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哲學可以應用在 NPO/NGO 的日常工作上嗎?

編按

NPOst 邀請資深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阿北隔空問診(大誤),回答關於非營利工作領域的問題。無論你是志工、NPO/NGO 工作者、捐款人、有志投身公益者,都可以來填表單問問題喔!褚阿北每週將抽出 1-3 個不等的問題來回答,現在就來舉手發問吧!

忠實讀者、資深 NGO 工作者:

阿北,我是這個專欄的忠實讀者小米,也是一個 NGO 工作者。看了你的哲學課文章,我覺得把哲學拿來用在解決個人的人生問題,好像還滿有用處的(參考: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好好的 NGO 不做,為什麼需要去上哲學課?)。

但是,當我想要用來解決我自己的工作煩惱時,卻不知道「哲學」可以怎麼樣被運用、甚至解決問題?你可以用你經驗過的實例來示範一下,哲學要怎麼樣用在 NGO 工作上嗎?哲學對我會有什麼幫助?

哲學實踐家褚阿北:

哲學就是用來解決人生的大哉問,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但這也阻止了我們對於「哲學踐行」(philosophical practice)這件事情能夠有更多的想像,所以我很感謝你的問題。

深入思考的第 1 步:精煉概念

我在 NGO 的工作之一,就是透過舉辦工作坊,訓練在地的公民組織,如何用「思考」來解決在地的問題,所以我來舉一個哲學如何應用在社區發展工作坊的實例,這樣很容易就可以看懂哲學怎麼用在其他面向了!

最近我應「苗栗縣政府勞工及青年發展處」的邀請,邀請函中註明,採「名人講堂」形式辦理,要以「審議民主」為主題,活動結束後應安排「交流討論」,以利青年對審議民主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反思審議民主活動,邀請我以「國際 NGO 工作者之親身經驗」進行分享交流,從「關愛家鄉、在地認同」為出發,與在地青年進行一場「深度對話」,激發「創新思維」,深耕苗栗青年「公民參與力」,並借鑑國際 NGO 的力量,「拓展自我視野,創造公民新價值」。

一般人看到這麼多堆疊的偉大字眼,應該就已經覺得頭疼了,甚至有人會說「又是政府官員的一堆廢話」。

但是首先我必須問自己:「我有沒有辦法從這些過度包裝的辭藻裡,找出真正的概念?

這個工作,就是哲學裡面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

針對每一個問題,試著回答出 3 個答案

我把這些看起來很重要的詞通通放在一起,我看到──

「苗栗縣政府勞工及青年發展處」
「名人講堂」
「審議民主」
「交流討論」
「國際 NGO 工作者之親身經驗」
「關愛家鄉、在地認同」
「深度對話」
「創新思維」
「公民參與力」
「拓展自我視野」
「創造公民新價值」

首先,我要理解這整件事情的本質是什麼?我得到的答案是:「一個公家單位舉辦講座」。

接著我要在「一個公家單位舉辦講座」這件很普通的事情裡面,找出最「不尋常」的概念。意思就是通常這種活動不會特別講,但是這裡卻有講的是什麼?

一場講座,想要透過找一個「國際 NGO 工作者」透過「名人講堂」的形式,用「親身經驗」來「交流討論」,進行「深度對話」,讓在地青年跟勞工「拓展自我視野」,進而產生「創新思維」是很普通的事,這些字眼可以應用在任何地方的任何講座都成立,所以不是很重要。

接下來,既然這是一個地方政府,所以強調活動要能夠「關愛家鄉」跟增強「在地認同」,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要演講還是用其他方法呢?圖/Alexas_Photos @ Pixabay, CC0 Creative

但是剩下的 3 個條件,看起來特別突兀,就是我所謂的「不尋常」──

  1. 「審議民主」
  2. 「公民參與力」
  3. 「創造公民新價值」

按照我的法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的方法,我必須要能夠對不尋常的現象試著提出「假設」(hypothesis),而且不是一個,最好是 3 個。因為如果只提出一個的時候,很可能那只是「直覺」的答案,那個答案通常不會太有趣。比如說問起「2 + 2 =?」的時候,如果只需要回答一個答案,直覺就會要我回答「4」,可是如果必須要有 3 個回答,我可能就必須用力想──

  1. 2 + 2 = 4;
  2. 但是在電腦語言的 2 進位法(binary)裡面,只有 0、1,並沒有 2 的概念,所以 2+2 是什麼,根本不能思考;
  3. 如果是 8 進位法(octal)呢?那麼就會有 2 了,這樣的話 2 + 2 在 8 進位法裡雖然還是 4,但是這裡的 4 跟 10 進位法的 4,是一樣的嗎⋯⋯?

圖/Pixapopz @ Pixabay, CC0 Creative

就像奧斯卡說的,當你試著回答 3 個版本的答案時,第 2 個通常會比第一個更難,第 3 個又會比第 2 個更難,但是往往最後一個,也是最難想出來的答案,卻會是最有趣的

正因為它最不自然,所以第一個答案往往會是我們說的「直覺式思考」(intuitive thinking)的結果,而第 3 個答案,往往就進入了「論證式思考」(dialectical thinking)的領域。

從直覺式思考到論證式思考

所以一個地方政府的公家機關想要我在講座當中去「審議民主」、增強「公民參與力」、「創造公民新價值」的 3 個原因可能是──

  1. 這是假的。公家機關只是為了符合預算項目的審核,所以必須放進合乎審核項目的字眼,這樣才能核銷,其實跟內容根本沒有關係。
  2. 這個地方過去應該是缺乏「審議民主」、沒有「公民參與」,公民因此也沒有「創造價值」,不然的話,已經會的東西,幹嘛要特別請「國際 NGO 工作者」來教?
  3. 這個地方機關承辦人很有雄心壯志,充滿理想色彩,想把苗栗縣變成民主的殿堂。

圖/eldewsio @ Pixabay, CC0 Creative

如果我接受第 1 個答案,我就會覺得很沒力。我不希望自己去做一件讓自己沒力的事。

如果我接受第 2 個答案,我則會覺得包袱很大,因為我跟苗栗的地方政治沒有什麼關係。

如果我接受第 3 個答案,那麼我就可以想著,要怎麼幫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地方政府,找到一個可以執行的方法?

於是就回到了「名人講堂」的形式。我在這樣的場合,可以對觀眾「演講」,但這是單向的交流,既然是單向的,就無法達到「公民參與」的目標。

如果要「公民參與」,我又是「國際 NGO 工作者」,那或許更應該使用我在國際 NGO 工作時,培力在地公民團體的「工作坊」,這樣才可以做到「演講」做不到的事。

試水溫:驗證假設的 3 個答案,再進一步行動

但這衍生了新的問題:「工作坊」需要的時間,往往比「演講」更長,但是我有多少時間呢?

於是我跟承辦人溝通,如果我不「演講」的話,他們是否喜歡我用國際 NGO 的工作方式,來跟在地青年與勞工做一場真正的「工作坊」?我有多少時間?這個溝通的過程,在哲學諮商上就是所謂的「試水溫」(checking/testing),從對方的反應可以看出我的第 3 個假設究竟是對的,還是錯的。

圖/Ümit Bulut @ Unsplash

如果是錯的,那我可能就應該試著建議傳統方式的「演講」,而且我會說我的題目可以講「輕鬆的旅遊講座」;如果對方表現得對工作坊沒有興趣,但是對「輕鬆的旅遊講座」很有興趣的話,那就表示我的第一個假設才是對的。在哲學諮商上,我們也常常會故意說反話,用相反的概念來測試對方的「一致性」(cognitively)

如果我達成的結論是第 1 個假設,那麼我就可以用演講費用的高低,來決定我要不要接受這個「掛羊頭、賣狗肉」的邀請,如果演講費用很高的話,就可以減低我的痛苦指數,在現實生活中這是可以被接受的。

哲學思維融入日常生活,做出更好的決策

我的「試水溫」結果,發現承辦人非常歡迎「工作坊」的形式,而且主動提出可以將活動時間從原本的 2 小時,延長為 3 小時。這證明了我的第 2 個假設跟第 3 個假設比較可能是對的,於是我們就達成了「到苗栗去進行一場用國際 NGO 的工作坊形式,幫助苗栗在地青年學習如何審議民主、增強公民參與力、創造公民新價值」的共同決議,我也開始依照這個結論,開始設計工作坊的相關內容。

圖/Holly Mandarich @ Unsplash

事實證明,這一場在苗栗的工作坊,是非常有意義的,無論是扮演「協調人」(facilitator)角色的我,還是來參加的在地青年、主辦這個工作坊的政府處室員工,都覺得收穫滿滿。

我用這個例子,示範了我如何運用哲學的思考、推論方式,來幫助我做成日常工作上「更好」的判斷跟決策。

你覺得哲學其實可以很實用、而且有意思嗎?


延伸閱讀: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想很多卻不會思考?思辨力帶來 NPO 專業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魚贏不了青蛙?贏過去的自己不好嗎?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要追的議題太多了,到底該如何關心世界?

作者介紹

褚士瑩

褚士瑩,資深 NGO 工作者阿北,年近沒有半百,打交道的公益組織超過百餘,喜歡胡搞,語不驚人死不休,從來不怕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