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綠色富豪拯救世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趙家緯:「沒有彌賽亞。」

0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趙家緯,於公益爆米花#32「從捐款人到大企業,非營利組織的責任困境」演講

 

非營利組織的路怎麼發展,無法完全脫離「利」的外來影響。來自有「道德汙點」的企業捐款,能不能接受?捐款基金能否投資於「傷害環境」的跨國企業、回收的利益再使用於對環境有益的環保事業?(推薦閱讀:「非核家園」只是環保團體的事嗎?

知名記者 Naomi Klein 在她以氣候變遷為主題的《天翻地覆》一書中,闢出專章討論美國的大型環保團體因接受化石燃料業者與大企業的捐助而弱化對化石燃料業者的指責,不但傾向於倡議「個人行為的改變」(例如鼓勵隨手關燈從自己做起……),甚至研擬出過度迷信市場手段的法案政策。

「臺灣的環保團體好像還沒有強到可以做這等壞事,了不起是在用了免洗筷、或是搭電梯到二樓的時候被批鬥。」趙家緯幽默的說。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擔任理事的他這樣介紹綠盟:「我們就是大家俗稱的反核團體!咖啡店常見的反核旗,就是我們推出的『社運文創商品』。」讓現場爆笑連連。

畢業自臺大環工所博士班的趙家緯,在參與國內非政府組織對於環保和能源議題的倡議之前,也和他同學們的想法一致,「我們想利用技術改變世界。」但是面對氣候變遷這全球首要生態危機,真正的解決方案究竟是什麼?趙家緯引用 Naomi Klein 書中的分析,指出「對抗全球暖化的運動,首要動機是渴望比較深化的民主型態,可以讓社區真正掌控對於集體生存最為緊要的資源──安全的水、空氣和土壤。」(延伸閱讀:政府、財團、勞團,政黨輪替也改變不了的三角關係?

改變世界,交給綠色富豪?

臺灣有慈濟將捐款投資到美國的化石燃料業甚至軍火商──包括出現在世界上各種海上漏油事件的主角英國石油、康菲石油、雪佛龍石油、艾克森石油,還有全球農產品種子壟斷供應商孟山都、美國血汗賣場沃爾瑪、全球最大菸酒公司奧馳亞、全球最大軍火商波音……掀起軒然大波。而美國一個規模頗大的環保團體「自然保育協會」,則以更大的規模被披露和破壞環境的事業有著直接關係。

「自然保育協會擁有 2000 萬英畝的保護區與 60 億美元的資金,1999 年起被允許在其買下的德州自然保護區中開採石油,藉此籌措保育經費。」這個事件在《天翻地覆》中被記者 Naomi Klein 批評揭露。「自然保育協會對外聲稱,由於保護區當時是由石油公司手上買下來,他們是根據信賴保護原則,來繼續使用當初保護區獲得的石油開採許可證,並且他們會將收益運用在保育區域內的稀有動物。」

這個事件的背後,可以看見自然保育協會發展這些業務的脈絡──他們開闢了「Development by Design」(生態減輕方案)的業務,致力於為礦業公司及化石燃料公司設計減少傷害環境程度的開發方案。但趙家緯指出,此舉無疑提供了化石燃料業者繼續發展的正當性,阻礙更有效的減碳政策之推動。(推薦閱讀:當環保團體兼職開鑿天然氣/《天翻地覆》書摘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趙家緯,於公益爆米花#32「從捐款人到大企業,非營利組織的責任困境」演講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趙家緯,於公益爆米花#32「從捐款人到大企業,非營利組織的責任困境」演講

綠色富豪不是社會的彌賽亞

「沒有彌賽亞。」趙家緯指出,每當有億萬富豪表示將致力於氣候變遷議題,投注龐大資金徵求潔淨能源科技的發展時,總引起各大媒體爭相報導。但在這些粉紅色泡泡和美好形象以外,卻有些殘酷的真實數據。例如,比爾‧蓋茲在去年底的巴黎氣候峰會大張旗鼓的成立能源突破聯盟(Breakthrough Energy Coalition),但另一方面蓋茲基金會於化石燃料業的投資金額為 14 億美元。

非營利組織的世界裡,政治不會消失。趙家緯曾經因為年輕、相較於其他環運前輩顯得「人畜無害」,而獲頒主流商業雜誌的環境相關獎項;也因為沒有包袱,能夠在與自己理念相悖的書出版時、婉拒寫推薦序的邀約。「本來以為『趙家緯等各方名人一致推薦』這樣的字樣終於有機會登上一本書的書腰,還是忍痛放棄了!」趙家緯笑著說。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趙家緯,於公益爆米花#32「從捐款人到大企業,非營利組織的責任困境」的演講分享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趙家緯,於公益爆米花#32「從捐款人到大企業,非營利組織的責任困境」的演講分享

回應自己對於環境議題的期待,趙家緯相信氣候變遷需要根本的系統轉型,各方除了需要讓更多民眾看見議題重要性和可行的替代方案,更需要合力提升氣候變遷在政治議程中的優先順序,才能落實真正的「制度性變革」。(推薦閱讀:非營利組織氣候變遷行動指南/《天翻地覆》書評(上)

繼續閱讀: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賴曉芬:「參與式民主的價值,正在於它的慢革命。」

作者介紹

陳 妤寧

在臺大政治系畢業、喜歡同時說正反觀點的優缺,在臺灣網路圈工作兩三年、喜歡網路濃濃的開放和建設個性,現在希望理性的社會工程,能夠更接納人類情感的複雜與多元。    想用採訪認識世界、用人類學開拓視野、用報導寫作讓更多專業知識變得有趣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