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岱嶺專欄/當志工親臨現場,就有義務揭露惡行嗎?談援助工作的策略性發聲
近年來的志工旅行,或多或少增加了人們對於遠方的認識,也緩慢的矯正了臺...
近年來的志工旅行,或多或少增加了人們對於遠方的認識,也緩慢的矯正了臺...
編按: 相較於國際志工出國服務、尤其是短期服務的倫理爭...
每位國際志工帶著各自不同的目的,踏上了海外服務的旅程。不過,一到兩年異鄉獨自生活,服務工作和生活環境的新鮮感,或許兩三個月後便逐漸消退,接下來的日復一日又該如何度過。有人兩年時間,走向更明確人生追尋;有人兩年時間,仍是原來那個我;有人兩年時間,喔~原來兩年已經過了。在海外的生活,不如台灣社會的緊湊,甚至許多國度步調緩慢,生活態度悠哉,置身其中想快也快不起來。因為,國際志工擁有最多就是除了時間,仍是時間。
由中興大學國際志工社組隊,到尼泊爾進行海外服務。他們在經過一連串的訓練後,有感於當地面臨的問題以及衛教知識不足,到尼泊爾除了提供當地婦女健康保健知識之外,也推廣環保布衛生棉的製作與使用。另外,也教導當地居民將生產過剩的農產品,製作成醃製品,延長食品的食用與保存。服務團也從中感受到當地居民生活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在服務過程中也學習到永續及自給自足的農家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