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大帝化身永續先驅?台灣永續影展蹲點地方,致力將永續價值融入商業影片

文/謝忠賢

你認為文化傳承、民俗信仰與永續關懷,能有所關聯嗎?神農大帝作為主管農業、預知天候的神祇,在地方人士的眼中,更視為具有永續意識的先驅。台灣永續影展團隊發掘這項巧妙的連結,開啟了永續、地方創生與影展活動的新視野,注入更多在地元素。

2021 年,影像專業出身的大學夥伴張鐿鐘與林乃今,在創業圈與廣告界中打滾了一陣後,看見永續議題的重要性,於是結合自身專業,挖掘電影中的永續課題,創立台灣永續影業公司。他們期盼透過影像傳遞永續概念,用作品倡議永續精神,最終打造以「永續」為名的台灣影展。

台灣永續影展創辦人林乃今(左)、張鐿鐘(右)。圖/NPOst編輯室

大病癒後投入永續,卻以電影募資失敗收場

早在大學畢業那年經由教育部輔導,張鐿鐘與林乃今就共同創立了影像製作公司,以拍攝品牌廣告為核心業務。不過並非一路順遂,張鐿鐘回憶:「2020年公司經營不善,我自己也生了一場大病。我才靜下來思考,環境與永續的重要,決定發揮影像專長,做些有意義的事。」

當初團隊目標很單純,就是要拍攝一部以台灣永續議題為主軸的電視電影。林乃今提到:「我們卯足了力,辦徵件活動、集結大眾編劇力量、請業界指導編排等,但募資卻是失敗告終。」計畫的失敗並不浪費,除了將接近完成的作品留存,待來日他用外,團隊並沒有忘記對「永續」的初衷,轉向電影中永續議題的探討。

舉辦流麻溝十六號電影講座,受到熱烈迴響。圖/台灣永續影展團隊提供

化挫敗為養分,從講座中找回熱情

每一部電影都有核心關懷的議題,團隊抓緊這個切入點,由此出發挖掘電影背後的永續題材。團隊的選片指南的首要著眼點,就是要求電影劇情符合SDGs任一項,才會投入宣傳資源,分享好電影的同時,也一併推動社會關注永續議題。     

即便為了籌措營運資金,團隊仍需持續開發不同來源的商案拍攝,但自從組成台灣永續影展團隊後,工作的目標有了很大的變化,林乃今分享:「過去,當我們接受委託時,只關心如何滿足客戶需求,但現在我們更進一步思考,如何在商業案例中融入更多永續理念,為客戶創造更多永續價值。」

透過講座,探討電影背後的永續議題。圖/台灣永續影展團隊提供

蹲點地方心得:神農氏簡直是最佳永續大使

為了累積更多的能量與資源,團隊開始將觸角向外延伸,廣泛耕耘不同的社會議題。張鐿鐘認為,永續影展需要有個自己的根據地,而瑞芳、九份一帶的歷史人文與自然環境風貌,深深吸引了他的注意,也恰好和瑞芳青雲殿搭上了線。

瑞芳青雲殿祀奉神農大帝,今年適逢建廟六十週年,由張鐿鐘一手策劃系列活動,他興奮地提到:「這才發現地方對於文化傳承、環境永續相當關注,而神農氏主管農業、預言天災洪水等都是永續的範疇。」神農氏化身永續大使,系列活動中甚至安排國際研討會,探討食物、土壤等議題,讓團隊看見永續的另一種可能。

此外,團隊還接觸了長照議題、研究勞動合作社的經營方式,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也都在為日後團隊的發展,撒下種子。

重新歸零再出發,打造專屬於台灣的「永續影展」。圖/台灣永續影展團隊提供

重新歸零,永續影展再出發 

林乃今眼神充滿熱情地說:「以往透過講座得到很多觀眾的正面迴響,也跟發行商、導演直接交涉,大家都很感謝我們的努力,非常有成就感。」不過,如果換算團隊投入的心力,其實時常入不敷出。張鐿鐘現實地說:「講座其實是精神糧食大於實際麵包,為了生存我們需要更多銀彈。」

過去一年,台灣永續影展團隊作為社會創新實驗中心的進駐者之一,團隊決定「歸零再出發」,透過業師的建議,重新審視自身商業模式的不足。

林乃今分享:「最後一場活動之後,團隊縮編、搬家換辦公室、也將自身歸零淨空。我們也從每月的回報中,發現過去的模式缺乏累積,重新診斷團隊未來的方向後,我們更有能量繼續往前邁進。」

一路以來的跌跌撞撞,都將成為永續影展團隊日後的養分,不管有多顛頗,永續影展團隊的2位主都不會忘記最初也是最終的目標:打造專屬於台灣的永續影展!

核稿編輯:程士華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