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約記者 黨一馨
過去我們在思考數位轉型或是網路行銷的時候,往往腦中浮現是這樣的畫面—必須外求找到一個媒體或網路行銷「專家」,或是在組織內「積極」培力這樣的人才。然而,NPOst採訪了三位截然不同的專家,在不同社會位置的實踐知識,卻迥異於上述想像。
正視社會的需求:無家者與大眾的距離?
疫情變化以來,群眾心理經過多番轉折與改變,事情總有一體的兩面,首先,人與人間的物理距離拉開,但心理距離的企求卻增加。不少人都提到,孤單的生活狀態中,和便利商店店員聊聊天都是極大安慰。
「零接觸」商機正夯,同時人們益加體察到人群服務溫度的必要性。面對無知與恐懼,抱怨是人性必然,但就在最迫切的危機當下,社會工作沒有退縮、芒草心挺身站上防疫前線、站上社會的缺口。
採訪街遊專案執行廖冠樺,已經是晚上9點,她剛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
一般受眾不見得只有六歲的智商(引自《我們與惡的距離》),但他可能只有三秒的時間,能否用一句話說明,芒草心致力於怎樣的努力?對於這個提問,廖冠樺停頓思考了一秒鐘,「我們(芒草心)成立的收容據點,最終的目標就是希望他(無家者)可以脫離流浪生活。」
廖冠樺解釋,一個人流浪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可能身體生病了沒辦法找工作、因而收入很低無法租房子,那就必得從就醫、求職端介入。
「這段過程並非只要有一個人把錢遞到無家者面前,他就可以往後都處理好,所以才會有一個像中繼住所(自立資源中心),住進來會有社工從找工作、存錢、理財一直到協助他租房子,甚至幫他募集比較大型的傢俱,這一連串過程就是我們在收容據點會做的事情。」
站上社會缺口:疫情間貢獻力量
這波疫情風暴,萬華被形容為「重災區」,然而,芒草心、人生百味在遊民的衛教及自我保護,貢獻了一份很重要的力量。
廖冠樺表示,「去年我們接一年的外展計畫,今年本來沒有要接。一直到疫情爆發,原本那位外展社工,他知道現在萬華疫情蠻嚴重,社福中心的社工非常的忙碌,他覺得必須去幫忙社福中心的社工夥伴,所以他就提出,是不是萬華區發送物資,也就是外展業務,能不能繼續接回來做?」
「口罩、酒精、乾洗手這類物資,無家者比較沒那麼容易取得。我們接起了發物資這塊行動,用物資包的形式。有點像是自己的默契分工,我們負責萬華區、人生百味負責北車那一塊。」
緊接著,芒草心和人生百味發了共同聲明,呼籲無家者在被保護的這塊比較弱勢,所以提供他們優先打疫苗,是保護他們,也是保護大家。
「後來市府公布遊民列冊去打疫苗,這件事情就真正的被實踐。基本上統籌這件事情的,是社會局的社工,芒草心、人生百味則負責發物資的時候告訴遊民,可以打疫苗了!及時間地點等等…就這樣,一起完成了這件很重要的事。」
累積認同:贊助小單位是趨勢
談到捐款組成方面的改變,廖冠樺提到了一個樂觀的前景,她覺得現在有越來越多公司會想要去贊助給小單位。
廖冠樺感覺,有一個比較大的分野是2018年,「芒草心除了做收容據點之外,我們同時也有做街遊導覽,從2014年一直到現在,陸陸續續都有在辦一些活動讓一般大眾參加,陸陸續續有一些曝光度…」
「從2018年開始就一傳三、三傳五,比如企業的員工提議他們的單位,要不要來參加芒草心的活動,慢慢地,企業有參加我們的活動,認識我們,當這些企業想要選擇一個贊助的單位的時候,就會比較信任我們。」
而2021年這波疫情變化,捐款來得就更加五花八門,「很多企業覺得我們一定受了很大的影響,它不會是要你執行一個計劃,有點像是救急的心情,像是—你發生了緊急危難,那我就來幫助你,這樣的概念。」
廖冠樺說,「對我們來說,這是另一種希望」。她以前從來沒想過,某一個做塑膠的工廠,會想要捐錢給他們。
累積認同:好好實踐初心,吸引力無窮
廖冠樺坦言,芒草心從過去到現在,都沒有請教媒體專業的意見,或找任何行銷公司;做街遊或是無家者體驗,他們單純覺得,做這件事有意義,主要目的也不在行銷。
這次引起廣大迴響與捐款的貼文,其實也是在時間和需求的倉促拉鋸下完成。
「在疫情剛爆發的大概三天後,發了這篇文,外展夥伴決定要上街,基本上就很快速的跟大家表達,我們物資包需要哪些東西。也想跟大家講,疫情我們非常的關注,看到萬華蠻嚴重,我們要做出一些行動,有點像報告近況,然後需要大家的幫忙這樣…」
如果有另外一個小單位,跟你們一樣真心的想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對這樣的單位你會怎麼建議鼓勵?對此,廖冠樺表示,找到一個非常關注、非常支持你們的意見領袖,會很有利。
「疫情期間,既有的粉絲幫我們轉發;有些KOL,比如說林立青,寫了,分享出去,讓原本不是我們的受眾,又看到我們,不過當時我們也沒有拜託林立青,也沒預期到後來關注會這麼多。」
廖冠樺認為,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就是好好做原本的事情,吸引那個很認同你的。
打動人心:擁有一顆自由的心
芒草心組織的特性就是信任,願意放手讓底下的社工員嘗試。
「有了自由的心,我們就會越來越想鑽研這塊,這是組織給我的力量。所以我覺得,關鍵是,一個組織內有沒有重視這種社會溝通的人才,我覺得蠻重要。」
「我們平常不會討論,誰怎樣做才是比較專業;誰有證照比較厲害之類的…你會發現芒草心沒有一個固定的風格,因為其實我們每個社工都會書寫,基本上,這是他的個案要去租房子,他就負責要去產出一篇文;或者哪件事情是這位社工員策動的計畫,他就要負責去生出一篇文章。」
廖冠樺認為,第一線社工現場看到的反思,能夠傳達給民眾的,都是最直接的。「我基本上只有排程、修冗言贅字,不太會去干涉他們書寫的自由,那都是很真實的聲音,不需要修改。」
對於論壇、投獎活動,或進行各種社會溝通,芒草心都頗積極,參與這些公共事務,廖冠樺的想法是,她喜歡交朋友,「我認為你真心的藉由其他社會議題單位交朋友,別人也會真心的在你需要的時候幫忙。」
疫情帶來生活鋪天蓋地的改變,有些人看見的是限制,有些人看見的卻是「機會」;有些人選擇抱怨消極,有些社工夥伴卻選擇以自己的肉身站上「重災區」。對於社會工作而言,服務模式轉變、活動的虛實整合,芒草心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上千轉發的奇蹟,來自平日的耕耘、來自於堅持做對的事。
NPOst採訪三位截然不同的專家,希望為小的社福單位另闢蹊徑,這系列文章目的當然不僅止於提供速效建議,或教導大家「十個步驟締造上千轉發」,而是希望帶入一個思考和可能—會不會當我們回顧、尊重社會工作的本質,在適當的時候正視社會的需求與站上社會的破口,而且回到自身珍貴的經驗,它就是最能夠打動人的?
延伸閱讀:
後疫情時代社福數位轉型,危機或轉機?(一)|專訪 「名為變態的神父」:你敢不敢碰觸正義、為弱勢發聲?
後疫情時代社福數位轉型,危機或轉機?(二)|專訪國際橋牌社製作人汪怡昕:不管是我,或任何正在絕境中的人,要願意勇敢、願意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