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不只在於結果,也在過程/NPOst 影響力論壇前導訪問 2
編按:
10/28 NPOst 一年一度的年會,今年的主題是影響力論壇。本週二,我們已刊出其中一位講者、輔大社會系副教授吳宗昇的前導訪問(參考:不可量化的東西,不代表沒有價值)。本篇為另一位主講者,國際救助兒童基金會 Save the Children 香港項目總監余振威的前導訪問。
現在就報名:2016 NPOst 影響力論
NPOst:
非常感謝您願意來臺灣,跟我們分享您寶貴的經驗。這次 NPOst 年會的主題是「影響力評估」。首先針對「影響力」,您如何看待「非營利組織」與「影響力」之間的關係?
余振威:
談起組織影響力,不管組織本身,或者在「非營利組織」的生態系統中,對於組織層面的社會影響力都較少討論。有些組織著重籌資結果或管理成效(例如行政費用支出、內部審計等),有些乾脆就與拿機構品牌的認知度或曝光率來衡量,某部分來說也取決於大眾的期望或監察機構的側重點。
大組織本身涉及的工作領域很廣泛,不同類型的計畫需要不同的指標,包括可量度和不可量度的。在非營利界,組織都以百花齊放的方式存在著,工作領域也五花八門,難以找到標準評估方法。NPO 一般都專注於計畫或策略規畫的影響,也就是通過組織內部的檢測來評估政策,或藉助外部專業與第三者視角,採用合適的測量工具,量度計畫成效,評估計畫影響。
從我過往任職於幾家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經驗來看,讓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定位不僅在直接服務或計畫/項目實施,而是把研究、公眾教育與行動、政策倡議包括在組織的變革理論(theory of change)中。這些都跟計畫/組織影響有更大的關連。
評估組織的影響,除了應該考慮這幾項內容的成效(outcome),「過程」其實也產生重要的影響。從較科學的角度來看,評估組織自身影響就是不同領域工作成效的總和。或換另外一個角度看,檢視「如果組織不存在,有什麼改變就不會發生?」也反映了組織的影響力在哪裡。
成效可以是客觀或主觀的,就不同領域的相關影響力指標來說,也有可量化與不可量化的種類。從國際視角來看,社會企業目前開始有社會影力響評估(social impact assessment)、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ment)、社會投資回報(social return of investment)等,都嘗試把社會影響力這類非量化指標轉換成可量化指標。NPO 值得花點心思向社會企業學習。
NPOst:
以您的經驗來說,您認為評估組織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重要?「影響力」這件事如此模糊,以非營利的性質來說,很多「影響」也無法數量化、數字化,為什麼我們還需要了解自己的影響力在哪裡?
余振威:
首先第一個思考點是向誰問責的問題。非營利機構需要不僅僅向上(即董事會、捐助人)負責,也要向服務受助者與利益相關人負責。要做好計畫、研究、教育、行動與倡議,組織的影響力往往成為公眾對組織公信力的指標,故此對組織本身就變得非常關鍵。
從整個公民社會的角度來看,不同組織都根據自身使命、關注的團體與議題、工作戰略等,站在不同崗位發揮其獨特的貢獻,每個機構定期檢視自身影響,從而找到定位,也是對非營利界夥伴們的貢獻與責任。
NPOst:
您是否能先透露一些,關於 10/28 的 NPOst 年會,您將與大家分享什麼內容?大概的重點是什麼?
余振威:
內容會以理論加實務為出發點,討論影響力評估的目的,其評估內容與方法。這涉及 NPO 工作者的基本功──計畫設計的邏輯框架、如何量度計畫/項目的成效,此外也包括從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視野,除了計畫,再加上公眾教育、研究、行動、倡議等變革理論的關鍵元素,討論如何提高組織影響力。
NPOst:
10/28 的 NPOst 年會,關於晚上的進階課程,您將以什麼樣的形式,來分享什麼樣吸引人的內容?
余振威:
希望跟其他嘉賓、參與的組織管理人員一起互動,通過大家感興趣的話題,提供個案,希望從計畫/項目推進到組織層面去討論影響力評估。利用一些案例,反思組織的使命與價值觀,檢視並討論組織計畫/項目、策略、工作方法與定位,以至各公民組織能一同貢獻於 NPO 界健康生態的建構。
了解更多、與余振威總監進一步討論,現在就報名:2016 NPOst 影響力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