽明、國防、屏科大、高醫大、玄奘、中山醫大、嘉南、美和等。
不過,乍看下無懈可擊且極度客觀和理性的推論邏輯,若我們再更進一步試著將這些「師資不合格」的系所(組)進行匯整並逐一區別出其異同處,並循序帶入我們先前爬梳的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之社會/歷史脈絡時,卻也可以發現這些系所(組)通常可能具有以下幾種共通的特性:
- 非社工本科的系所(組)(也就是社福/相關科系)
- 私立中、後段普通大學院校
- 技職體系的科大社工系(既有的科大社工系全部入列)
- 非大臺北地區的社工系所(組)
- 大多為 1990 年後成立的社工系所(組)
這則線索帶給我們一個看似簡單,卻又足以徹底顛覆現況的後設啟發:當我國近乎一半以上的社會工作/相關系所落入師資不足的問題範疇,且在這些系所中還包含了當初以專業師資不足為由、撰文批判技職體系科大社工系的陳武宗教授任教之高醫醫社系時,我們對於問題的認識已徹底翻轉。我們應該思考:究竟是什麼樣的標準,讓高醫醫社系也變成師資不符合資格的系所?
因此,我必須在此嚴正指出,林萬億(2010)看似客觀、理性的推論邏輯性不但徹底忽略、去除了各系所(組)成立、變革背後所對應的社會/歷史脈絡因素,甚至完全抹煞了非本科系教師對於社工教育的付出和貢獻(王增勇,2014),亦絲毫無視新生代和中堅的專業師資往往普遍呈現「從技職到高教、從私立到國立、從中南部到北部」的流動趨勢,更助長了絕大多數的中、後段學院師資持續陷入患寡又患不均的惡性循環(註 1),全盤掩飾、簡化了臺灣教育資源的階級不平等(註 2),最後更藉由學術論文成為某種扭曲的實證論述,迫使諸多社工學子背負著難以甩脫的汙名烙印(郭志南,2013)。
早在學分班社工和科大社工大量出現之前,專業師資不足其實早已是我國的社會工作教育長期、普遍存在的隱憂(林萬億、呂寶靜、鄭麗珍,1999),而社群內部教師、學生、教學與實務脫節的教育問題亦是早有耳聞的疑義(高迪理,1995)(技職體系科大社工系是在 2000 年後才開始陸續成立)。
可是,當我們把觀察的時間點拉長,卻也可以在許多研究中看到社會工作教育的衝突爭議,如今卻不置可否的隨著社工教育體制的擴張,一點一點又無聲無息的一路轉向檢討後續接連成立的技職體系科大社工系,以及中、後段的社工系所(組)(其中又以私立大專院校為主)(王卓聖,2004;林萬億,2010;林萬億、沈詩涵,2008;簡春安,趙善如,2010;Feng, 2007)。
於是,既存於臺灣社會工作教育的「問題/隱憂/爭議」就這麼被「去歷史/去脈絡」,就這麼被這些任教於少數普通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們的主體經驗「客觀化」定調決定了歸屬。政大社工所教授王增勇(2014)曾對林萬億(2010)的研究提出省思:「是怎樣的臺灣社工專業氛圍,允許樣粗暴的評斷可以如此理直氣壯地以論文形式發表,這才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換言之,當此種近乎不斷企圖將科大社工與中、後段社工學院刻板化和他者/劣者化,而且背後還有一群學者默默透過論文審查機制,持續製造證據來賤斥、責難不屬於領先群體的社群後進者,讓此種缺乏後設、反思的客觀實證研究結果和論述得以不斷公開發表流傳。有問題的從來都不是只有林萬億,而是整個臺灣社會工作專業學術社群的集體共謀。
目睹這一切,不禁讓人想問,這真的是臺灣社會工作的學者/知識份子應有的作為!?或者說,過往相關的研究是否根本沒有幫助我們發現和解決問題,反而是徹底掩飾了問題的真相,且又製造、衍生出更多的爭議、動亂及衝突呢?更讓人心寒且無奈的是,為什麼大多數臺灣社會工作的學者/知識份子對於這一切總是冷眼旁觀,放任扭曲人性的錯誤四處橫行,迄今仍讓諸多學子發現問題後,只能獨自承擔眾多錯誤的苦果?
坦然認識和學習彼此的不同,我們才能一起走下去
關於科大社工的教育爭議,我認為解決問題的方式並不是收集證據撰文批判,或是藉由評鑑制度的指標來質疑非本科系出身的師資,甚至直接否定技職體系的學子成為專業助人者之可能性,而是要試著放下在問題中找問題的實證邏輯,真正走入技職體系社會工作系師生的生活世界,共同返身認識技職體系科大社工的社會/歷史位置,共同承擔彼此的經驗和困境,抵抗和改寫負面的社會/歷史銘刻,思考、尋覓有別於主流社群成員卻又能夠屬於科大社工,甚至能夠進一步包容臺灣社會工作專業多元助人主體(如非本科系和學分班的夥伴)之生存樣貌。
也就是說,社群在看到人們對於科大社工的偏見和歧視時,也應同步看見非本科和學分班的夥伴,是否也遭遇了相同的苦難?唯有如此,我們才可能攜手一起走下去。因為壓迫科大社工的從來都不是只有林萬億這一位臺大社工系教授,僅以此文記錄臺灣社會工作專業的林萬億們和視若無睹的社工專協對於科大社工師生的所作所為,並期許良知尚存的人們能夠一同反省並思索出路,終止社群內部的交互撕裂。
註 1:就我自身經驗觀察,在我進入朝陽之前,先有一位老師去了暨大,後來教我社工概論的老師去了靜宜、教我統計的老師去了實踐(一年後又轉去北大),近期又有 3 位師長分別到了慈濟、亞洲、東吳;而另一種逆向流動的情形,則大多是在國立大學先退休過一次,再轉至私立學院的老一輩專業師資。
註 2:黃彥宜、陳美智、劉鶴群(2008)曾以亞洲大學的學生為例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指出臺灣社會工作教育與就業環境的階層化問題。
參考資料
- Feng, J. Y. ﹙2008﹚. Build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e new focus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Taiwan.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1﹚:36-49.
- 王卓聖(2004)。台灣與香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比較分析,台大社會學刊,9: 137-183。
- 王增勇(2014)。後證照時期的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如何自我解殖?玄奘社會科學學報,12:1-18。
- 林萬億(2000)。我國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教育的發展。社會工作學刊,6: 123-161。
- 林萬億(2010)。我國社會工作教育的發展:後專業主義的課題。臺大社會工作學刊 ,22:153-196
- 林萬億、沈詩涵(2008) 邁向專精之路:台灣社會工作的下一步。社區發展季 刊,121:199-233。
- 林萬億等(1999)。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學科規劃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高迪理(1995)。社會工作教育在轉型社會中之因應策略,收錄於林萬億主編, 臺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台北:五南。
- 張紉、林萬億、王永慈(2003)。世界各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之比較及國內社工 人力需求、運用、困境因應之調查評估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
- 郭志南(2013)。從一位寫不出論文的研究生說起:逆寫社會工作專業帝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武宗(2004)。誰是社會工作教育的終結者?
- 蕭信彬(2006 )。共識的形成或想像的限縮?─關於社會問題「社工化」的專業 社會學考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簡春安,趙善如(2010)。社會工作理論。台北: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