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哲生專欄【社創火炬】/看見他人的絕望與孤單,所以創業

0

數百年來,以西方科學技術為基礎的工業發展,及以資本為基礎的企業設計與經濟體制建構,確實為人類帶來大量化生產與資源效率,促進人們物質消費的長足進步,讓世界主流社會的人群生活更舒適、更富裕,甚至到了浪費的境界。

但是,這樣的進步與富裕並沒有雨露均霑,沒有為不同國家或一個國家內的不同人群,帶來相同的生活品質。教育與技術水準的差異,塑造了生產力與財富的差異;大量標準化生產造成傳統工藝與機械化工廠的競爭力差異;企業股東與基層勞工產生了工作報酬的差異;基礎建設的分配注定了都市成長與鄉村蕭條的命運;科技基礎的消費文化替代了傳統或少數族群的文化;甚至工業生產也剝奪了貧窮國家的自然資源與環境。

這些差異造成部分人獲得而部分人損失、某些國家或社會興起而某些衰落、消費主義者極盡享樂而環境與資源受傷。就整體社會而言,當「得者眾失者寡」時,治理者可以用稅收與福利救濟方式實行財富再分配,彌補弱勢方的資源不足。反之,當「得者寡失者眾」的時候,就必然會產生較激烈的社會運動,要求對既有制度的調整。

ddvcpbohlv0-ine-carriquiry

現代社會當然不喜歡「解放」(emancipation)式的激進改變(radical change),強調革命手段的時代已經過去(雖然我不解中東地區革命式的戰爭為何發生?為何不結束),現代社會只要轉換資本基礎的企業立場,改以熊彼得的創業觀點,重新思考企業發展策略與社會生存環境的改善之途,就可以從社會弱勢族群身上,認知他們的需求,發展新的服務產品與新市場,如此不但可以為企業尋找藍海市場,也為社會提供平衡的發展力量。

也就是用「社會創業」的精神,創造社會的再平衡。

社會創業:看見「未被服務的需求」

社會中「未被服務的需求」到底是什麼?如何尋找與確認?

對於社會人士常詢問的這個問題,我的解釋非常簡單:當我們肚子餓的時候,應該不是「愉快」而是「痛苦」,此時就會產生強烈的「需求」──期盼有人能提供解飢的食物!如果有人餓了好幾餐,而身上錢不夠買下一餐,此時就已經不是純粹肚子餓的痛苦,還有心理的絕望與社會的孤單。

簡單的說,未被服務的需求,指的就是痛苦,尤其是持續很久很久的痛苦。痛苦的對面就是需求,它是很明顯、很具體、很強烈的心理與社會狀態。

如果只是餓了一餐,餐飲業者該思考的是便當的色香味,如何在眾多便當中競爭勝出。但如果是長久飢餓的特定族群,就不僅是便當,更要考慮他們的處境、形成原因、心理與社會結構的多面向原因。

要找到這些族群並不難,難的是,長久生活在富裕社群,甚至是既得利益者的主流人士,很難用他們的立場與生活情境去體會──到底旁人需求甚麼?適合這些人的生活方式是什麼?如果無法以他們的立場去體會生活需要,又如何能設計出他們的生活架構?

選擇「哀愁」,創造被忽略的價值

可惜的是,當我們面對「美麗與哀愁」時,一般人會被美麗吸引,忽略帶有痛苦的哀愁,忽略髒汙絕望的面孔。而社會創業家看到的卻是痛苦,將解放哀愁視為自己的責任。

所以,為富有市場再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尤其在投資報酬的吸引力之下,絕對是自然的選擇。即使是熊彼得所呼籲的創業家精神,仍是以開拓商業的未服務市場為念。然而,處在現今商業經濟已經過度成熟,到了供過於求的地步,再要開拓的反而是過去所忽略的非市場、底層社會、無消費力人群。也就是「不美麗、不醒目、不富裕、不易獲得資本投資」的市場。

社會創業選擇的是「哀愁」,是創造被忽略的「社會需求」價值。

bzw67ux31ku-milada-vigerova

為何身陷哀愁?社會弱勢的 4 類成因

任何社會都有不同原因的未被服務需求,愈是貧窮國家,幾乎愈有可能普遍性的出現基礎生活需求不滿足;愈是社會體制良好的富裕社會,則愈有可能社會結構失衡,甚至少部分的族群成為相對弱勢。

造成社會弱勢的原因大約有 4 類:

  1. 基礎建設不完備:

包括基礎民生的水電衛生通訊等建設不足,道路交通與村鎮對外聯繫不佳,甚至欠缺青少年基礎教育與青年技能教育,造成城鄉差距與生活條件不適。此時,只要任何一點基礎建設能加以改善,都可能激起在地居民的衷心接納與消費感激。

  1. 市場條件不完整

沒有現代化的工業生產,甚至欠缺在地傳統工藝,也因此在地居民沒有工作機會,沒有購買力量,無法形成一個交易互助的在地經濟體,如無外來的救濟援助,社區就會成為赤貧的人群。

  1. 工作環境不穩定

即使是現代化的社會,都市專業技能工作者也難免因為產業的起落,造成工作者失業或面臨轉業挑戰,且政府提供的轉業培訓與再就業輔導,也難以全面處理社會的失業與就業調整。

  1. 社會結構不均衡:

就算社會青年充分就業,在現代社會工作財富無法均衡分配的情況下,薪資所得與物價水準不對等的增加,加上傳統家庭結構變化、老化,身陷不利結構中的個人或家庭,便成為有薪的弱勢者。

圖片來源/

 雪中碳還是錦上花?提供貼合需求的服務

既是主流社會之外的族群,他們的生活條件與需求服務,應該與主流社會既有的服務有所不同。社會創業家想要解決弱勢者的生活問題,便不能粗略將外界既有的服務方式引入弱勢社群。對有能力的消費者來說,服務方也許可以用快速反應、更美好的設計、更高貴的形象,不停為他們如錦上添花般提供高附加價值的商品。但是對社會弱勢提供的服務,則應該緩慢有序的探究其需求,平凡務實的面對問題,設計可以正面改變的創新。

社會創業是在為弱勢者解決問題,是雪中送炭,創業者要能擁有體念社會的基本態度,才是根本。

作者介紹

胡哲生/輔大教授

截至目前都是企管系老師,專攻經營策略、企業行銷與產業網路。2000 年以後,看到臺灣內部的財富不均,開始有更多的疑問;2008 年金融海嘯,從根本體悟到金融投機的貪婪與不負責任,腦中原已鬆動的企業思維徹底重新檢討。原來我們該要的是:責任企業,而非只顧賺錢的企業;服務行為,而非銷售行為;社會共榮,而非投資者獨榮;永續經營,而非掠奪經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