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人人都會講,實質影響力在哪裡?/《創新與規模化》書評

文/洪健庭  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

社會企業發展仍在臺灣持續進行中,正所謂「要進廚房就別怕熱」,社會企業從一開始的美好想像,至今在尋求適切人才、穩定金流、提供服務或產品、解決社會問題的道路上逐漸面臨許多挑戰,而不同的群眾募資平臺也持續提供多元的眾籌管道,匯聚愛心資源給創業者更多拓展的動能。以社會企業(以下簡稱社企)為主題的學術或實務研究可以從許多不同學科與途徑分別切入,例如公共行政學、管理學、社會學、社會工作等,本書則是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從管理學探討社企或慈善組織在印度與孟加拉的現況與發展,對於位在亞洲的臺灣同樣有著重要啟示

本書旨在探討「創新(innovation)+ 規模化(scaling)= 影響力(impact)」這一個社會恆等式,思索前人只討論社會創新的不足,必須加上組織規模化的適度考量,才能真正發揮實質影響力。此書分成引言;第一部分是關於社會創新的現況與命題;第二部分實際走入印度及孟加拉等共計 4 個社企/慈善組織進行個案探討;第三部分提出經營管理上的建言,以及全書結論等 5 部分來進行論述。主文計有 8 個章節,再三強調只有討論社會創新這類漂亮詞彙是不夠的,創新人人都會講,但如果無法實際應用,反而為社企或慈善組織帶來風險,而且對於社區案家並無實際上助益

這類關乎社企最「接地氣」的經營管理討論,對於政府、企業型基金會、非營利組織在實務運作上也有可著力之處。以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近年來一直提倡發揮社區影響力(community impact)為例,的確也有留意到,在方案中刻意區分「傳統/創新」的 2 分法,無助於真正的改變,唯有先學會傾聽與同理社區弱勢家庭的現況,才能因地制宜找出服務解方

圖片來源/https://goo.gl/Vf8q5n

只有理念的慈善世界,為什麼不好?

在全書的第一部份,2 位作者回顧了過往的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文獻及相關討論。首先,關於社會創新的主題,應該有更細緻的討論,包括具體創造影響力的邏輯(impact-creation logic),這個邏輯經常面臨現實生活中的不確定性,體現在以下 3 個方面──

1. 問題場域(problem space)是否明確定義特定環境中的案主需求。例如一個服務長者的社企能否將臺北市大安區的工作模式,直接套用到高雄市那瑪夏區?

2. 使命與策略(mission and strategy),這一點對於熟悉非營利部門的讀者並不陌生,使命是一個組織創立的根本、策略則是達成使命的必要手段;問題是使命與策略的詮釋經常因人而異,同樣一句話就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與工作方法。

3. 資源與能力(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這一點幾乎是所有社企或慈善組織的痛點,甚至有人採取狹隘觀點認為社企的誕生會跟慈善組織分食市場資源,而社會服務的能力建構更是每一個組織的重要環節,組織的領導人、經營者、第一線工作人員能否有效傳遞案主需求,講出社會問題的重點,將服務流程模組化、系統化、資訊化,並用企業主、社會大眾聽得懂的「白話文」來提案募集愛心資源,不只是一門學問,更是藝術

圖片來源/https://goo.gl/7wrxe6

深入言之,只談理念的社會創新,在組織發展初期仍是必要的,但隨著組織演進及制度化,規模化這項因素就要隨時納入考量,這個規模化不一定是指組織規模的有形擴張,也包括了無形的層次,例如成功的社會工作模式是否能夠複製到其他社區?失敗的工作個案能否被隨時警惕,以免重蹈覆轍?

本書 2 位作者提醒,高喊社會創新未必是一張安全牌,也要區分社創的紅燈區(Red zone)綠燈區(Green zone)。在社創紅燈區中,社企面臨的不確定程度是高的,舉凡問題解決框架、人員如何適應、資源如何取得、非預期的後果、成員認同漂移,以及管理上的突破,都需要步步為營;反之,在社創綠燈區,組織會將不確定性降低,或至少是可管理的風險,問題結構是清楚的、意見交流可以轉換成具體行動、已經形成資源、非預期的負面效應降低,組織成員願意付出而且有認同感,發展上的優先順序也有共識,這時就能預期社會影響可以順利帶來不錯成效。

抓對時間克服 6 種創新病態

俗語常說:「在對的時間點,做對的事情」,社會創新也是如此。作者根據上述社創紅燈區與綠燈區的概念延伸,提出社會創新的生命時間圖(p.45)如下參考──

在創業初期,幾位志同道合之士好不容易形成社企的工作團隊,多半只有想法(ideas)與理念,也許起步就幸運找到投資者願意投入資金,第 1 種病態類型就是永遠不願意開始(Never get started);但反之,第 2 種情況則是太多鳥點子(Too many bad ideas),第 3 種、第 4 種剛好就是創業人生的如實反映:太早收山(Stop too early)太晚踩煞車(Stop too late)而付出沉重代價。這些紅燈區前期付學費的寶貴經驗,其實可能是後期規模化的重要基礎。

然而,綠燈區也不是就此一路平順,例如第 5 種情況為投入開發不足(insufficient exploitation)、第 6 種情況有點類似社企「鬼打牆」,在服務或業務規模化還不成熟之前,又提前開始創新的作為(innovate again too soon),消費者或捐款人未必每次都買單。

發展中國家規模化創新實例

本書第 2 部分,作者實際走入印度、孟加拉探訪社區型組織,無論是以社企型態或單純的非營利組織類型,都在社會創新與規模化中嘗試取得平衡。這本書中選取的個案,分別屬於部落服務、健康醫療、鄉村發展,以及環境保護類型。第 3 章的印度組織 Gram Vikas 專注在社會包容與性別平等的倡議行動、第 4 章 Aravind 提供盲人醫療服務;第五章 BRAC(孟加拉鄉村進步委員會)強調脫貧、提升識字率、提供農業與糧食安全各項方案;而第 6 章 Waste Concern 則處理廢棄物回收、環境保護、再生能源,同步提供就業機會給窮人。

印度 Gram Vikas 部落創新與鄉村發展

此組織專注在社會包容與性別平等的倡議行動,社會倡議更多時候是在尋求理解與學習,可說是社會創新的心靈改革。組織早期採行社區農場以及農業合作社,希望在服務場域中,使不同性別者彼此從互動中學習,無奈部落的人並不接受;後來 Gram Vikas 發現,先跟部落的人建立信任感,遠比從高位指導「你們應該這樣做、那樣做」來得有效。後來,從社創紅燈區轉換到綠燈區的關鍵在於──「大人的觀念要改變不容易、小朋友卻很快」,組織學到了先以社區本身問題為主,而不是組織期待的成人性平教育,也就是先提升兒少的教育品質,當下一代都有了新觀念,接著才牽動部落成人的觀念改變。

這個突破,使得印度政府也注意到這項部落創新,已經在超過 6,000 個村落擴大辦理,並進一步發展出「鄉村健康與環境行動」服務方案,健全鄉村基礎建設。當然故事還沒完,因為規模化相當成功,吸引更多國際捐款人,有捐款就要看到更多成果報告,過重的文書作業、人力資源的流動,將是 Gram Vikas 未來必須正視的課題。

印度 Gram Vikas 組織著手土地和水資源管理,改善農業、林業運作,還有飲水、糧食安全項目等。 圖片來源/https://goo.gl/1o5AEA

印度 Aravind 提供眼科服務

在印度的偏鄉地區,許多醫院根本無力對盲人進行診治與手術,創辦人 Venkataswamy(簡稱 Dr.V)從 1976 年起就發願要幫助更多盲人。他當時有感於麥當勞餐廳這類餐飲業可以在印度快速規模化,但醫療健康體系卻遠遠落後,希望可以尋求企業合作突破。有別於其他醫院包山包海的醫療方式,Dr.V 只專注在眼科醫療手術與服務,到了 1991 年底已經服務了 280 名付費患者,還有 1,100 名免付費的經濟弱勢家庭,每年平均執行 5 萬件手術。

Dr.V 為追求醫療服務的永續發展,將收費/不收費的人數比例訂在 35% 至 65% 之間。同時在社會創新的部分,深化眼球手術的品質、擴大行動診所走入社區、成功吸引國際獅子會長期贊助,都是擴大規模化的典範。Aravind 在經營管理上,還有值得學習之處,就是切勿被不懂醫療專業的企業贊助者牽著鼻子走當外商提出要擴大扶貧範圍時,組織本身要思考是否有足夠條件支撐,特別是醫護訓練、器材維修、軟硬體設備是否穩健。

一輛坐滿接受 Aravind 醫院施行眼科手術病人的巴士,正把大家載送回家。圖片來源/https://goo.gl/zC3cv9

孟加拉鄉村進步委員會(BRAC)進行教育/鄉村培力

BRAC 強調脫貧、提升識字率、提供農業與糧食安全各項方案。孟加拉自 1972 年獨立之後,各式國際援助一直在孟加拉鄉村提供各式協助,BRAC 則專注於教育與鄉村培力的工作項目上。1978 年,BRAC 率先創立了研究與評估部門,在組織型態上進行調整,並在 1980 年率先引進口服液療法來改善鄉村腹瀉的問題,讓村民健康成為脫貧的第一步。

後來,BRAC 在社會創新上決定採納不同學派的做法,兼容並蓄,同時在組織內採行兩種實驗性質的工作模式:鄉村教育計畫、微型貸款計畫。1986 年,2 者合併為鄉村發展計畫(rural development program, RDP)並繼續擴大服務規模,但這策略過程並不平順,2002 年想要擴大至阿富汗執行方案時,甚至有 BRAC 員工因此喪命。在該國社會政策不健全的情況下,BRAC 是追求規模化極致的個案,在 2013 年就已經有超越 10 萬名員工、服務了 1 億孟加拉人口。2014 年,BRAC 直接設立了社會創新實驗室,透過各種方案的進行,找尋更有效的社會解方。

於孟加拉的 BRAC 小額信貸用戶。圖片來源/https://goo.gl/VWnmUP

孟加拉 Waste Concern 不只是關注環保議題

Waste Concern 處理廢棄物回收、環境保護、再生能源,同步提供就業機會給窮人。創辦者相信,社會創新不能炒短線,必須要耕耘基礎研發,否則創新就像空包彈,同時也詳細區分短期方案(project)與長期計畫(program)。1990 年代在孟加拉首都達卡(Dhaka)的廢棄物回收,毫無章法與規則可言,但其實這些二手物、紙張、瓶罐如果有效運用,都可以轉換成有效資源,而且可以帶來金流效益。當時公部門並不支持,於是團隊尋求企業協助。工作小組並不灰心,持續在貧民窟進行小型實驗,計算每單位回收物可轉換的現金流,以及實際改善窮人的就業比率。到了 2008 年,團隊正式成立社企,有效處理都市廢棄物,轉化成有機化肥,還可以出口輸往鄰國賺取營收

與前 3 個快速規模化的個案相比,Waste Concern 邁向創新之路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也曾被政府官員冷嘲熱諷:「你們這些做回收的一輩子就是清潔人員」。然而,也許是這樣「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用心耕耘,團隊的長期努力並沒有被遺忘,聯合國發展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UNDP)以及孟加拉環境暨森林部都見證了這項資源回收工作的重要性,並與 Waste Concern 簽署合作,持續進行永續發展諸多計畫;2012 年起,更與美國比爾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合作建立廢棄物回收循環基金(Waste to Resource Fund, W2RF)在財務上更加健全發展。

圖片來源/https://goo.gl/oNG0sd

規模化與社會創新的動態平衡

書中第 3 部分的討論,從田野研究拉回社企理論面與分析。從上述個案之中,作者深知社會創新不容易,並歸納出問題場域的 2 種類型──技術型問題(technical problem)關係型問題(relational problem)

技術型問題多半是經濟、認知層面的障礙,屬於有形層次;關係型問題則牽涉到人與人的互動關係,較為複雜,有文化上的規範,也有政治上的考量,這些無形層次會阻擋社會創新的規模化,社企團隊在處理上也需要更有耐心。

現實社會的問題很多、社區的問題多元,一個組織再有理想,領導人再優秀,也難以一下子解決所有問題,必須專注的認定某些優先必須被處理的領域順序,才具有實務上的可行性。也就是說,只追求社會創新或規模化的發展,都失其偏頗,唯有考量到當地政經社會人文條件的綜合因素,才能在社會創新與規模化之間取得平衡

圖片來源/https://goo.gl/kpmWE5

結論:4 點創新建議,讓社企更有溫度

對於所有關心社會企業發展的讀者而言,本書的優點在於提供了南亞發展中國家的慈善發展脈絡與實務經驗,對於從事國際發展的實務工作者或第三部門的學術研究者而言,可讀性高。當然,印度與孟加拉的基礎建設環境與臺灣全然不同,不可一概而論。然而其要強調的是,社會創新不能淪為口號,必須是帶動社會前進的火車頭,但這個火車頭必須帶領更多車廂共同前行,才能擴大規模,帶領民眾一起往前走。2 位作者從個案學習中,在文末提出了 4 點建議──

  1. 別整天想著創新,務實的帶來影響力吧!
  2. 投資組織基礎建設是必要的。要能擴大規模與影響力,必須要採長期觀點來看待組織學習與發展;
  3. 讓組織能夠包容不同的聲音,而不是一言堂的工作環境,當員工願意說真話,對社企發展更健康,彷彿社企建立了免疫系統;
  4. 社會創新還不夠,還要有效的進行創新的量產。

閱讀完本書後,一個最主要的發現在於促使讀者們重新檢視社企的經營道路。非營利組織或社會企業都不是萬靈丹,但都有回應社會挑戰的自我期許,對於組織的運作期盼越高、當然也會有失落,時間會檢證出哪些方式可行與否。過去我們常誤以為社會企業 = 社會創新,又假定社會創新 = 創造影響力,這些迷思必須被打破,才能深刻體悟社企經營的過程,反映出的是人性無止盡的取捨與自省。無論是何種組織經營型態,我們期盼的是弱勢朋友真正有被接住的感覺,以及面對環境更加友善的態度,讓臺灣未來的社會創新,開始有了不容忽視的聲音。


作者

洪健庭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非政府組織與發展碩士,研究興趣為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與管理、新慈善、社會企業與公益勸募。目前服務於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研究發展部。


《創新與規模化:社會企業如何有效帶來影響力》(Innovation and Scaling for Impact: How Effective Social Enterprises Do It

作者:克裡斯汀・斯洛斯(Christian Seelos)、約翰娜・梅爾(Johanna Mair)
出版社:史丹佛大學出版社(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份:2017(Hardcover, 246 pp.)
索書號(ISBN):9780804797344

購買連結:博客來網路書店(原文版)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