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花錢經營社群?別錯過來自全球的網路捐助者!/2017 全球捐款趨勢調查

圖/awesomecontent @ Freepik

 

2017 年 9 月,NonProfit Tech for Good 所執行的《2017 全球捐款趨勢報告》(2017 Global Trends in Giving Report)甫公布,這份報告同時也是該年 1 月所公布的《2017 全球 NGO 線上技術報告》(2017 Global NGO Online Technology Report)的姊妹作。《2017 全球捐款趨勢報告》是目前唯一一項專門分析世界各地捐款者習慣與喜好的年度研究報告,和《2017 全球 NGO 線上技術報告》相輔相成,其數據分析結果能協助組織好好的了解自身使用的技術是否貼合捐款者,也能發現還需要改善、精進之處。

圖/Nonprofit Tech for Good

為了更完整的了解捐款人如何選擇其投入捐款的慈善機構,以及他們喜歡的原因、和機構的溝通方式等,《2017 全球捐款趨勢報告》於焉而生,這是目前唯一一項專門分析世界各地捐款者習慣與喜好的年度研究報告,和《2017 全球 NGO 線上技術報告》相輔相成,其數據分析結果能協助組織好好的了解自身使用的技術是否貼合捐款者,也能發現還需要改善、精進之處。

報告的調查內容涵蓋廣泛,並且具有指標性,包括全球募款工具與捐助方式的轉變、捐款人與受捐贈組織之間的連結程度、世代推演對捐助行為造成的影響等,此外,報告中也呈現了人口統計變項(性別、世代、意識形態等)表現在捐助行為上的差異,當然,全球各洲的地區差異也形成不同樣貌的捐助行為,同樣是此份報告的重要研究內容。

全球超過 4000 位捐助者參與調查,約一半位於美國

《2017 全球捐款趨勢報告》於 2017 年 5 月 1 日到 6 月 30 日透過網路針對全球 6 大洲、95 個國家的 4084 位捐助者進行調查,並且為了能涵蓋更大範圍的調查對象、更有效的觸及全球不同的社群,NonProfit Tech for Good 積極與 3 個非營利組織合作,分別是同為線上捐款/募款平臺的 CanadaHelpseverydayheroNetwork for Good。此次研究主要以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進行,為了擴展此報告的影響範疇,NonProfit Tech for Good 表示 2018 年的報告將增加阿拉伯文與葡萄牙文版本。

參與這項研究的 4,084 位捐助者當中,有 91.4% 的捐助者去年有捐款經驗;大部份的捐助者(13%)傾向捐款給孩童與青少年相關議題,其次是為自身宗教信仰與人權服務捐款,分別佔了 10.4% 與 9.5%,最少獲得捐款挹注的議題則是和平與非暴力,大約僅有 1% 的人為此捐款;超過 7 成的捐款者位居於北美洲,約一半(47.1%)來自美國,這可能與研究方法以英語為主,且美國為相對富饒的已開發國家有關;同時,超過 7 成的捐助者為女性,而於二次世界大戰後(1946-1964 年)出生的嬰兒潮世代佔捐款者大宗,約為 36.7%,其次是 1965-1980 年出生的「X 世代」(註 1),佔了 30%;而在意識形態的光譜上,傾向自由主義者(Somewhat liberal)與極端自由主義者(Very liberal)共佔了一半以上,分別是 33.8% 與 28.1%。

圖/jcomp @ Freepik

捐助趨勢研究的初衷是使活躍全球的捐助行為之圖像能更臻完整,包括捐助者的特質以及其捐助習慣與偏好,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往後勢必得納入更多元的調查對象,使全球的 NPOs、NGOs 與慈善團體皆能將結果應用於募資策略的改善,更有效的接觸到全球潛在的捐助者,籌集更多的資金並且進行募款技術的改良。

以下節錄報告中值得關注的 5 項結果──

1. 線上捐贈最方便,團圓時節易刺激捐款

根據《2017 全球捐款趨勢報告》,全球第一個線上募款工具是在 20 世紀末發明的,從那時起,以個人為單位的捐助者漸漸改變捐款方式,從直接到郵局寄款改由透過網路達成捐款,這不僅使捐款變得更加容易,對捐款者與受贈單位都相當方便,也因為網路不受地域影響,使得捐款的範疇悄悄的從捐款者居住地擴及到全世界,捐款的流動也前所未見的活絡。

圖/Nonprofit Tech for Good

根據報告,目前有高達 6 成的捐助者傾向使用網路捐贈,其中有 77% 的捐助者在聖誕節期間捐款,這些捐助者表示他們的捐款動機是節日所誘發的希望感與同理心,其中大約 18% 會捐款給需要協助的兒童與青少年。

此外,超過一半(54%)的捐助者會定期參與捐贈組織的活動,其中超過 8 成固定每個月參加一次;而有 45% 的捐助者捐款給非居住地的 NPOs 與 NGOs,而受贈最多的國家分別是印度(6%)、敘利亞(5%)。

2. 從 Facebook 獲得第一手消息,並增加捐款意願

相當多 NPOs 與 NGOs 對於利用社群媒體募款抱持懷疑態度,然而,有 75% 的捐助者贊同社群媒體是他們獲取捐贈組織第一手消息的來源,甚至有 25% 的捐助者表示社群媒體時常激發他們的捐款意願,其中又以 Facebook 最受歡迎,有 6 成捐助者接收到組織透過 Facebook 散發消息而捐款。(參考:【捐款人想什麼?】「隨時向捐款人更新受捐對象動態」、「既然捐了,就不要懷疑」

和社群媒體一樣會引發捐助者捐款意願的還有募款活動,有 25% 的捐助者因此捐款。此外,高達 9 成以上的捐助者贊同 NPOs 與 NGOs 對他們的捐贈傳達實質的感謝,並且時常更新組織的現況與活動。

圖/Nonprofit Tech for Good

有趣的是,這項研究也調查出未來捐助者可能喜愛的捐款方式,其中最受青睞的是可以累積點數的手機捐款 App,簡單點擊 2 下便可捐款的功能使超過 6 成捐助者期待這項新發明;其次,19% 的捐助者希望能透過近距離(near-field)通訊技術使手機接收大眾運輸或飛機的數位告示牌資訊,以便捐款;其他新奇、可能的捐款方式還有藉由冰箱上的觸控螢幕,以指紋解鎖的方式捐款等。

3. 募款與志願活動密不可分,皆能增加捐款意願

大多數的捐助者重視與捐助單位的互動,因此,全球參與志願活動的捐助者為數眾多,66% 的捐助者曾經在調查期間的過去 12 個月參與志願活動,其中 44% 捐助者選擇擔任募款活動的志願者,而當中又有 85% 的捐助者也會捐款給志願服務的單位。

圖/Nonprofit Tech for Good

此外,59% 的捐助者在調查期間的過去 12 個月曾經以捐助者身份參與募款活動,引發他們參與的動機分別是組織寄送的 Email,佔了 38%,其次為社群媒體(28%)以及特定事件(23%)。

根據這樣的調查結果發現,NPOs 與 NGOs 的募款與志願活動難以分割,人們有了捐贈的動機後,提供的形式並不限於金錢或身體。

4. 超過 7 成捐助者信任 .org 網域名

不管是線上或是線下活動,一些募款技術的精進仍舊至關重要,例如在視覺上引人注目,使得人們將目光投注在組織相關消息異動,也增加捐助者捐款意願。全球 94% 的捐助者都同意,為了緊跟數位時代的脈動,NPOs 與 NGOs 有必要針對通訊技術投注財務與人力資源。

根據報告,超過 7 成的捐助者最信任以 .org 為網域名的網站與 Email 網址,最不受信任的網域名則是 .net 與.com,皆約佔了 3 成;此外,高達 92% 的捐助者認同 NPOs 與 NGOs 具備一定的倫理道德,而且值得信任,而幾乎全數(97%)的捐助者都同意 NPOs 與 NGOs 必須懷有創造社會變遷的使命感。

圖/Nonprofit Tech for Good

5. 女性最常捐款,多數世代傾向網路捐贈

在生理性別差異方面,與男性捐助者相比,女性捐助者的數量相當驚人,這意味著即便當今社會以性別平等為號召,女性在家務勞動中仍負責管理家庭財務與慈善行為。接受調查的 2,954 位女性捐助者以兒童與青少年為主要捐助對象,佔約 13%,59% 的女性傾向利用網路捐款,而有 27% 的女性受社群媒體影響而捐助。

圖/Ksenia Makagonova @ Unsplash

而在世代差異方面,1981-1997 出生的千禧世代、X 世代與戰後嬰兒潮世代之間所支持的議題可能有所不同,不過屬於這些世代的捐助者皆喜歡透過網路捐助 NPOs 與 NGOs。

此外,這份研究報告顯示,意識形態對捐助者的習慣與愛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屬保守派的捐助者相對自由派年長,觀念也比較傳統;自由派則較為年輕,且特質多元,然而,兒童與青少年議題消弭了意識形態的影響,不管什麼派的捐助者,面對此議題皆願意慷慨解囊。

與捐助者進行深度溝通是不變的趨勢

共同發布此項報告的 Public Interest Registry 執行長表示,與來自各地的捐助者進行細緻的溝通對 NPOs 與 NGOs 來說是非常關鍵的,這份研究不僅是各地捐款文化的重要考察,更重要的是,NPOs 與 NGOs 將能更有效的掌握國內外的捐助者,知道他們何時捐款、怎麼捐款、為何而捐。

圖/onlyyouqj @ Freepik

值得注意的是,受限於研究方法,這項研究報告的調查對象多是以英文、法文與西班牙文為主要溝通語言者,且必須有使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習慣;此外,位於發展中國家的 NPOs 與 NGOs 因為缺乏線上募款的相關技術,加上大多數的捐助者都位於已開發或是富庶的國家,他們在募款技術方面能夠汲取的經驗,與富庶國家已發展近 20 年的募款技術與累積良久的社會信任相比,便相形見絀,也就是說,即便此份研究結果名為「全球」捐助趨勢報告,在取樣上仍有一些限制。

不過,NonProfit Tech for Good 也樂觀表示,隨著數位革命與經濟繁榮遍佈全球,世界各個角落將持續湧現更多元、更不一樣的捐助者,如今年的報告顯示,大多數的捐助者是在意識形態光譜上靠近自由主義那端的全年齡女性,未來的捐助報告也會加以調查發展中國家是否也同樣具有這樣的趨勢,以求更透徹的了解全球範圍的捐助行為。


註解:

X 世代專指 1965-1980 年出生的人,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匈牙利裔美國籍傳奇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原名為安德魯・弗里德曼,André Friedmann)的相片特輯中。參與過 5 場 20 世紀主要戰爭的卡帕解釋:「我們稱這個未知的世代為 X 世代,我們意識到,縱使我們滿腔熱誠,有些事情平我們的能力與財力仍舊做不來。」

X 世代所成長的 60 年代,於美國是越戰時期,充滿反戰思想,解放意味濃厚的嬉皮文化與英國披頭四樂團(The Beatles)遙相呼應;中國正進行文化大革命;日本學生運動四起。面對這些嚴重的社會問題,X 世代常感前景不明。(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參考資料:

《2017 全球捐款趨勢報告》(2017 Global Trends in Giving Report)


延伸閱讀:

【捐款人想什麼?】「社福團體不能只是等待捐款,也要開源」、「大型團體資源較充裕,傾向捐款給小團體」

畢嘉士基金會周文珍:募款是資源的動員,更是一場「交換」/非營利組織募資計畫與實戰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做公益到底是捐款好,還是實際行動比較重要?

NPOst 專欄:捐款人想什麼?

作者介紹

黃愉婷

曾任 NPOst 編輯。 八年級生。社會學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