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人想什麼?】歧視特定族群的公益組織,將大幅影響民眾捐款意願

0
圖片來源/https://goo.gl/Wd9IYu

編按

過去 2 年,新政府上臺廢止了《紅十字法》伊甸基金會爆出與復康巴士司機的勞資爭議、《蘋果日報》記者臥底調查「圓夢 580」臺灣世界展望會坦承曾因性取向而辭退前董事王增勇113 家暴保護專線流標,以及臺灣社福界的勞動權益困境安置機構的性侵與暴力體罰⋯⋯

而這其中,捐款人的責任究竟在哪裡?NPOst 對臺灣的捐款行為倍感好奇,因此每月定期於「捐款人想什麼?」專欄中刊出 4-6 位捐款人訪問,期望進一步了解每個人捐款時的想法。當然,少數的抽樣無法代表臺灣廣大的捐款族群,但其中不乏寶貴的建議方向,值得機構團體思考。

若您也身為捐款人,並且願意協助我們透過長期的質性調查積累,與 NGO 共同改善大環境,歡迎您幫忙填問卷,或來信留下您的聯絡方式(contact@npost.tw),我們將在您方便的時間訪問您,讓 NPOst 、公益組織、捐款人都藉由更多的理解,拉近彼此的距離。

ps. 本專欄設立主旨為傳遞捐款人樣貌與想法,不為追究各種捐款人回饋或進行獨立報導,若您對公益領域的各項議題有興趣深入理解,歡迎您訂閱 NPOst 公益交流站

文/NPOst 特約記者 Polly Wu

34 歲出版媒體編輯

劉小姐,34 歲,編輯,出版媒體,位居臺北市,年收入 60 至 70 

我去年曾經捐款給國際難民營、流浪動物等單位,詳細名稱已經不記得了,還有華山基金會每年舉辦的獨居老人尾牙,大多是在網路上看到這些團體的相關訊息而一次性捐款,從去年開始,生活上較有餘裕幫助別人,今年還會繼續捐款,有能力幫助他人就要持續下去。

對於每月的捐款,我不會感到負擔,今年如果收入允許的話,我會想要捐給罕病或癌症相關的基金會,因為家裡有親人因相關疾病過世,對於這類的基金會更加有感。

我大概了解所捐的團體過去一年做了什麼事情,像是華山基金會就是每年幫獨居老人舉辦尾牙,國際難民營、流浪動物等組織也都會定期發信讓捐款人了解他們做了什麼事情。

我覺得捐款團體的財報不重要,不會特別想去看,我在選擇捐款團體前,會先上網搜尋有無負評,也常經由朋友推薦捐款團體,增加信任度。由於我的時間難以配合,不曾參加過捐款團體所舉辦的活動,捐款方式多半是一次性線上繳款。

我選擇捐款團體的時候,最在意團體對錢的使用狀況,像是有些團體的募款能力很好,就不是我捐款的首選,我會希望可以幫助一些募款較為迫切的團體。希望可以幫助到有急需的人。

圖片來源/https://goo.gl/s0kPuf

38 歲醫事人員

鄧夙殷,38 歲,醫事人員,位居臺中市,年收入 70 

去年捐款給綠色和平,因為認同他們保護地球的理念,像是他們就發現某些運動衣的材質經雨淋過後,釋出的有毒物質會傷害河川與海洋,我認為,還是需要一個團體去做國家、政府無法做到的事。今年我也會繼續支持他們,因為環境維護是需要永續被支持的。我一年大約捐款 12,000 元,採定期扣款,約占月收入的 2%,不會因此感到負擔。

如果收入允許的話,我會想要再捐給照顧弱勢、單親孩童的團體,或者是捐款給公共電視,因為他們長期有在關注環境,推廣好的觀念。

我沒有看過捐款團體的財報,基於相信團體的緣故,一直沒去看,但如果有機會還是會想要看看

去年我曾經參加綠色和平舉辦的臺中柳川淨川活動,當時也帶著自己的 2 個孩子去參加,我認為這對他們是很好的生活教育,參加凈川後,有感於環境問題應從源頭解決,個人可以減少使用塑膠袋、紙類包裝袋,並攜帶環保餐具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如果我有認養團體扶助的孩童,我會想要跟他見面,但希望是通信了解他的成長過程,建立關係後,有機會再見面,如果對方覺得不想被打擾,那就不要見面。

我認為捐款團體的價值觀與財務使用狀況都很重要,公益團體有好的價值觀,才會往對的方向走,財務狀況則應該要建構完善的制度,如果有將捐款放入私人戶頭的行為,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圖片來源/https://goo.gl/nIWdhW

獵人頭公司職員

小姐,任職獵人頭公司,位居臺北市,年收入約 80 至 90 

我從開始工作半年後,每個月固定捐給世界展望會 700 元,若是臺灣有天災也會不定期捐款,今年應該還是會繼續捐,但之前看到世界展望會對同志議題不友善的新聞,一度想要停止捐款,但考量到認助的小孩無辜,還是會繼續捐款到小孩認助年齡告一段落。我每月捐款 700 元,約占月收入 1%,並不會造成經濟負擔,也有想過再找另外的公益團體捐款。

我認助世界展望會的小孩,每年都有小朋友來信,世界展望會會附上固定內容,告知捐款人幫助了什麼村莊,我沒有看過他們的財報,也沒有想過要去看,主要還是信任他們,想說這麼大的單位,應該會有人去監督,但這也很難說,下次可能有機會會去看一下財報。我沒有參加過世界展望會舉辦的活動,捐款方式大多以每月帳戶轉帳

我希望等到我認助的小孩長大之後,我與他之間不是捐款的關係後再見面,因為這樣比較平等,我不想表現出「我給你東西」的態度,這樣雙方都很尷尬。

我選擇公益團體最在意他們使用捐款的方式與價值觀,如果他們歧視某個族群,那我就不會考慮捐款,之後尋找公益團體可能會避開宗教團體,可能會偏好弱勢孩童、罕病基金會來捐款。

圖片來源/https://goo.gl/2y01dZ

35 歲媒體記者

李先生,35 歲,媒體記者,位居新北市,年收入約 70 

去年我捐款給世界展望會伊甸基金會老人專戶與關愛之家,今年初因為世界展望會對同志族群的爭議,取消捐款,改捐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年的捐款我應該會再觀察一下,聽說我捐款的團體中有些團體有帳目不清、風評不佳等問題,我想這些傳言應該不會空穴來風,因此還是會審慎評估。

我每個月所捐的款項約占我的月收入 5%,不會感到負擔,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想增加到 10%,

我今年就因為世界展望會對同志族群的爭議,取消對他們的捐款,至於伊甸基金會有聽過一些不好的風評,但因為一直懶得去取消信用卡扣款,還要填取消表格等,想到要辦這些繁瑣事項,就遲未去取消捐款。

我沒有看過我所捐的公益團體財報,一方面不知道要去哪裡看,一方面覺得自己捐的數目不大,為了一點錢去研究財報,不符合效益。我都使用信用卡捐款,方便可積點,不會忘記。

不會想要跟自己認助的小孩見面,若以世界展望會的例子來說,為了保護受助的兒童,若是認助人想要和受助的孩童見面,需要透過社工的安排,我認為我每個月才捐 1,000 元,還得麻煩社工做這件事,有點多餘,也不想打擾孩子的生活

我覺得公益團體的價值觀最重要,我通常會選擇品牌形象較良好的,因為這類團體較有誠信,資金流向也較清楚,如果有什麼漏洞可能早就被媒體報導出來了,我也會選擇盡量專款專用的團體,讓捐款人可以清楚知道捐款流向。

42 歲從商人士

郭小姐,42歲,從商,位居新北市,沒有固定收入

去年我捐款綠色和平,因為很贊成他們環保的理念,加上自己又有小孩,也更重視環境永續的議題。今年我不會繼續捐款給綠色和平,因為沒有預算,或許之後可再考慮看看。

因為每月收入並不固定的關係,無法計算捐款占月收入的百分比,但多少會感到負擔,因此下次捐款前,也會衡量自己現金流是否足以負擔。我過去若是中斷捐款,大多是因為經濟狀況而停止,如果收入允許的話,我想要捐給幫助弱勢族群,例如服務老人或是小孩的機構。

我大致了解綠色和平過去一年做了哪些事,我會上網看他們的相關訊息,但我不曾看過他們的財報,因為我覺得我捐的金額並不多,不需要耗費心力去看財報。

因為工作時間較不固定的關係,所以我也沒有參加過我所支持團體舉辦的活動。而以往我都是使用信用卡定期扣款,比較方便。

我選擇捐款團體的時候,最在意的是該團體的善款使用狀況,像是他們都把錢用在什麼地方,幫助了什麼人,促成什麼正向改變,這都是我所關心的。


延伸閱讀:

余孟勳專欄/最簡單也最困難的一步!「聰明公益資訊平臺」正式啟用!

【捐款人想什麼?】在意善款怎麼用,但沒有動力看財報

【捐款人想什麼?】「規模大的團體較令人安心」、「善款怎麼使用才是重點」,了解你的捐款人!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年底了想做公益,我該如何選擇捐款對象?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