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街友修復弱勢居所,芒草心「起家工作室」異業合作熱情上線

0

 

你也許聽過「街遊 Hidden Taipei」、「流浪體驗營」等近來在臺北日漸打開知名度的「破除街友刻板印象」活動,也許你也知道它們都是由芒草心協會推出的培力計畫,現在,芒草心又推出了超吸眼球的起家工作室 KIGE

這是個包含油漆、清潔清運、水電、木作、泥水、空調等項目的專業修繕工班,工班的成員都懷抱一身好手藝,只是因手足欠債、投資失利、身體狀況急遽惡化等各種原因,成了無家者(homeless)或窮困者。

特別的是,起家工作室不只接一般商業案,更有一半的案子是在為弱勢家庭進行修繕。「我們不會讓弱勢家庭支付全額,而是由商業案的收入或協會自掏腰包補貼。」200 多個日子以來,起家工作室完成了近 20 戶修繕案,也定調了目前約 10 位師傅的工班模式。

但也因這份「自立之際不忘助人」的堅持,起家工作室已在資金上見絀。為了協助起家獲得更穩定的長期案源,以及更強大的品牌形象與曝光量,「起家工作室」從去年 11 月開始與「臺大創意創業學程學生會」(以下簡稱「創創團隊」)合作,並於今晚(5/9)推出「起家工作室」線上群眾募資專案。

起家工作室募資計畫說明(圖片來源:起家工作室粉絲專頁)

起家工作室募資計畫說明(圖片來源:起家工作室粉絲專頁)

我們的目標是把起家的招牌擦亮,並尋找有長期修繕需求的單位,讓工作室能有穩定的案源。為此我們推出群募專案,希望讓大家更認識起家,也許未來能減少挨家挨戶陌生拜訪的重擔。」

NPOst 專訪到創創團隊的四位成員陳彥利、詹耕輔、洪婉甄、范詠晴,他們表示,創創已成功和經營共生公寓、有修繕老舊建築需求的團隊『玖樓』談成合作,目前也持續向房屋仲介(經手很多房子、需要固定合作的工班)或非營利組織(因承辦無障礙空間改造案而需接洽工班)尋求合作機會。

NPO,歡迎異業合作嗎?

「執行這個計畫以來遇過最困難的事是什麼?」

這個問題好像戳中了他們的苦衷,大家互看後有默契地大笑,然後范詠晴先開口了。「我想是我們和協會互相溝通理想的過程。起初我們認為資金都已經短絀了、為什麼還要堅持為弱勢家戶提供修繕服務?難道我們不該先幫助街友師傅們獲得好生活就好?不過,原本想說服他們改變商業模式的我們,最後反而被芒草心的使命感說服了。

「如果連這麼密切和他們合作的我們都無法理解,當然更沒辦法將芒草心的理念傳達給大眾。所以現在募資案除了第一主打起家工作室的的修繕能力,第二就是強調起家會去協助修繕獨居老人、單親家庭、身心障礙者的居所,這是我們有別於其他工班的地方。」

工作中的師傅背影(照片來源:起家工作室)

工作中的師傅背影(照片來源:起家工作室)

「很多 NPO 被自身業務重擔壓得喘不過氣,對於想協助的外部團體很容易產生抗拒,你們有遇到這樣的問題嗎?」

芒草心一直以來的態度都很開放、協會的人員也都很年輕,像『街遊』或『流浪生活體驗營』等計畫,他們都成功用創新的方式引起大眾對街友議題的關注。芒草心的創辦人當初之所以成立協會,也是因為正規體制下的社工很難得到做(更多)事的空間,才出來成立芒草心。他們對學生的態度也是友善的。對吧?應該是對我們很友善的吧?」陳彥利轉頭看看其他成員,所有人都大笑了。

芒草心協會裡負責起家計畫的許哲韡表示,創創的加入固然大大增加了他的工作量,然而創創出現的時機,幫他們做到了也許 2 年後才會達成的工作。「尤其是關係的建立與連帶,也讓我們勇敢踏入從未被實作的場域。說不定哪天回顧時會發現,是因為這樣的過程,起家工作室才能奠下良好的基礎,才有建立營運模型、穩定發展的可能。」

我們修繕房子,同時也修復人生。

工班的最大價值,在於創造單飛

「執行計畫以來,外界的態度是支持比較多、還是無法體諒街友的人比較多?」

「如果是主動來粉絲頁互動的人,多半大力支持、給予正面評價、甚至會問說能否去替他們家做修繕?不過線下我們試圖主動洽談長期合作的過程,就遇到比較多對街友的刻板印象了。包括:『街友好手好腳為何不工作?不就是不願意自食其力嗎?』這樣的誤解,也有人擔心他們會不會拖延工期、甚至會不會順手牽羊……」

替弱勢家庭修繕房屋並清運(照片來源:起家工作室)

替弱勢家庭修繕房屋並清運(照片來源:起家工作室)

「所以起家工作室的粉專貼文會多嘗試寫師傅們的故事,讓外界認識街友也有千千百百種,有人曾經生意做得極其風光、有人也許是碰到倒債、生重病,或各種天災人禍而走到今日的境地。希望透過這些故事去打破『街友不過只是好吃懶做』的刻板印象。」

「你們的粉專上曾經提到吳師傅的故事。他本來是工班裡專責深度清潔的師傅,後來找到一份豪宅大樓的工作,月排休 8 日、薪水 2 萬 8。對起家工作室的經營者而言,看著師傅『畢業』,這樣的心情必然是複雜的。你們認為這對於起家的穩定經營會是問題嗎?」

「事實上這是這個工班最大的價值--讓資深的師傅單飛,而非把他們永遠困在這裡;同時讓其他資淺的街友能夠進來、當學徒培養修繕技能,在 2、3 年後有能力開始做比較複雜的工作。這樣學徒制的模式,才是『起家』工作室的理想。」詹耕輔回答。

工作中的工班成員(照片來源:起家工作室)

工作中的工班成員(照片來源:起家工作室)

學生合作的一年之限

臺大創創學生會約有 8-12 位學生投入這次的「起家工作室」年度專案,在場 4 人都已屆大四。「其實很忙。」他們羞赧的笑說。問起公益活動中學生計畫最常被詬病的「不持久」問題,創創很瞭解他們必須將任務具體以一年為目標,做出明確的句點。「『起家』是芒草心的計畫,不是我們的。雖然偶爾要適時運用『臺大學生』的話題性去創造曝光,但我們更注意在宣傳時要凸顯芒草心的主角位置。」洪婉甄表示。

「我們會在 6 月底前優先處理像募資案和長期案源的接洽,這些比較吃人力的工作,讓芒草心能夠簡便地接手延續如業務維繫、粉專經營這些工作。如果未來有需要,創創會協助招募實習生;但無論如何,協會自己一定需要正職的人力,讓起家在修繕技術或街友陪伴的工作中能回歸專業。

NPOst 專訪到創創團隊的四位成員詹耕輔、范詠晴、陳彥利、洪婉甄

NPOst 專訪到創創團隊的四位成員詹耕輔、范詠晴、陳彥利、洪婉甄

陳彥利補充,對非營利組織來說,即便推出了群募專案,人事費用通常很難納入募資項目中,「大眾很容易覺得 NPO 工作者應該要熱血無籌的投入公益。」社工不是志工、非營利組織也需要籌募人事費,是目前難以對外溝通的一道難題。

訪談的最後,洪婉甄熱心地說,報導中如果需要使用起家的照片,他們很樂意提供先前實地取材拍攝的照片;而詹耕輔則叮嚀不要選擇讓師傅或弱勢家戶正面露臉的照片。「也許是背影照,或是拿著油漆桶的手的特寫啦這種!」陳彥利補充。讓人在心中暗暗佩服,啊,雖然只是 22 歲左右的年紀,已經知道要考慮到這種事了啊。

作者介紹

陳 妤寧

在臺大政治系畢業、喜歡同時說正反觀點的優缺,在臺灣網路圈工作兩三年、喜歡網路濃濃的開放和建設個性,現在希望理性的社會工程,能夠更接納人類情感的複雜與多元。    想用採訪認識世界、用人類學開拓視野、用報導寫作讓更多專業知識變得有趣易懂。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