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在美國電視上看到一則關於退休族/長者的住房報導,他們提到了一種叫做 Communial Living 的概念。故事中的一對母女,女兒年約五十歲,母親則是七十多歲,兩人住在同一社區,但選擇各自獨居,彼此都擁有一個小型單位,也就是自己的居住空間,一房一廳一衛和一個基本的小廚房,足供日常生活所需。但社區裡則有更多共同生活的空間,例如有一個大型的廚房,讓大家可以共煮或出借來宴客(尤其在節日時,例如美國人感恩節吃火雞,通常需要大烤箱,但如果為了一年烤一次火雞,就得買個可以放置大烤箱的房子,似乎又有些浪費);又或是有一個共有的大花園或菜圃,喜歡的人可以分得一小塊地方,盡享蒔花刈草或耕種的樂趣。
這讓我想到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也說台灣許多養老院中,單人房十分搶手;而在龍吟研論剛剛發表的華人前瞻需求中,也呼應了這個逐漸增長的「伴與獨」趨勢。
「伴與獨」是龍吟研論今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主軸。該單位連續兩年針對台灣和中國主要六個都會區(台北、台中、高雄和北京、上海、廣州)1200 位先驅消費者做的深度訪談,歸納出許多價值觀的改變和未來趨勢,得到許多有趣的觀察,希望勾勒出未來 10-15 年的消費趨勢,作為企業創新和尋找未來商機的依據。
既是大趨勢,內容包羅萬象,在此先就價值觀的改變做簡單分享。
家庭觀:最明顯的改變的就是所謂的親代對於子代應該承擔奉養期待的鬆綁,這趨勢在台灣尤甚,主要是親代從自身經歷去同理,希望給孩子(同時也是給自己)更多的自由空間;中國大陸則因為家庭由 80 後的這一代主導,他們的教育水平普遍較上一代高,又得到中國經濟起飛的加持,在家中的話語權最強,他們既希望父母幫忙帶小孩,但又強調會「教育」父母如何帶小孩。
教育觀:兩岸都重視自由發展,但台灣的親代會以較多的同理心去理解孩子,遇到選擇不同時,比較尊重孩子的意願而非強迫;大陸的父母則會在社會常模下給孩子「有限度的自由」,對於好學校、好工作還是有一定要求,有意思的是子代也多認同這種建構在社會常模下的想法。
人際觀:台灣和大陸充分顯露出了羊 vs . 狼的特性。台灣人「不與人爭」,強調「以和為貴」,認為資源就是要均分才公平;大陸人則強調全人教育、情緒管理和人際互動,無論是用什麼手段和方式,最終目的是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強調勝者為王、卓越超群。
金錢觀:台灣維持著傳統量入為出,能省則省的觀念,務實保守;大陸人則適逢過去幾十年的經濟起飛,帶來豐厚的經濟回饋,所以消費能力驚人,他們敢花、花得起也願意花,投資和消費都相對大膽。
(不動產依然是兩岸財富累積的關鍵,這個部分台灣的父母傾向於給釣竿,並給第一桶魚,希望孩子可以負擔部分責任,而不是全部由父母給,其中也有自保的考量;大陸的父母則因為害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傾向於無私地給予資產,經常孩子一出生就把他們的名字列在房產上,以墊高子女的競爭力為主要考量。)
幸福觀:兩岸都受到自我、家庭以致社群和諧對自身幸福感所帶來的影響,但台灣更強調「個我」的發展,重視個我和群我間的和諧;大陸則是強調角色扮演,每個人都要扮演不同角色,同時相對幸福感比較強,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別人都說她有好老公、好兒子、好工作、好房子等是很幸福的,她個人也會因此認定自己就是幸福的。
這樣的趨勢下,衍生出來的需求:
台灣
家務和照顧外包需求增多,親代趨向以財務支持子代和孫代,祖孫共學是一個趨勢。
親代比較自由,將有較多的空間和餘裕去過退休生活。
類家庭功能和社群將受到重視。
相容於群體,但又可追求和尋找自我的活動將受到歡迎。
三代同堂不是主流,混齡/銀髮社區興起。
具牽制力但不傷感情的資產傳承需求。
大陸
親代對子代提供金錢和勞務的付出,而子代視為理所當然。
隔代教養的積極解法,可傳承祖輩智慧或記憶,又可有效開發孫輩潛能的教育需求。
為下一代鋪路,創造更多機會的資產規劃需求。
年輕消費者無後顧之憂,強化即時行樂的態度與行為。
掌握當下機會、立即可見成效的投資需求。
「角色我」凸顯和成就外顯化的需求。
暫時性逃脫角色和合理化解壓需求。
你還注意到了什麼其他的趨勢和商機嗎?談談你的看法吧!
按讚,接收更多公益新資訊!
[…] published at npost.tw on February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