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哲生專欄【社創火炬】/草地英雄推動臺灣社會企業蓬勃發展
社會基層或鄉村實際面對自己生活相關的問題時,不期待緩不應急甚至不被重視的政府力量,也知道自己沒有企業投資的商業價值時,就需要靠自己的力量,針對自己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即使是土法也是救命的方法),以中小企業的自立精神,善用在地既有資源,結合社區的團體意志,展現出基層的行動力。
他們倚靠的不是外界的資本挹注,而是看到社會需求(市場),擁有求好的熱誠與理想,以務實的態度面對障礙,利用既有資源走上創業之路。一般情況下,這類起源的創業組織,乍看之下起始資金微小,資源與人力不足,但是行動敏捷、有創意、有目標、堅韌、具團隊力,存活的能力反而比較強。
時勢望英雄 & 英雄創時勢
社會基層產生創業力量,有其生存環境中的不得不然,總的來說,不論富有還是貧窮的社會,在人或家庭社區的環境中,總有永不停息的問題發生,差別只在於是普遍的問題還是個別小眾的問題。
普遍性的社會問題通常顯而易見,民眾會期待由政府施政或企業投資解決;反之,民間則會期待(或接受)有新理想、敢於行動者的出現,拿出創業家的能力改變大家的生活,我們稱之為「時勢所望的英雄」。
一般而言,如果國家經濟力較弱、民生基礎建設不足,包括交通、教育、水電衛生條件及工商就業機會與收入不足等,影響人民基本生活所需,民間生活會普遍不好,激發民間力量自行解決,或與國際服務組織結合,成立以社區(族群)為基礎的社會企業。
如果政府基礎建設良好,如臺灣或其他社會發展有序的國家,但社會中仍有先天弱勢、社會結構弱勢、新貧階級存在(參考:社會問題激發的創業行動),這時的弱勢需求反而變得零散小眾,唯有在地的個人或基層組織(通常是社區)才能近距離認知體會。當然也唯有愛管閒事的人,才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賺錢的機會與個人才智,承擔對這些弱勢的責任,進而創業。我們稱這種情形為「英雄創時勢」。
臺灣基層的社會企業蓬勃發展,就是這些草地英雄,在自家周圍所推動的。
帶動臺灣社會創業風潮的組織
既是因為社會中大大小小、零零總總的「問題」而發生的創業,它關注的議題、參與的產業就非常分歧,幾乎任何社會議題與產業都有可能,很難用產業屬性來歸類這些分散各處的社會企業。因此我們只能以創立時的組織背景,將臺灣的社會企業分為 8 類起始來源的組織,包括──
1. NPO 事業投資:非營利組織在服務過程中,幫助受扶助對象從事生產活動與商業化(commercialization),或投資設立與其社會目標相符的事業機構。
2. 企業社會化轉型(socialization transformation):純粹的商業企業,從企業社會責任(CSR)中領悟到,可以藉由企業經營系統的延伸服務,照顧特定的弱勢族群,甚至利用荒廢的資源或村落,創造獨特的商機,而激發策略的社會化轉型。
3. 社區經濟(community economy)組織:偏遠孤立的鄉村中,經由在地組織或企業引進外部資源,創造在地資源重組價值,帶動社區的經濟與內部共享利益。
4. 合作社組織,其又分為 3 種:
- 產銷合作組織:特定生產活動者,為提升產品品質與銷售利潤,集體學習、生產與銷售,保障生產者的產品價格與利潤回饋,以維護農村生態。
- 消費合作組織:一群關懷消費安全(尤其食物)而組成的集體採購組織,藉由採購合約,鼓勵上游供應商採用符合群體要求的生產技術,既保障消費者,也達到改變社會生產方式的目的。
- 微型信貸合作社:小規模或特定產品生產者,藉由參與自助型的存款合作社,獲取該組織的信用貸款,幫助農民順利展開生產活動。
5. 公平貿易創業:為響應國際間的公平交易,支持低經濟開發國家的生產者,於是進口或委託該組織代工產品,再進口到臺灣銷售,以實際消費行動支持公平價格。
6. 社會創業:一些個人或團體,在臺灣或國際間發掘到足以自利生存的創業機會,直接進行創業,試圖實踐自己的社會理念。
7. 共生家園:特定族群或社群成員,基於宗教或社會理念,便於相互扶助、監督、保障彼此適應生活,建立一起工作與生活分享的空間。
8. 整合平臺(integrative platform):社會企業基於理念相似性,或經營業務的直接或間接關聯性,愈來愈多的實體社群幫助擁有社會理念的組織,在網路平臺上聚集資本或捐贈物資、產銷互助,為個別社會組織提供經營支援。
不只是南向,還是跨國公益創業?
經濟應該是不停的尋找社會需求,惟有具創新力、滿足市場需求的組織,才能獲得社會認同,進而獲取應有的利潤。
臺灣以及全球政府都在為國家經濟尋思新市場,它不在西邊南邊的地理位置,而是在世界各地未被服務的社會生活裡。
要服務高度發展的經濟社會,也許我們需要提供比它們市面上更好更便宜的科技產品;但是,如果是低度開發的國家,要提供的則是以關懷為本的社會改善。
臺灣曾經以中小企業的傳統產業,以及後來的科技產品出口國際,開創了經濟發展成果,未來更應邁向以公益輸出連結國際社會的「國際公益創業時代」。
公益經濟不在於地理位置,存在於社會結構的細縫裡。跨出腳步走入社區(群),用心體會,機會自會找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