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非視覺美學教育」趙欣怡帶你用「心」看見黑暗中的繽紛

不用視覺也能體驗世界。圖 / Anemone123 @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活動名稱:超越吧!公益! 2016 NPO 影響力論壇

日期: 10 / 28 (五)

時間:13:00 ─ 21:00

地點: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 6F 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 1 段 17 號)

主辦單位:ADCT 社團法人台灣數位文化協會

趙欣怡博士,社團法人臺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理事長,在 NPOst 舉辦的 2016 年「超越吧!公益!NPO 影響力論壇 Coding Impact, Loading Effect」中,分享自己的服務心得及寶貴經驗。

「藝術或美學不該被侷限在視覺的感官上。」藝術創作科系出身的趙欣怡認為,美術創作本就是視障者該擁有的機會,也許他們無法和平常人一樣用眼睛去「看」,但只要透過其他的模式,把視覺的作品做個「轉換」,再利用多重感官去體會,與特殊教材進行教學,他們依舊可以從事藝術的創作和美學的詮釋。

沒有視覺,也能創作

為了應證其論點,趙欣怡舉 2 位國外著名畫家為案例。Esref Armagan 是位沒有眼球的先天全盲者,也是土耳其專職畫家,其作品富有空間感、色彩極為豐富。而 John Bramblitt 則是後天失明的美國藝術家,因為有過視覺經驗,作品的色彩輪廓運用因此比 Esref Armagan 更加清楚鮮豔。

就讀博士班時,趙欣怡的老師曾問:「若有一天在美術館,有一位看不見的人正在欣賞藝術品,你會上去跟他聊聊嗎?」這個問題讓她開始思考,藝術是否能透過視覺以外的感官進行欣賞及創作。後來她還與一次從事創作的後天視障者聊天,發現這位藝術家失去視力後,不但沒有放棄水墨創作,還運用其他的感官能力代替了原先的視覺。

利用其他感官也能進行創作。圖 / geralt @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這個發現讓趙欣怡決定將這位藝術家的經歷提供給其他視障者,結合本身能力,並與相關的基金會合作,再加上曾因工作過度忙碌而短暫失明,讓她從事非視覺美學教育的決心更加堅定。

究竟在不使用視覺的情況下該如何進行藝術創作?「特製的發泡觸覺圖、複製文物、立體創作及 3D 列印繪畫,結合口述影像等方式,都是協助他們進行藝術欣賞的管道及教材。」趙欣怡解釋,透過口述可以讓視障者理解一般視覺化的資訊,而為了更清楚地進行資訊轉換, 3D 列印技術便是重要的教材,圖像完全浮雕畫,結合口述影像,讓視障者確實摸到畫作,再進一步加上色彩,讓我們進行口述時,能將色彩的資訊準確傳達給他們。

目前全臺灣能做到這項教學的人實在有限,因此除了協助視障者創作,趙欣怡等人也花了許多時間進行服務志工和種子教師的培訓與推薦,包括美學活動的推廣、口述影像技巧訓練,模擬、體驗視障者的學習狀態,加上創新教材教法的開發與研究等,希望能有越來越多師資,一起提供完善的教學,讓視障者清楚理解藝術的原貌。

探索美學人人都行

美學是從生活中慢慢滲透並影響大眾的,透過這種形式,我們才有更多創作及創新的機會。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正在進行的,便是讓視障者藉由感官,透過藝術的形式,接受環境中的訊息,以及欣賞生活中的美學,如一般明眼人一般,擁有詮釋、展現藝術的機會,並學習如何自我表達與認同。

任何人都有體驗美的權利。圖 / Pezibear @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為什麼要做,非我做不可嗎?」趙欣怡認為這件事不是非她做不可,而是希望藉由她所帶來的影響,讓大家一起重視這方面的議題。「影響力是從產生關係開始,然而不一定是因為自己身邊有身障者,又或者本身就是身障者,才能擁有關心的資格。」除了身邊的身心障礙者鼓舞她繼續從事這方面的服務,更多的還是因為意識到,總有一天我們也可能會發生障礙,只是我們現在無法預測。

趙欣怡認為,現在是藉由她的分享將這些訊息帶給大家,但當每個人都開始感受到不只使用「視覺」,還有使用「不同感官」的體驗生活意義、產生興趣,每個人便都會主動加入並提供協助。


延伸閱讀

教視障者畫畫,看見明眼人也想不到的繽紛

視障者傳授成功心法:找興趣、花時間、相信自己

不一定要學按摩,視障調音師劉文祥走出多元職涯

專欄:視障琴手許哲誠,從谷底再次爬起來的故事

面對苦難唯一的救贖,是付出/專訪「甜裡開始」視障創辦人林佳箴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