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營利組織的轉型困境:社會企業,還是影響力投資?

 

 

文/Mark Viso 非營利組織 Pact 執行長

翻譯/黃于洋、金建寧 編整/葉靜倫

過去幾十年來,這世界經歷了劇烈變化。在這些轉變過程中,公民社會一直都在第一線幫助個人、社群以及政府適應新的、不熟悉的環境。然而,儘管我們無法不受顛覆現象影響,公民社會,尤其是非營利發展組織,始終是被忽視的一群。這極可能是因為公民社會被解讀為一種中介角色,連結政府、企業與群眾,幫助別人適應,但本質上卻無法做出根本的改變。

私人企業和非營利組織一同攜手合作了超過十年,在計畫設計、執行和影響力方面日漸成為夥伴,這些真實的合作關係讓雙方都能有所學習。當我們承認每個夥伴都有專業知識,並擁有各自累積的經驗,隨著時間,我們開始互相成長,並且融合成新的第四部門(Fourth Sector)──既非完全以盈利為導向,亦非完全以社會影響力為導向。

隨著「第四部門」的產生,我們看見根本性的改變正在整個非盈利發展組織間發生,作為一個國際發展組織的領導者,我對於這些改變和它對全世界數百萬貧窮、邊緣化人口可能帶來的影響感到十分激昂。

全球經濟動盪迫使預算緊縮,發展計畫(如海外發展援助和私人基金會)的最大資助者們也面臨同樣的預算問題,但全球性的挑戰正持續著,在某些情況中甚至呈倍數成長,如敘利亞內戰和其導致的難民危機等。另一方面,消費者對兼顧社會責任的產品需求增加,且貧窮和動盪不安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直接影響,跨國企業們對於當地民眾和所有貧窮弱勢人口的福祉再也無法袖手旁觀。

與此同時,如果要為全世界人口的生活帶來轉型變革,非營利組織只仰賴傳統的捐款已經不切實際。我們看見利他的非營利組織正在採取更傳統的商業導向與結合私營企業特性。儘管捐款收入仍是努力的核心,非營利組織們已開始摸索社會企業和影響力投資,期望能將社會福利最大化。

以目前來說,影響力投資市場估計有 500 億美元(臺幣約 1.7 兆)市值,且在 2025 年以前將達到 2 兆美元(約臺幣 66 兆),且許多人認為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為了生存,非營利組織勢必要接受這樣的顛覆並且進化。不僅如此,我們確實能夠引導和協助人們構想和建立這些新模式,並以服務對象的福祉作為方向。我們以世界的轉型為目標,為此我們也需要做內部的革新,轉型成未來的非營利組織。

第四部門融合了政府、民間和非營利組織,正在改變我們運作、面對發展、與彼此聯結的方式。過去五年期間,商業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的經營模式都漸漸改變,一直以來以營收為導向的企業,從過去透過公司的社會責任計畫來捐款,進步到現在與非營利組織建立更實質的合作關係。如今,企業更進一步地改變,將原本屬於非營利組織的使命「社會影響」融入經營模式裡,在共同價值觀之下,將收益和某種程度的社會福利納入他們的經營模式中。

而在中間的政府有責任提供民眾從健康到安全的基本需求。政府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但傳統上,其收入來自不同的稅收結構和費用,以及外援和其他國際金援。政府和非營利組織及私人企業合作已有長遠的歷史,現在他們成為大規模的公私營夥伴關係,並且時常求助於私人企業來解決問題,從基礎建設到醫療等都有。

可以理解的是,許多非營利組織對於這樣的立場感到不自在,過去數十年來私人企業一再重複去適應日新月異的世界,以避免被淘汰。國際發展組織有時候是不願妥協的,我們的運作方式在過去 70 年間沒有太大改變,但如果我們不接受發生在我們周圍的變革,在適當的情況下引導,用極具創意的方式執行我們的使命,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我們對於世上的問題所能提供的潛力。

我們必須將這場革命視為一個機會,這個機會能夠增加我們的影響力,幫助人們脫離貧窮並且擁有他們的未來。

 

原文編譯:

What does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mean for civil society?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