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喜憨兒基金會的體驗式行銷,以接觸化解偏見

本文獲生命力新聞授權刊登。

【記者趙峻廷、魏嘉葦/2014年4月1日 台北市報導】「歡迎光臨!」嘴角掛著親切的微笑,一個個身穿制服的小男生小女生,充滿熱誠地對上門的客人打招呼,餐廳裡放眼望去,各式的佳餚樣樣俱全,彷若置身頂級餐廳,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推廣「體驗式行銷」,伴隨著喜憨兒服務生誠摯的笑容與溫暖的氛圍,化解對喜憨兒的負面刻板印象,也常讓客人在用餐完畢、離開後才驚覺:「這原來是一間喜憨兒餐廳。」

[youtube_embed src=”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OGIufAeN0″/]

透過體驗式行銷 了解喜憨兒

由於在社會上缺乏妥善照顧,一群心智障礙兒童的家長們以終身照顧、終生教育為核心,於1995年成立了喜憨兒基金會,並先後在全台設立40多個服務據點,而大眾也從那時開始對於喜憨兒有了初步的認識。1997年,隨著第一間喜憨兒烘焙坊的出現,業者開始訓練喜憨兒,從簡單的清潔工作到較為複雜的準備下午茶,看著喜憨兒們越來越有自信的神情,業者希望有一天能看見他們與一般人近距離互動,解除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隔閡,體驗試行銷的概念也因而形成;在經過一連串對於喜憨兒照顧與工作設計的修正後,喜憨兒們與客人面對面溝通,化解誤會的夢想終於實現。

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行銷顧問張幼霖將體驗式行銷的概念在2005年實行於喜憨兒烘焙坊後,喜憨兒們從一開始在結帳時僅有的片刻時間,延長至協助客人點餐、提供下午茶。透過長時間的對話與觀察,人們了解到喜憨兒們是一群單純的孩子,他們需要的是愛與關懷而非帶有歧視的有色眼光。

「憨兒和我們其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身體有些不完美的部分;他們就像大孩子一樣,需要我們用心呵護。」張幼霖說道。

歷經十八個寒暑 憨兒成長茁壯

喜憨兒基金會在台灣目前有21個庇護工作站,涵蓋了烘焙坊和餐廳,在台北、新竹和高雄都設有烘焙工場,其中以開放式廚房吃到飽為名的喜憨兒餐廳,地點位於高雄市三民區文濱路53號,在2010年7月23日正式開幕,沒有外聘廚師,只有四位老師輪班帶領十二位憨兒,挑戰時間與速度,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料理。

雖然憨兒們有先天上的不完美,但他們秉持著努力不懈的態度盡力完成所有份內的工作。曾經有一位憨兒被安排在外場服務,面對一群剛下課就結伴到餐廳用餐的職校生,雖然他們對於該名憨兒的用心介紹完全不予理會,但那位憨兒卻仍舊盡責的把話說完。張幼霖說 :「或許憨兒在某些方面不如常人,但只要是老師教過他們的工作,他們就一定會盡力完成。」

張幼霖也說,憨兒是一群全世界最棒的員工,因為先天的限制,他們心智發展較為遲緩,就像大孩子一樣,但只要順著他把情緒整理好,其實有很多嘗試的可能性。憨兒也像水,在不同容器中會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可塑性非常高,只要設計工作讓他們參與以及適時給予鼓勵,他們就可以準確的完成工作項目。

想到喜憨兒剛進入店裡幫忙時垂頭喪氣的樣貌,張幼霖笑著說道:「在這裡,孩子們看到自己特別的地方,變得越來越有自信,現在看他們,眼睛是有神的,開始打扮自己,帶耳環,更甚者假日也會找時間去美容院做造型。」

專業不輸常人 改變社會印象

對於社會大眾來說,喜憨兒餐廳改變了既定的印象,店內的裝潢和餐點與一般餐廳無異,甚至更好,然而不同的是,每個踏進這間店的人,總在飽餐一頓之後,才發現這樣優質的餐廳是喜憨兒在經營,也對喜憨兒認真工作的樣貌及溫暖自信的笑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