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要找到憂鬱症成因,沒有那麼簡單!

0


本文來自《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2014 年 3 月號,未來會再向大家介紹 5 月號的記憶專題。

這篇文章談的是憂鬱症的成因( Is depression just bad chemistry )。對抗憂鬱症的藥物中,最常聽到的就是 Zoloft & Prozac (百憂解),而藥物真的能有效治療憂鬱症嗎?從 Zoloft 的廣告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影片),廣告商強調憂鬱症很可能是神經傳導物質出問題所致,而服用 Zoloft 可以協助解決這個問題。

 

(美國 Zoloft 廣告)

 

Zoloft 等抗憂鬱的藥物,主要用來影響腦中血清素( serotonin )的濃度。研究顯示,血清素過低會導致憂鬱,所以抗憂鬱藥物質就是透過不同方式提升血清素的濃度。但是憂鬱症只是因為血清素濃度有問題嗎?一份針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近 85% 學生認為憂鬱症是神經傳導物質出了問題,但專業醫師認為可能還有其他原因,例如大腦結構差異、神經連結問題,都可能造成憂鬱。

如果你還是認為憂鬱症是因為神經傳導物質出問題,請試想以下這個情境:有些人頭痛的時候會吃阿斯匹靈來緩解症狀,但是你會說頭痛的成因是腦中的阿斯匹靈含量不足嗎?但當我們認為憂鬱症是神經傳導物質出了問題,就陷入邏輯上的陷阱而不自知。

到底憂鬱症有哪些成因?研究顯示,腦部結構的萎縮或活動量下降都是可能的成因。不少研究指出,憂鬱症患者的杏仁核、海馬體等腦區,都有萎縮或是活動量下降的問題。另外,也有研究者發現,透過侵入式的深層腦部刺激「胼肢體扣帶回」(subcallosal cingulate gyrus ,如下圖中橘色的區域所示)的腦部區域活動,可以減緩憂鬱症症狀,特別是那些對藥物沒有反應的患者。

npp200840f1

筆者另外找到一個新工具,利用特殊頭套刺激神經傳導物的分泌。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影片:

除了生理影響外,心理因素也會影響憂鬱症狀,其中最為人知的就是皮質醇( cortisol )。皮質醇是人們面對壓力時釋放的神經傳導物質,少量且短暫的釋放能夠協助個體對抗憂鬱症;但若長期釋放則會對大腦結構和神經傳導有不好的影響。很多憂鬱症病人皮質醇濃度也會過高,顯示皮質醇可能同樣是憂鬱的成因。

所以,憂鬱症真的沒有那麼簡單,藥物不會是唯一的解決方式。之前筆者也介紹過對於不同患者,要採取不同治療方式的研究。

 

本文由認知與情緒新聞網授權刊登,已獲作者同意,原文在此

 

延伸閱讀:
1.<用K他命來治療憂鬱症
2.NPOst<評論:「下診斷、貼標籤」―精神科醫師介入社會之責任
3.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憂鬱症的藥物治療

 


 

按讚,發布更多好消息!

作者介紹

黃揚名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