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新與影響力:空話少一點,實踐多一點

 

翻譯/徐詩雅

如果你是一個非營利性的新聞媒體,你就會知道幾乎每天都會閱讀或聽到「創新」和「影響力」這些關鍵字。但以我們這些較嚴格檢視「創新」與「影響力」(尤其是影響力評估)的人來說,如何更實踐性、系統性的將這兩個概念整合進非營利或慈善領域中,才是重點。

創新,本來就不是新概念

創新,其實不是一個新概念,非營利領域已經有不少人鼓吹更多新方法,以改變現況。尤其這十年來,許多其他領域的人將經營、積效評估、講求結果等概念引入非營利/公益界,更加速了這樣的過程。

這些人同時也帶著講究高效率的辭彙,進入「創新」的討論中。「創新」最初在私部門(private sector,營利性事業,又稱作「第二部門」)作為流行語,現在則成為非營利部門(social sector)的每日用語。

如果創新只是意味著新事物,這沒什麼問題。然而,近年來「創新」被高度渲染,有些已分不清究竟是真的獨特,或僅是舊酒換新瓶。特別是一些新的非營利組織所推進的概念或方法,與過去的認知根本背道而馳。

photo-1456406644174-8ddd4cd52a06

檢視這些源源不絕、偽裝成創新的研究就會發現,這樣的創新僅是重新表述,或是將已實踐了好一陣子的想法及概念重新包裝。一個在慈善事業做計畫評估的同行曾乾脆的說:「他們不過是將我們早已知道的東西重新賦予一個架構罷了。」

也因此,被大聲疾呼超過十年,需要產業、官方和非營利組織共同合作的夥伴關係,現在被兜售成「共享/集體的影響」(shared/collective impact);行之有年的「特定計畫投資」(Program-related investments,PRIs)和「任務導向投資」(mission-related investments,MRIs),現在被推廣成「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的「基礎要素」;行銷及與公眾溝通曾被視為非營利領域的詛咒,如今漸漸成為日常要務,現在更告誡非營利組織得將自己品牌化。長年以來對組織策略和非營利領導者來說,一直相當重要的績效評估,現在卻被大大稱讚為「有變革性」。

有些大談創新的人正好是 「影響力評估」(assessing impact)的擁護者──這個詞被公益專家在演講和文章中大量使用,並要求更嚴格的實踐,例如,要非營利組織更專注在經營組織的可信度,以達成更多影響、倡議可以創造影響力的籌碼、合作可以增進影響力、跨部門的夥伴關係可以形成更大的影響力……卻忽略了傳統非營利組織圈內早已行之有年。

partnership

圖片來源:http://capforge.com/small-business-partnership-pros-and-cons/

無論這些想法如何用不同的語言呈現,而且確實還需要實踐得更好、更深入,但很少有人會質疑用不同語彙重申既有想法這件事,也少有人真正去探究如何影響更廣泛多元的聽眾,以及何謂有效的做法。

最近甚至有一個基金會的資深專員遇到了一個「社會企業家」,大談他的粗淺藍圖,卻沒有營利計畫、沒有目標設定、沒有市場分析、沒有前導研究。即便知道有另一個組織已經在執行近乎一樣的任務且非常成功,甚至正準備擴大具實效性的基礎設施,然而因為相信其他領域的新企業家較有可能成功,這個專員還是決定投資幾百萬美元給這個創新方案。9 個月後,整個計畫沒有順利運轉,與此同時,另一個「老」組織則繼續低調準備更大規模的國際計畫──且以很少的資金達成。

這並不是說非營利領域沒有競爭空間,組織以大量投資來證明自己的勇氣也沒有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身處這個資源漸缺的時代,竟盲目的相信所有被稱為「創新」的事物。

少一點空話,多一點實踐

真正重要的是,把創新和影響力這些術語拋諸腦後,實地檢視計畫的內涵,並且以更系統性的框架來看待。也許,現在正是檢示何謂「創新」的時候,更重要的是,什麼樣的創新才能產生真正的影響力?尤其是那些足以通過嚴格檢視和衡量的創新。

所幸,有些基金會和非營利組織領導人已經開始這麼做。根據高效公益事業研究中心(The Center on Effective Philanthropy)近期的一篇報告顯示,評估計畫成效已成為某些公益團體領導者高度重視的事,他們已注意到過去十年來的進展。然而與此同時,多數人仍然認為只有少數基金會有能力衡量其整體績效,惶論「有效的」的影響力指標。

圖片來源:https://ichemeblog.org/2014/08/23/five-things-you-need-to-know-about-journal-impact-factors-day-88/

圖片來源:https://ichemeblog.org/2014/08/23/five-things-you-need-to-know-about-journal-impact-factors-day-88/

所以,我們究竟該如何少說點空話,多一點行動呢?

我們可以開始問更艱難的問題,並要求這些鼓吹影響力和創新的布道者給予更真誠的回應。我們可以問這些人,他們究竟在這個領域做過什麼,如何做到,並且在過程中學到的好壞教訓是什麼。最近,有個全球規模數一數二的公益組織,其總裁被問及公益團體應該如何做才能擁有更大的影響力,他回答:「要有更多的評估……發展回饋建議管道……進行更多工作會議……與私部門發展夥伴關係。」裡面沒有一個是新觀念,但有些聽眾還是表現得猶如第一次聽到這些陳腔濫調,熱切讚美這位講者的智慧。沒有人繼續追問他,組織實際上要如何「評估影響力」,或更重要的,在過程中他學到什麼做法,導致成功與失敗。

我們可以開始質疑並非由獨立第三方所進行的評估,要求嚴格的分析,並開誠佈公的提供公眾所有的評估結果。 只要捐助的組織或公司與評估研究有所關聯,成果評估就總會有偏頗。資助者一旦介入報告,我們就永遠不能真正了解什麼是有效的、什麼不是,什麼又阻礙了進步,而這恰恰阻斷了未來的創新。

我們可以停止讚揚老調重申的立論。相反的,我們必須推動更深思、更具分析性的論述,探究如何將影響力評估做得更好,並決定什麼才是真正的創新。

我們必須停止切割創新和影響力的連帶關係。投資創新的資助者必須認識到,要求全面的評估可能會抑制創新的實驗,但創新者至少應該提供證據,以示他們的努力正在創造改變。

當人們將影響力與成果或產出混淆時,我們可以直接點破 。 一個著名的資助者最近宣布,他/她不再支持那些無法展現影響力、僅提供受服務人數的組織。儘管這個資助者混淆了「影響力」和「產出成果」,但這項宣告不僅沒有受到挑戰,反而被一些文章稱為「新的資金籌措方式」──因為這個資助者是個成功的商界大亨。

Perpetual motion with light bulbs and energy saver bulb. Idea concept on orange background.

Perpetual motion with light bulbs and energy saver bulb. Idea concept on orange background.

我們必須開始詢問資助者,是否,以及在何種程度上,能更系統性、全面性的納入更嚴格的影響力評估。具體來說,我們應該要求他們具體的舉例,如何有條不紊的評估受資助方做了什麼,以及投資和受資雙方共同的舉措,及其超越組織本身的影響

更好的影響力衡量指標,是看投資是否造成了、並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組織和/或投資者希望看到的產出或期待。更宏觀來看,可觀察受資助的組織是否正在強化他們的服務,並且有能力解決超出預想的問題。這將成為社區的能力,亦即不但解決手邊的議題,還能解決未來可能再浮現的問題──這就是整個計畫的社會效益。

例如,對無家可歸者感興趣的資助者,不僅可以評估受資助組織已經建造了多少住房、提供了多少貸款,或者有多少無家可歸的人已不用再流浪街頭,還可以評估該組織是否能讓更大的社群一起來關注這個問題,然後解決它。這就是一個很強的影響力衡量指標。

另一個例子是評估公共政策的推動,是否藉此影響更廣泛的群眾,而不只是達到該倡議本身的目標。 然而,資助者往往避開這些評估指標,認為「太複雜」或「難以衡量」,和/或視它們為長期過程,少有人耐心等待結果。

我們必須開始質疑聲稱「資助創新」的投資者,進一步檢視他們是否其實只是資助了以前曾嘗試過(並失敗)的、既存的專案/模式的微調新版本。

影響力評估是一個重要的實踐,無法輕忽,對於我們和全球都是嚴肅的挑戰。 讓我們期許在創新和影響力評估上,可以少些空談,多些「實踐」。


原文出處:Innovation and Impact: Enough Talk, More Do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