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人的八仙:八仙事件週年論壇

 

編按:

八仙事件過後,你可曾好奇過倖存的年輕生命,到現在都過著怎麼樣的生活?聯合報願景工程青年工作室製作了「八個人的八仙」後續追蹤報導,並寫了本篇專題緣起(原文:關於我們:為什麼關注八仙事件?)。本月 26 日,八仙週年論壇也將登場(那一夜,後來呢?八仙事件週年論壇),作為媒體合作夥伴,NPOst 將另行刊出相關報導,關注八仙事件中的社會組織與工作人員,探究這個重大社會傷痕帶來的點滴改變。

 

文/願景工程青年工作室

2015 年 6 月 27 日,第 26 屆金曲獎在臺北市小巨蛋熱烈展開。當滅火器樂團以《島嶼天光》一曲奪下年度最佳單曲,小巨蛋瞬間震耳欲聾,全場喧囂歡呼的同時,新聞跑馬燈、手機的快訊推播、臉書社群的貼文,連番的突發推播,打亂了這場盛會的氣氛。

一座城市,本該給予市民們歡騰的自由,喜悅的保障。但城市外圍,另一群也正享受音樂與週末夜的人們,卻遇上了不同的命運。8 點半左右,一聲又一聲噸重的低頻樂音,揭示了這場悲劇的驟降。以戲水聞名的八仙樂園遭到火劫,火苗突在重低音下狂舞,不明所以的人群只能慌亂逃閃,仍撞上了竄燒的火焰,赤裸的青春身軀於是捲入其中。

這個平凡的週末夜晚,卻成臺灣史上最巨公安事件的標記,總計 15 名年輕生命離去,484 名身軀終生留下火吻痕跡,只是這歷史鑄痕不該僅存於這些當事人身上而已,它是臺灣被忽視的公共安全問題,而這記憶更是具有集體性、在場性與歷史性,應該烙印在這個社會的記憶裡。

photo (3)

八個人的八仙緣起

這起事件之所以成為新聞議題,其癥結在相關問題未曾被有效處理,於是過去以來積蓄已久的壓力在此際爆發:如災難應變與管理缺乏科學論述、醫療體系勞動條件的嚴峻等,我們也看到,無論公部門與公眾尚未能適切的均擔風險責任,並對風險社會有完整的認識,甚至消防教育是否與時俱進,過去教育方向是否需調校、整體的回顧與反省等等問題待解?此外,面對燒燙傷患者,公眾該如何瞭解他們的需求?是譴責受害者,亦或是更向前踏出一步思考顏面平權?還是,在我們捐出金額不一的善款之後,社會的傷痕就得到撫平,裂痕得以結痂、癒合,或是,我們可以計畫性的避免任何一場潛伏在各式制度暗影下的公共災難?

作為媒體場域的成員,我們對災難性新聞的潮起潮落瞭然於心。一起大規模的悲劇自有它的生命週期,當事件爆發以後,大量的資訊湧入,公眾也在短期間接收巨量的災難訊息,每一則最新進度的報導都成為熱門新聞,當新聞的熱度退去以極稀微的浮光掠影成為新聞網站與報紙上不起眼的報導時,事件本身便逐漸被其它熱門議題所稀釋。一些人會記得,一些人會遺忘。

photo

我們希望我們是記住的那個人

「一個人的死亡是悲劇,一群人的死亡則是數據。」

八仙事件後,傷亡的數據不斷傳出,由於災難規模之劇,許多受傷逝去的生命濃縮為一個在螢幕上跳動的數字,年齡、燒燙傷程度等化為百分比,但陌生的生命底下蘊含各式歧異的人生經驗,這些數字對大眾而言是訊息,對傷者/逝者是刻骨銘心的人生。

鑑於拉長報導時間的嘗試,願景工程團隊以追蹤報導為本,將報導關懷核心聚焦傷者回歸社區後所面對的生活情境,復健遭遇的苦痛、傷後日常的挑戰,或是傷後人生規劃的重新來過,這些非屬主流的報導,會在此次達半年的「八個人的八仙」專題報導裡勉力呈顯,冀望藉由持續的報導實踐蓄積關注的能量,以人的故事回溯制度的暗角,面對制度上的缺漏,願景工程團隊也將邀請各領域的學者與專家提供務實建言,做為政策與制度性改革的論述依據。

為什麼是這八位傷友?

願景工作團隊在初期案例蒐集時,團隊成員之間便對受訪者的組成進行討論,辯證的主題聚焦在年齡、居住所在地以及性別及職業的歧異性,除型塑個體的差異性,也進一步成為復健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客觀條件,因此工作團隊希望能夠適切處理到這些不同的向度。儘管如此,工作團隊仍無可避免地使受訪者過度集中在北部地區,這一點,我們希望未來有其它縣市的傷友可以不吝指教,提供不同的復健生命經驗給工作團隊。

photo (2)

執行方法

「八個人的八仙」專題報導,以八名特約記者追蹤八名八仙事件傷友的方式進行報導,採訪時程為半年,半年期間八名特約記者每週報導八名受訪者回歸社區後的復健生活,以「結痂週記」為報導主題,藉由人的故事,呈顯日常與社會制度碰撞後所產生的各式衝突;不僅是以人為本的生命故事,更是在社會體制與文化底下的人本敘事。

報導團隊相信,以人為本,就是以社會真實為本,「結痂日記」是社會制度缺陷下的公安故事,八名受訪者讓我們重新照亮不完美的制度暗影。

同時,工作團隊相信每一次的會面與採訪,都是一種對他人生命的「介入」,我們希望這樣的介入所擁有的合理性是社會對此事件的重新反省,這樣的「侵入」才具有引起社會對風險意識認識的正當性,我們會以介入的旁觀者做為報導文本的要求,使「八個人的八仙」的口述歷史成為一起公共事件,而非僅個人生命的窺見。

歡迎讀者朋友關注此專題報導,公眾的關注與陪伴,會是對報導的肯定與對傷友最大的鼓勵。

photo (1)

準備

在專題籌備階段,工作團隊另邀請八仙事件台大醫院聯繫人黃佳琦社工師,為採訪團隊進行分享與意見交流。黃社工師以自身面對大批燒燙傷患者的實務經驗,提醒採訪團隊需謹慎處理的細節,她也為報導團隊的專業顧問,就此議題提供專業建議。

除在社工專業的諮詢之外,團隊另邀請前消防署災難應變組組長林金宏協助消防科學的專業見解,同時也獲得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消防暨災害管理學助理教授張賢龢的協助,為我們撰述災難應變與管理的專業見解,團隊特此感謝。

為什麼是八仙「事件」而非八仙「塵爆」?

在八仙意外登上全國媒體之時,多以「八仙塵爆」做為此次事件的報導稱謂,事實上,根據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署(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OSHA)對粉塵爆炸的定義,以及綜合災難管理學者張賢龢、林金宏組長的看法,以「塵爆」甚或「爆炸」報導八仙事件並不正確。由於爆炸的要素除需熱、氧氣、可燃物、引火後快速傳播以外,最重要的客觀條件是「密閉空間」,檢視現場影片,事發泳池並非密閉空間,也未有「爆炸」的現象,故八仙事件不是粉塵爆炸,而是粉塵燃燒所引發的火災意外。

對此,林金宏指出,假如對事件的認識一開始便不正確,將影響後續的討論與對事件的看法,因此本團隊在此專題報導中,一律使用「八仙事件」代之,希冀以更為嚴謹的觀點展開後續的探討,並提供民眾正確的知識。(編按:在衛福部網站上亦以粉塵「暴燃」稱之,而非塵爆。)

期許

「八個人的八仙」橫跨 2016 上半年,為期半年的採訪報導無論對報導者以及受訪的傷友都是艱鉅挑戰,我們並不擔心報導的貧乏與日復一日的單調,因為這是復健生活的日常,也是日常的必然;這是他們的生命經驗,也是我們的人生。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