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之後,非營利組織扮演的角色將如何轉變?

作者/Helmut K. Anheier
譯者/徐鑫

同所有組織和機構一樣,非營利組織也深受政治框架、政策及規劃的影響。因此,如果想知道在未來,比如 2025 年的非營利組織長什麼樣,我們就必須回顧往昔與當前趨勢。近幾十年來,絕大多數發達市場經濟體見證了非營利組織作為健康、社會、教育和文化服務的提供者,在經濟意義上的普遍加強。同時,通常以公民社會、民主建設和政治參與為背景,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和政治角色也被反覆強調。事實上,許多國家正發生著這些新進展,在很大程度上它們的驅動力來源於以下四種觀點。

第一, 非營利組織越來越成為有「混合福利經濟」之稱的新公共管理(NPM)方法的一部分,這些方法高度依賴「準市場」和競爭性招標流程。有關這種發展的例子包括:衛生與社會服務提供中服務外包制的擴大,各種各樣「以券代補貼」的項目以及政企合作。本質而言,在社會服務的提供上,這種政策選擇將非營利組織視為比政府公共機構更高效,同時比監管成本高、且可能牟取暴利的盈利性企業更值得信賴。

第二,非營利組織被視為建設及重構公民社會、加強社會資本與經濟發展關系的中心。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不同類型的公民組織似乎成為了多元化社會的粘合劑。它的基本假設是,處於協會聯結的密集網絡中的人群不僅對社會問題帶有更少的傾向性,而且更具經濟成效性和政治參與度

第三,非營利組織對社會問責而言至關重要。 在提高公共機構及企業治理的透明度和責任感上,它們正日益被視為重要的工具。問責機制包括公民諮詢委員會、社區委員會、參與式預算、公共支出追蹤調查、公共服務交付監控和消費者保護。這些活動的隱含前提是,諸如選舉、公共監督機構以及媒體這些傳統問責機制還存在不足;而非營利組織通過揭發和倡導,努力幫助那些未被傾聽的聲音發聲。

第四,就解決社會問題方面,非營利組織被視為創新之源。事實上,更小規模、更貼近社區的特點使非營利組織成為尋求解決方案的創意代理,因此,它也被公認為比政府更適合做社會創新。與此同時,政府也正尋求與非營利組織的建立新形式的伙伴關系,以便識別、審查及擴大社會創新,以構建更靈活的公共應對。

上述四種觀點對非營利組織的未來意味著什麼?假設這種趨勢繼續下去,以下或許就是非營利組織 2025 年的場景 —

一、新公共管理場景

非營利組織成為一系列組織有序的準企業實體,通過競爭性招標流程以及分包協議等方式,承擔原本由政府提供的任務和功能,以最大程度發揮非營利機構在復雜的社會市場中的競爭優勢。為對複雜社會市場中的非營利提供者進行競爭優勢最大化,這種承擔原為政府權限下任務及作用的準企業實體如今通過競爭性招標流程與合同安排完成交付。最終,非營利部門可能成為政府精簡合同制度運行下的專有延伸服務代理。

二、公民場景

非營利組織是帶有自我組織及修正能力的社區構建模塊。它們是高度自主、各自利益與高度參與、互動協調一致的良性公民社會一部分。非營利領域將會形成一套防止、檢測、糾正社會弊病成為「社會問題」的聯合制約機制。作為公民社會自治基石的非營利組織,借著慈善事業的支持,協調自己的活動,並與「技術治國」的小政府保持一定距離。

三、問責場景

非營利組織既參與倡導,也推動倡導。作為一種不妥協的力量,同時擁有慈善資源的獨立支持,非營利組織通過構建並推動政治議程,監督政府及商業,挑戰現狀和保護弱勢。事實上,非營利組織是一種反制力,在社會、文化、政治領域監督,確保政府和企業各盡其責。非營利領域創造並體現了現代社會的多樣性、多元化和活力。

四、創新場景

非營利組織被鼓勵去解決對於政客們來說成本太高或不合時宜解決的問題。當選的領導人可以宣稱「我們正在處理」。對於不願嚴肅解決社會問題的政治世界而言,非營利組織無疑是塊遮羞布。非營利機構吸引慈善風險資本,並且融入社會投資市場, 成為了解決現代社會問題的「搜尋引擎」。

當然,未來四種場景中,任何一種獨占鰲頭的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的是,其中一種場景將成為主導,尤其在經濟層面。就這一點而言,新公共管理場景將繼續塑造服務型非營利組織的演變。它將促使盈利-非營利的新混合形式出現,這種改變將不僅僅停留在衛生和社會福利領域,教育和研究、環境、能源和信息技術等公共契約占主導地位的領域也將發生改變。

以上列出的各種場景不僅為非營利領域,也為政府和企業預測了不同角色。某個層面上,非營利組織將可能分飾兩角,一方面對政府活動進行補充或者制約,另一方面與商業進行競爭,譬如新公共管理的場景。這個觀點與古典自由主義非常符合,它也同樣出現在公民場景及問責場景中。另一個層面上,政府和非營利組織是更為復雜的政企合作關系中的一部分,他們與其他公共及商業機構以互補的形式展開工作。

隨著公共福利及政府責任逐漸從政府轉向其它主體, 這也鋪平了非營利組織在社會公益領域向私人部門過渡的道路,因此,這兩種遠景都將成為可能。政府作為「推動者」和「鼓舞者」的作用已明顯增加並將持續。這種進展將繼續推動非營利組織所有四個方向的發展,其最終的定位,看似矛盾卻又充滿活力,貌似不穩定卻又對於社會至關重要。

 

本文轉載於《善天下》,原文在此

作者 Helmut K. Anheier 是德國柏林赫爾梯行政學院(Hertie School of Governance)社會學教授及主任,他同時還是海德堡大學社會學主任及社會投資中心(Center for Social Investment.)教務主任。

原文連結:The Nonprofits of 2025, by Helmut K. Anheier,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Spring 2013

 

 


按讚,接收更多創新公益思維!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