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貧的租屋者,下一步也許就成街友/《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推薦序

 

編按:

游擊文化芒草心協會合作的新書《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麼一天》於今日(12/5)上市,囊括 10 位無家者的真實故事,5 位資深社工的真情告白。這些街友,曾經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卻都在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流浪街頭。

本篇為芒草心慈善協會共同發起人張獻忠為本書撰寫的推薦序,提醒我們「無家者」不僅包括街友,還包括所有赤貧的「居住困難者」。

 

文/張獻忠(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共同發起人)

臺灣對於沒有私人住所而流落街頭的人有多種稱呼,政府部門以及法律條文慣用「遊民」,非政府組織則傾向使用「街友」,一般民眾有時也會將這群人稱為「流浪漢」、「流浪仔」。不過無論是「遊民」、「街友」或「流浪漢」,指涉的對象通常都是露宿街頭者。

但是,在我們社會中,因貧困而陷於居住困難的人並不限於露宿街頭者,有更多的人夜宿在收容中心、網咖、24 小時的營業場所(速食店、便利商店)、廉價旅館、三溫暖,以及惡劣擁擠的租屋環境。這些人和露宿街頭者一樣處於極度貧窮(赤貧)的狀態,只是勉強保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場所,但是稍有個風吹草動便會失去住所,流落街頭。對於這種處境的人,我們姑且稱之為「遊民儲備軍」。「遊民儲備軍」比露宿街頭的人更容易被忽視,幾乎不被社會看見。沒有被看見就幾乎等於不存在,也難有社會資源挹注。

it-_c9yfrim-kevin-fernandez

為了呈現居住困難者的全貌,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提出「無家者」來對應英文的「the homeless」。「無家者」涵蓋了三種居住困難者,第一種是露宿街頭以及夜宿營業場所者;第二種是居住於設計給第一種狀態者居住的庇護所或收容中心;第三種是居住於惡劣、過度擁擠的租屋或者自有空間者。我們希望透過「無家者」這個新名詞的詮釋,可以讓社會更了解居住困難者的樣態與處境,不要只看到露宿街頭的「無家者」,而忽視「遊民儲備軍」這層面的「無家者」;不要只將資源投諸於後端的扶助工作,而輕忽了防止流浪生成的前端工作,這部分的工作無疑更重要也更為迫切。

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最初是由服務無家者的第一線工作者組成,在協會成立之前,我們各自在不同機構服務無家者,然而長期下來,我們發現後端扶助性的協助無法完全解決無家者的困境,也無法緩解社會的焦慮,同時我們也發現,社會排除是無家者發展以及服務工作資源累積的最大障礙。

Please Banerghatta National Park

當社會對無家者心存排斥與偏見時,無家者的發展就會受限。不管是學界研究還是國內外實務工作者的經驗,都顯示「居住」是重返社會之路最重要的基礎。有一個安定的居住環境,才有辦法安定身心,進而有辦法穩定去工作。但由於社會對於無家者的負面印象,導致政府不願投入資源,增設居住設施,而自行尋覓租屋地點的無家者也時常吃閉門羹,遭到社會排除。

當人們沒有機會認識這群人,沒有機會理解他們為什麼成為無家者時,很容易就用刻版印象去想像,以為無家者就是髒亂的、好逸惡勞、愛鬧事的。事實上,有居住困難者的無家者很多,露宿街頭者僅占一小部分,而露宿街頭者當中,罹患精神疾病、酗酒或有暴力行為者,更是少數。無家者社群如同社會的縮影,裡頭的人形形色色,真正行為不佳者其實很少,卻經常被放大報導,形成人們對於無家者的典型印象。

更嚴重的是,這些既定的刻版印象使得大眾所看見的無家者,永遠是具有負面形象的那群人,而無法意識到公園中有些穿戴整齊、精神良好的人,也是無家者,更不可能看見有工作的無家者。事實上,許多無家者都有工作,只是賺取的所得不足以支付住宅的費用,卻一律被貼上「好吃懶做」的標籤,甚至被潑水、潑糞與驅趕,遭受不人道的對待。我們所接觸的無家者,對此汙名時常感到不滿,卻苦無發聲管道。

maxresdefault1

這些工作經驗,使我們意識到「社會溝通」的重要性,唯有讓大眾更全面了解無家者的處境與需求,才能發展有效的做法,協助無家者自立更生,而不是以為只要把無家者驅趕到看不見的角落,問題自然就能解決。

為了促進社會大眾對於無家者的認識,芒草心慈善協會邀請長期關懷弱勢的文字工作者李玟萱採訪與書寫無家者的生命故事,期望透過出版此書,進一步幫助外界了解貧困者的生活樣態。為了呈現無家者的多樣性,我們擇取生命軌跡殊異的無家者作為本書主角,包含榮民、更生人、精障者、身障者、在中國投資失敗的臺商、工廠外移的失業者;同時也選擇從事不同工作的無家者,包含舉牌工、玉蘭花販賣者、傳道人、清潔工等。

每篇故事都如實呈現每位無家者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描述他們從「有家」到「無家」的生命歷程,以及成為無家者之後的生活實況,同時也試圖貼近他們的真實感受,用他們的話語說出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過去,又如何盼望未來。

the-ache-for-home

透過這些故事,不只希望社會大眾對無家者能有更立體的認識,也希望無家者的成因能被更多人理解。許多人之所以變成無家者,一方面與個人的遭遇與選擇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社會結構與產業的變遷息息相關,例如書中的阿明,曾在工廠當作業員,卻因產業外移中國大陸而失去了工作。此外,年紀增長、老化或罹患疾病也是重要因素,許多無家者在流浪之前從事非典型工作,例如在工地工作,但隨著年齡增長或疾病導致體力衰退,漸漸無法從事這類工作而成為失業者。

不過,流浪街頭並不等於永久成為社會邊緣人,只要有適當的協助與陪伴,每個人都有可能改變、重返社會,例如書中的阿忠屢屢輕生尋死,後來在教會的支援與協助下,變成宣傳福音的傳道人;而在獄中度過漫長歲月的阿新,後來則蛻變成介紹工作給無家者的舉牌工領班。

這些重新站起來的案例,背後仰賴的是社工長年的投入,一步一步與無家者建立信任關係,協助其克服實質的經濟、醫療與居住問題,陪伴他們突破各種心理障礙,找到重返社會的信心。在無家者邁向自立的路上,社工的角色相當重要,而社工經驗的累積也往往是突破障礙、發展有效方法的一大關鍵。

homeless_new_york_2008

幾年前,芒草心協會參訪韓國的無家者服務組織時,發現他們的工作者都非常資深,他們大多在 1997年金融風暴之後投入無家者服務,至今為止每個人都擁有 10 年以上、甚至 20 年的資歷。長年的經驗累積,使得這些資深工作者非常敏於判斷不同無家者的需求,而能在資源到位時,立即發展方案,有效協助無家者。

反觀臺灣,由於社會支持有限,近年來無家者領域的社工不斷流失,資淺社工的經驗無法累積,資深社工的經驗亦無法傳承,相關服務面臨嚴重挑戰。無家者服務需要的不只是社工的熱情,更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與資源投入。為了讓大眾了解社工如何協助無家者,本書特別收錄 5 篇無家者社工的故事,期盼社會大眾能看見他們做的事,理解他們的價值,進而有更多力量支持專業工作者。

%e6%b8%b8%e6%93%8a%e7%84%a1%e5%ae%b6%e8%80%85_%e7%ab%8b%e9%ab%94%e6%9b%b8%e5%b0%81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