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黎育如。文字/陳冠儒
台灣旅遊團隊「島內散步」提供深度文化導覽和小旅行服務,但與其說是旅遊業者,團隊更像是用導覽員的名義行「文化轉譯」之實。「島內散步在做的事情,我們不會把它定義為觀光旅遊的產業。」執行長邱翊這麼說。
「非旅遊業者」島內散步的真面目──文化認同、轉譯的方法與意涵
從旅遊業者到文化轉譯者的身分,關於這個轉變,要從邱翊進到旅行社時說起。退伍後他就在旅遊業服務,剛進去時旅行社的人覺得他「很奇怪」,因為他政大畢業,而旅行社通常不看學歷。旅行社不看學歷的「體質」,被邱翊精闢地總結為「不重視人才的培養」。他舉例,導遊在缺乏專業訓練的狀況下,解說時胡謅一番說法,把六十年屋齡的房子說成「百年老屋」,或是有名的中藥行。長期地誤植這些假的故事在遊客腦海,對當地的文化而言有很大的傷害,導遊照顧到的只有遊客的想像,卻對於在地的真實歷史,甚至活生生的人視而不見。
彷彿是找到一個缺口,邱翊自己成立了島內散步,一頭鑽入、解決在旅行社看見的問題。在開發導覽路線的起點上,他回到自己的故鄉大稻埕。邱翊坦露在成長過程中,從未真正識得大稻埕歷史,念書時讀的是「國立編譯館」的課本,對台灣的地理、歷史談及甚少;因此他直到回鄉導覽時,才真正認得大稻埕。
「我們可能都聽過,大稻埕是靠茶葉貿易崛起的港口,但清代茶葉貿易的重要遺跡已經都找不到了。」爬梳發展史後,他發現許許多多過去的洋行、領事館等建築早被拆除,只能說起這些過去無人重視的歷史時,一遍遍地留下可惜──但也被更多人記得。
實現文化轉譯,由「剝洋蔥式」的認同開始
這些規劃導覽內容時失而復得的記憶,以及可惜、感動……的情緒,成為人們口中的「文化認同」,也就是島內散步想達到的效果,讓遊客不只體驗到一地方的文化,還能去認同。對於邱翊,認同是像「洋蔥」地把自己剝開,一層層外衣是人的既定印象,對真正認識一個地方來說不但無助,還有害。
導覽員以真實故事消抹掉遊客的既定印象,也轉變遊客的態度,從原有想像變理解,由理解建立認同,這是島內散步做「文化轉譯」的步驟。在這過程當中,導覽員就是靈魂角色。但邱翊也強調「培訓」技術純熟的導覽員,並非他最重視的環節,「認同」島內散步的理念與價值反而是關鍵。培訓的課程就像是一個篩選的階段,真正認同理念的導覽員才會長久一起走下去。
不過,文化轉譯的發生也暗藏一個「前提」──旅客和島內散步是平等的。由於之前遇過不斷插話、打斷,自說自話的客人,導覽員如何說他都「聽不進去」,就也失去文化轉譯的可能性,邱翊才一反傳統的「以客為貴」,認為客戶首先要認同島內散步的理念,尊重導覽專業,用對等的方式互動,轉譯才真正有效。
換位思考理解需要,再專業分工──談島內和地方的合作
至今島內散步設計的路線超過400條,其中許多和地方團隊的合作,在慢慢接觸各地的過程,邱翊也有一些類似「啟蒙」的經驗。例如,拜訪台南善化時,他步行去兩公里外的夜市,竟發現沒有營業,或是到台東、花蓮發現超商不是隨處可見,才察覺身為自己抱持夜市天天營業,超商四處都有的這些「天龍人偏見」。事後,他隨時提醒自己「避免用台北的觀點去看台灣的其他地方」,倒成了醍醐灌頂的教訓。日後和地方團隊合作時,這份「換位思考」能力也幫助甚多。
相較於地方團隊,島內的長處在於理解消費者的需求為何,以及經營管理的經驗較豐富。因此和地方合作時,島內能協助優化小旅行、遊程的設計。在更實際的面向上,邱翊提到島內不會和地方殺價,保障地方的收入,避免變成旅遊業的削價競爭。
永續旅遊的理念,其實也在兼顧地方與消費者的需求中實踐。在島內散步,永續談的不只是環境、文化的保護,還有不能忽略更現實的層面,必須創造更高價值的市場,才能讓團隊穩定運作下去。
收入掉百分之九十九,如何處變不驚──談「後疫情時代」旅遊
三級警戒後,旅遊業可說是哀鴻遍野,即便自稱「非旅遊業者」的島內也不例外,邱翊坦言之前營收一度近乎是零;不過,他卻自信地「一點都不緊張」。原來是國外疫情在去年就爆發,也更早著手「災後重建」,島內能參考的對象很多,未來因而變得可預測,所以邱翊和團隊才游刃有餘的開發新的「雲端散步」項目。
與此同時,如何消化新觀念變成最大困難:「怎麼樣帶領團隊理解線上服務跟實體服務,最大的差別是甚麼?」廣從體驗內容的設計、目標客群的設定,窄至如何複製原本島內散步的理念──種種轉型時遇上的問題,都讓團隊在這幾個月馬不停蹄,工作時間甚至比原本還長。
一個月內,團隊就推出了全新的「雲端散步」服務,七月份時營收慢慢回漲,雖然和實體服務的營收仍有差距,邱翊卻是樂觀看待,甚至對未來做出預測。他說接下來一、兩年可能仍會受病毒的影響,因為重視防疫,消費者會避免人潮多的景點,團體行程將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質量高、人數少的自由行,更注重個人需求,用高價位換取客製化服務。疫情雖嚴峻,島內團隊卻是積極迎戰,在環境轉變下不疾不徐地實踐初心。