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不只是愛不愛而已-專訪台灣第一本動保雜誌「窩抱報」創辦人蘇于寬

0

本社企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104年度中小企業品牌拓展計畫--輔導社會企業品牌形象建立與推廣」支持輔導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廣告

窩抱報,從一家設計公司辦公室裡孵出的動保雜誌,也是台灣第一本完全以動物保護議題為主題的紙本雜誌。

11222651_928091493919783_7689614597054120673_n

(封面組圖。照片來源:窩窩 Wuowuo 粉絲專頁)

10299531_903122803083319_2446071414165775112_n

人類對不同動物的不同態度,源自於對牠們不同的分類方式。包括同伴動物(貓貓狗狗)、經濟動物(雞豬牛鴨羊)、還有野生動物、實驗動物(白老鼠或兔子),人類對牠們的情感和依賴之複雜,也許無法做到真正的「眾生平等」,不過理解牠們的處境、關心牠們的福利,並不那麼困難。

動保不只是救貓救狗

「動保太小眾,而且議題不多吧?」,面對這樣的質疑,窩抱報的創辦人蘇于寬說:「其實動保世界裡的議題隨便一抓就是五、六十個,所以我們目前每期字數都爆⋯⋯」

「光是野保和動保就吵不完了--有些人會把被棄養的狗狗帶到陽明山、幫忙做 TNR(Trap Neuter Return,意即誘捕、絕育、放回原地)。可是出於天性,狗可能會去追保護區裡的一隻野鳥。這個問題該如何處理?」狗跟鳥的生命,有輕重取捨嗎?

(照片來源:窩窩 Wuowuo粉絲專頁)

(照片來源:窩窩 Wuowuo 粉絲專頁)

「流浪動物的問題,兩方聲音經常被化為『愛動物』和『不愛動物』兩種標籤,但是不那麼關心動物權益的人,不一定是不愛或討厭動物。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和動物的社會距離自然也不一樣,例如有人小時候被狗追咬過、媽媽就是不准他接近流浪狗、老人家覺得貓咪很邪⋯⋯其實真的沒有那麼多愛或不愛的二分法。

「人也是動物,我們太多吵架、太少溝通。如果今天有個人因為無法繼續養貓而徵求收養人,就會開始有批評的子彈落到他身上:『你如果無法持續養牠,當初為什麼要買牠!!!』但,每個人的人生都可能發生無可預期的困難,無論是帶到收容所或是上網求救,都是為了解決問題的行動。我們應該提供協助管道,而不是更多的責難。」

吃或不吃?動物權或動物福利?

「動物權」在意的是每個生命個體的權利,但是反宰殺的理念,對「食肉文化」的社會而言仍然遙遠;而「動物福利」則是從動物的生存環境著手,例如「動福蛋」強調不要把雞關在擁擠的籠子裡、雞爪應該踩在柔軟的泥土地上;「友善酪農」強調延長奶牛的生命、不要無止盡的投泌乳藥;而寺廟的「豬公」文化,能否用公仔的形式代替?

「動物福利的產品在英國是市場主流,他們已經走了六十年,台灣近年才剛開始萌芽。像德國,最近某些區域還要開徵寵物稅。這些多元的動保觀點和新知,都是我們想介紹給讀者的。」

牠們大多生長在擁擠、無自然日照的圍欄中。由於快速育種的關係,這些肉用雞的心肺等臟器都負荷不了身體成長,因此最多只能活到 6 至 7 周,就得送至屠宰場。

有些基因科技已經開始發展「垂直生長的無腦雞」,主張以切除大腦皮質的方式,讓雞隻不會害怕,滿足人類食用需求的同時,減少「殘殺」動物的罪惡感。對於這種極端的科技新聞,我們和蘇于寬討論,窩抱報會抱持什麼立場面對?

「唉呀,這種事情我想檯面下一定已經開始發生了。美國法律已經通過,基改產品不需要做出標示-基因改造好像可以保護瀕臨絕種的被食用動物、但又可能衝擊自然生態,每個人取捨不同,道德也沒有標準答案。」

「但是,窩抱報做這份刊物,不只是希望提供『全觀角度』把資訊丟給讀者自己做思考,跟強調公正抽離的新聞比起來,我們希望做的是一份有觀點、有態度的刊物。回到剛剛的問題--我希望在討論道德問題之前,先看看基改動物(例如鮭魚)若流入自然環境的潛在衝擊,思考人類願不願意承擔這份風險。我們真的需要無限制擴張自己的慾望、去改造動物基因嗎?」

不再接案養刊物

暫時離開動物話題,蘇于寬從設計公司開始創辦刊物,「除了版面設計可以輕易在一週內爆肝做出來之外⋯⋯不管是出版還是銷售,一切都是從頭開始學。」

11167809_973489912713274_4903659812861880071_n

(照片來源:窩窩 Wuowuo 粉絲專頁)

「這麼辛苦,會不會想跟寵物類型的雜誌談專欄合作呢?」好奇一問,蘇于寬的回答爽朗明快:「不排斥,但其實窩抱報的出現,就是看不慣市面上寵物雜誌八成以上的內容都在談品種犬貓-如果能找到有力的明星幫忙推廣議題當然很好,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道德底線。例如我們製作了這系列的擋泥板--」

(照片來源:窩窩 Wuowuo 粉絲專頁)

「你猜看看哪款賣最好?」蘇于寬笑嘻嘻地說,答案是「拎杯貓奴」。「但是,我們就不可能做一款寫著『我愛柯基』的擋泥板,雖然我也知道,這可能貼到柯基社團就賣翻。」

窩抱報做為公司中「不負責賺錢」的業務,長遠來看,蘇于寬要怎麼實踐他對窩抱報的期待?

「我自己過去做設計接案接了十年,我不會再花人生的下一個十年在接案上。」斬釘截鐵地,蘇于寬說:「現在公司同仁們逐漸有了共識,窩抱報是牧貓設計的重要品牌和資產,我們在 2016 年要開始轉型,把公司 80% 以上的心力放在窩抱報和他的周邊產品上。」

「我希望窩抱報能夠成為動保界的指標性紙媒,發生動保事件時我們能提出有力的回應、成為大家信賴的媒體;我們說的話,能對動保處等政府單位有展開行動的壓力;它的倡議,可以影響到社會的改變。」

「之前是上班接案、下班做窩抱報;之後要上班時做窩抱報……可能下班就要接案了吧!」蘇于寬大笑。雖然面對動物保護,每個人心中的那把尺都不同,但多元的價值理念,本應多元地去影響、形塑國家政策和社會意識。窩抱報從雜誌出發,帶給台灣人更多元看動物的視野。

(採訪編輯:陳妤寧、林庭萱)

延伸閱讀:

  1. 新知:「分動物吃一口」還有「拒絕動物實驗」的各式標章
  2. 鼠患終結者派送到府,提高領養流浪貓意願的家事 app《Handy》
  3. 光良:那些狗狗教我的事(注意!內有帥犬)|明星堅持的公益小事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