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哲生專欄【社創火炬】/創業改變社會問題,賺錢更要賺人

在講述社會企業的理念與經營方法時,總不免會面對一些詢問:社會企業的「投資報酬大概要多少?」、「SROI 該怎麼計算?」、「社會影響力是什麼?」、「如果賺錢是否一定要保留不分配?或是分給社會團體?」等問題。

要獲得這些問題的適切答案,不應該從他人的學術或價值觀來得到標準的制式答案,應該試著用一個社會創業者的心境來模擬思考,設想自己因為看到社會問題,為了要解決問題而創業,目標是什麼?

社會創業是為了賺錢嗎?

我想你大概已經有答案了:「我們是為解決問題而出手創業,首要任務當然就是社會問題。賺錢?不會啦,夥伴們可以賺生活就不容易了!」

只要離開「賺大錢」的心中這口井,就會看到井外大千世界中的「社會」是多麼複雜,有歡樂美滿也有眾多煩惱,有法理光照的生活也有莫名的黑暗角落。這些角落裡的煩惱,形色各異、理由萬千,倘若真有人(例如你)想要自力解決問題,你大概有如唐吉訶德的瘋狂,選擇做這種摸不清、想不通、複雜多變的社會事務,來當作事業目標。專心的服務顧客將本求利,可能目標與工作任務還單純些。

大家都不坊試試看,先選擇一個你關心的社會問題,想想看你要不要投入?如果下決心投入,想要得到什麼?

我的答案很簡單,就是解決問題、幫助因這些問題而煩惱的人。

圖片來源/https://goo.gl/JRrxj8

圖片來源/https://goo.gl/JRrxj8

賺錢?當然是使用在地資源,用最小的資本,跟這些人共同面對經營挑戰。社會人士的認同與夥伴的心力投入,才是我們最珍貴的資本。我們只圖工作報酬,如果能賺大錢,商業公司早就搶著做,就不會是社會問題了,是吧?!

社會創業者很少夢想賺大錢,每天起床迎接他的,是該怎麼處理煩人的紛雜群體、怎麼溝通?怎麼做才對大家有幫助?是否對我們也很關心的其他事務,如社區生活品質、環境、文化、技藝、工作機會等有益?

往往,忙啊忙的,一陣瞎忙之後終於可以翹起腳小小休息時,也不禁會問自己,為什麼會做這件事?到底圖的是什麼?

非關獲利的目標:追求「社會體的價值」

詢問投身社會創業甚至中途加入社會企業的專業人士:「你想獲得什麼?」我想沒有人會從賺錢的角度回答。但是,即使是非獲利的回答,也都說得很多樣、很冗長、很沒有焦點。因為在他們一路以來的經營生活中,非關獲利的問題層出不窮,他們追求的社會目標也會一路轉變。

總歸一句話:「我們始終在追求著社會價值有關的目標」。

不錯,最終就是統一用詞「社會價值」,一個無法用金錢衡量,必須用心體會社會苦惱才能捉摸得到,讓社會更好的加值物。

「社會價值」既來自個人心理評斷,則有關社會貢獻的感觸,說來就有點矛盾。因為某個人所認為的好,未必會被其他人認為好(就如同強調環境保育,對想要經濟發展的人來說就認為不好)。因此,所謂的「社會價值」可能只是特定族群、某個社區範圍內,他們小範圍中的自我改善,與外面的人可以不相干。

因此,所以與其說是「社會的價值」(social value),不如說是「社會體的價值」(societal value)。說直接一點,就是「我們的問題,我們自己解決,創造我們的生活需要」。

所以,一個蕭條的鄉村,要為自己久被荒廢的資源創造再利用的價值,設想具有自己特色的各種行業,創造村民就業或吸引人群入鄉。他們會要求自己:使用在地資源、拒絕工業生產、多用傳統手藝與就業人力、要求維護在地文化與生態環境,以及限量的生產與服務。

圖片來源/https://goo.gl/rM28xq

圖片來源/https://goo.gl/rM28xq

超越獲利的志業:創造改變

這麼多龜毛的「自我要求」,外人可能不以為然,但是,他們就只是改善自己社會(社區、社群)的社會問題,創造走出自己特色的社會改變而已。即使仍有人群間的價值觀分歧,因為是特定區域內、同質性相對較高的人群,大家對社會價值的評斷比較容易齊一。

不管外人是否有不同的意見,「社會體」認為對內部成員有益的就該做,就要創造大眾需求的產出,這就是他們的「事業目標」。

社會價值是創業團隊,夥同他們想幫助的人群,在經營過程中所展現出的、超越賺錢桎梏後的「企業自由」,是企業由利益關係人共同享有的「經濟民主」(economic democracy)之自主意識。

企業終於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不再只是金錢目標的僕人。

社會企業不只是投資者的事業資產,它應該是社會人群的生活空間,我們應該用更廣闊的觀點看它,它是社會共好的理想之心靈平臺。

所以,與其斤斤計較這家企業創造了什麼,不如仔細品味、慢慢欣賞,這個由夥伴共同奮鬥的志業,創造了什麼大家共同享有的產出。

4kus15xlhtq-annie-spratt

不問獲利的共善事業:賺取人心

人追求生活改善,一般都會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或實體物資消費開始,如同馬斯洛(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所解析的──人的需求會逐步隨著生理的滿足而提升至:安全平穩、社會融入、自尊與自我成就等,較為抽象、心理、外部肯定等高層次的需求。

企業(家)何嘗不是如此,尤其是小型規模、社區共有的經營組織,夥伴們相互認識,容易擁有共同理想,所有的目標都擁有自然的社會先天性。

當我們要追求普世社會共同接受的價值時,這些價值的內容,必須是人人都接受甚至追尋的,例如美好幸福的生活、人群間的相互尊重與安全、公平的機會與人權正義等人性基本需求。

這樣的原則與想要維護的價值觀,當然不容易普及化,不可能快速實踐,可是如果經由基層社區或社會體的自力改善、群體的經濟自由,由個別的局部社會改善,確實可以產生由點而面、集小勝成大勝的社會改變。

也因此,不要再問社會創業家賺多少錢,應該要問他賺了多少「人」,因為他們在做的是人群生活改善的事業,是獲取人群支持的社會行動。

以後,我們該相互詢問:「請問,你們今年賺了多少人?」

胡哲生/輔大教授

截至目前都是企管系老師,專攻經營策略、企業行銷與產業網路。2000 年以後,看到臺灣內部的財富不均,開始有更多的疑問;2008 年金融海嘯,從根本體悟到金融投機的貪婪與不負責任,腦中原已鬆動的企業思維徹底重新檢討。原來我們該要的是:責任企業,而非只顧賺錢的企業;服務行為,而非銷售行為;社會共榮,而非投資者獨榮;永續經營,而非掠奪經營。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